改良型自行车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26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良型自行车链条,该链条是由两侧链板与链辊、链销枢接呈单元组件,再藉由单元组件串接呈链条,其中链板一端为呈平板状的外接端,另端为具有内凸缘的内接端,外接端与内接端间以斜接面衔接,两侧链板得以对应的内凸缘而组接链辊,再将另二链板的外接端分别抵靠于内接端的外侧面,复藉由链销穿过并铆定而组成单元组件,藉此不仅具备可精确控制长度、啮合紧密度佳、强度高等功效,更进一步藉由链板间夹设可自由转动的链辊,使链条与齿盘的作动更加顺畅,且藉由链板是以平板状外接端与另一链板的内接端搭接,而使链板间的相互干涉降至最低,藉以增加链条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改良型自行车链条,尤指一种可使链条在具备可精确控制长度、啮合紧密度佳、强度高等功效外,更能进一步具备作动顺畅、延长使用寿命的实质功效,藉以提升自行车链条的整体功效。
技术介绍
链条,于自行车的
中属不可或缺的构件,故随着近年来自行车业界的研发创新不断,链条的设计也有突破性的发展,在结构体方面,从最传统的五组件链条,至目前已广泛见及的四组件链条,已使链条的构件简化以缩减链条的制程,再藉由链条的链板结构体的改良,更可进一步制造出配合不同变速机构的链条,而达到易于变速或作动顺畅的功效。而目前所见的四组件链条,是如图5所示的型态,其由二外链板80及二内链板81以链销82、链辊83枢接呈单元组件后,再依序串接组合呈四组件链条,其中外链板80的作用在于与链销82铆合,使各零件得以枢接组合,而内链板81则可以较大的销孔孔径与链销82配合,使内链板81得以顺畅转动,另链辊83则保持于自由转动状态,以利于齿盘的卡掣;唯再深入了解此种四组件链条,可发现仍有待改进之处,如1.长度无法精确控制因目前链条的结构须以二枢接点为一单元组件再串接而成,故链条的总长度须以此单元组件的长度为一单位而串接,在此单位长度较大的情况下,即无法使链条以适当的长度而环设于前后齿盘间,而易产生链条过松的情形,故不仅影响其传动的效果,且有链条脱落的困扰。2.外链板易脱落因目前链条是藉由外链板与链销间的铆合而串接组合,故外链板仅能藉由链销的铆合处而固定,与内链板可藉由外侧的外链板夹掣定位的设计来论,外链板本身的固定效果即较差,进而影响链条的强度。3.构件仍偏多因上述链条仍以外链板、内链板、链辊及链销等四零件组成,不仅构件多而使原料成本较多,且生产制程及组装制程也较繁杂。故即有业者进一步设计出台湾公告第五九五六七六号「二组件链条」,请配合参看图6及图7所示,该二组件链条同样由多数串接单元90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90包含二相同型态的链板91及链轴92所组成,其中链板91两端以倾斜衔接部911分别衔接大凸缘成型部912及小凸缘成型部913,且于大凸缘成型部912形成大凸缘914,于小凸缘成型部913形成小凸缘915,可藉由链板91大凸缘成型部912搭接于另一链板91的小凸缘成型部913,再藉由链轴92的枢接,即可组成串接单元90。上述链条的特殊处,在于将二链板的结构整合呈一端可为外链板,另端可为内链板的型态,因此整个链条仅具二构件,且每一串接单元仅为一枢接点,故每一单位长度缩短许多,相对的,即可组合成适当的长度而环设于前后齿盘间,且因链板是互相搭接而组成,因此在链板相互夹掣的情况下,增加链条整体的强度,更藉仅为二构件的设计而使制造成本降低,提供一较特殊的链条。唯美中不足的是,该链条的设计忽略了链条各零件均有其特定的作用,其中链辊的作用则是在链条与齿盘配合啮合,当齿盘的卡齿插入链条的卡掣空间时,卡齿可与可自由转动的链辊接触,不仅可使卡掣的动作更加顺畅,且可避免产生过大的摩擦力所导致零件易损坏的问题,故于链条的设计领域中,链辊是相当重要的,然上述链条一味顾及成本的问题,而将零件遽然简化,反而使链条的作动顺畅性严重影响,且卡齿是直接与链板的大凸缘外周缘接触,故易使大凸缘表面产生磨损而影响链条的使用寿命;再者,由图7中可看出,其链板的小凸缘915是位于另一链板的大凸缘914内部,故使二链板间除了以相邻的平面接触外,小凸缘915的外周缘也与大凸缘914的内周缘可能会呈现接触状态,因此在接触面积大的情况下,不仅易产生干涉,且摩擦阻力也会相对增加,而影响链条的转动,仍非实用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故为能提供一更具实用性的链条,本创作者乃设计出本技术「改良型自行车链条」,该链条是由两侧链板与链辊、链销枢接呈单元组件,再藉由单元组件串接呈链条,其中链板一端为呈平板状的外接端,另端为具有内凸缘的内接端,外接端与内接端间以斜接面衔接,两侧链板得以对应的内凸缘而组接链辊,再将另二链板的外接端分别抵靠于内接端的外侧面,复藉由链销穿过并铆定,即组成本技术的链条,此链条除了具备可精确控制长度、啮合紧密度佳、强度高等功效外,更进一步藉由链板间夹设可自由转动的链辊,使链条与齿盘的作动更加顺畅,且藉由链板外接端是以平板状的设计与另一链板的内接端搭接,而使链板间的相互干涉降至最低,藉以增加链条的使用寿命。故以本技术所呈现的整体结构,即具备以下的整体功效1.藉由本技术链条内设置链辊的设计,可与齿盘间保持极佳的配合接触状态,并能避免构件的不当磨损,藉以延长其使用寿命。2.藉由本技术链板间是以平板状的外接端与具内凸缘的内接端搭接,可使干涉问题降至最低,以保持链条的作动顺畅性。3.藉由本技术单元组件的单位长度缩减的设计,可更精确控制链条的长度。4.藉由本技术链条是由一链板的外接端与另一链板的内接端搭接的设计,可使链条的强度增加。5.藉由本技术链条为三组件的设计,仍较四组件的链条具备成本降低的显著功效,而较的图6及图7所示的链条,则在成本略提高的情况下,仍可藉由自由转动的链辊达到作动顺畅的必要功能,整体而言,仍具极佳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链条单元组件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链条单元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链条单元组件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链条单元组件的组合平面图。图5是习用链条的局部组合剖面图。图6是习用二组件链条的局部分解图。图7是习用二组件链条的局部剖面图。附图中10-链板11-外接端111-销孔 12-内接端121-内凸缘 122-销孔20-链辊30-链销31-凹槽部 40-卡齿 80-外链板 81-内链板82-链销 83-链辊90-串接单元 91-链板911-倾斜衔接部912-大凸缘成型部913-小凸缘成型部 914-大凸缘92-链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改良型自行车链条」,主要是由多数单元组件串接而成环状型态,再藉由接头构件组成环状链条,本技术所揭示的单元组件是如图1所示的型态,其是由两侧链板10与链辊20及链销30组成,请配合参看图2所示,该链板10为一体成型的设计,其一端为呈平板状的外接端11,外接端11并形成销孔111,而另一端为内接端12,内接端12内侧形成内凸缘121,内凸缘121内形成销孔122,但内接端12的销孔122直径略大于外接端11的销孔111的直径,另于外接端11与内接端12间并以斜接面13衔接,另链辊20为中空圆柱的型态,内部的孔为上下两端直径大于中央处的直径,且上下两端的内径略大于内凸缘121的外径。组设时,请配合参看图3所示,可将二链板10的内凸缘121分别卡入链辊20的两侧端,而使二链板10的内凸缘121相对应,此时二链板10的外接端11间形成的距离大于二链板10的内接端12的距离,的后可将另二链板10的外接端11分别搭接于内接端12的外侧,此时销孔111与销孔122呈对应状态,可将链销30迫入销孔111及穿过销孔122,待链销30两端分别突出于链板10两端即可铆合固定,而组成单元组件,且依上述组装程序,即可串接呈链条,另链销30的上、下端可分别形成凹环部31,组设后,恰使凹环部31位于销孔111处,藉此使链条的作动更加灵活。而由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自行车链条,该链条由多数单元组件串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单元组件包含:二链板,链板一端为呈平板状且具销孔的外接端,另一端为具内凸缘的内接端,内凸缘内也形成销孔,二链板的内接端外侧可供另二链板的外接端搭接;一链辊,其呈中空圆柱,可供二链板的内凸缘分别卡入链辊上、下端;一链销,可迫入链板的外接端销孔及穿入另一链板的内接端销孔而将两端铆定组成单元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拜伦安德森罗纳德詹姆士包能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智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