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件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90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内链片、外链片、链滚及链轴组成的四元件链条,其中该内链片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每一端部都具有一基壁、一自基壁一体延伸的突缘,以及一贯穿基壁及突缘并供链轴穿过的内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该链滚包括一位在相对立内链片的基壁间的围绕环壁、一自该围绕环壁的一内环面径向突出的抵靠环壁,以及一由围绕环壁及抵靠环壁圈围而成的轴孔,所述轴孔具有两个内外间隔以供内链片的突缘伸入的径扩段,以及一位在该径扩段间并环抱该链轴的径缩段。(*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链条,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内链片、外链片、链轴以及链滚组立而成的链条。(2)
技术介绍
以往五元件链条的设计如图1所示,是由多个串接单元1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1都包括两片内外间隔的内链片11、一用来连接两内链片11的衬套12、一轴套在衬套12外周围并位在该内链片11间的链滚13、两片内外间隔并各别位在内链片11外侧的外链片14,以及一贯穿该外链片14、衬套12的一轴孔121的链轴15。这种五元件链条在受到外力引拉时,该衬套12的轴孔121内壁面会靠向链轴15表面,因此链轴15在受力时很均匀,链条的耐磨耗性能也比较好。但缺点是每一串接单元1的元件数量多,制造及组装时的成本较高。为了改善五元件链条所产生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市面上另有一种如图2所示的四元件链条,这种四元件链条同样是由多个串接单元2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2都包括两片内外间隔内链片21、两片内外间隔的外链片22、一链滚23以及一链轴24。其中该内链片21都具有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211,每一端部211上都具有一基壁212、一自基壁212一体突出的突缘213,以及一贯通基壁212及突缘213的内穿孔214,由于该内链片21的突缘213可以取代图1所示五元件链条的衬套,因此这种四元件链条可以省略衬套,而该链滚23是轴套在该相对立内链片21的突缘213外周缘,该链轴24同样穿经外链片22及内链片21的内穿孔214。图2所示的四元件链条在设计上,由于内链片21的突缘213可以取代衬套,因此在安装及制造上可以省略衬套的制造及组装步骤,而具有节省成本的功效。但在耐磨性方面,由于内链片21上相对立的突缘213间具有一间隙25,因此当链条受到外力拉引时,引拉的力量会集中在链轴24和内穿孔214的内壁面间,也就是说,链轴24所承受的拉力是集中在部份区段,受力并不均匀,所述受力不均匀会产生较大的磨耗。显然以往五元件链条的链轴15在受力时虽然较为均匀,但其制造成本较高,而四元件链条虽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但却会衍生链轴24受力不均,以及耐磨性差等缺点。(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在节省成本的前题下,可以提高链轴受力均匀性及耐磨性的四元件链条。本技术的四元件链条是由多个串接单元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都包含两内外间隔的内链片、两内外间隔并各别位在同侧内链片外侧的外链片、一介于该内链片间的链滚,以及一穿过内、外链片的链轴,其中该内链片都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每一端部都具有一基壁、一自基壁一体延伸的突缘,以及一贯穿基壁及突缘并供链轴穿过的内穿孔,其内穿孔具有一孔环面。本技术的特点是该链滚包括一位在相对立内链片的基壁间的围绕环壁、一自该围绕环壁的一内环面径向内突的抵靠环壁,以及一由围绕环壁及抵靠环壁圈围而成的轴孔,所述轴孔具有两个内外间隔供内链片的突缘伸入的径扩段,以及一位在该径扩段间由抵靠环壁的一抵靠面圈围而成的径缩段。借助该抵靠面及内链片的孔环面来共同环抱该链轴,可以使链轴在承受拉力时更为均匀,同时提高链条的耐磨耗性能。(4)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四元件链条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五元件链条的一未完整组合剖视图。图2是一种以往四元件链条的一未完整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链条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剖视分解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组合剖视图。(5)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4,本技术链条的较佳实施例也是由多个串接单元3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3都包含两片内外间隔的内链片31、两片内外间隔的外链片32、一链滚33,以及一链轴34。其中每一内链片31都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圆形端部311,以及一衔接在该端部311间的腰部312,该端部311都具有一和腰部312平直接连的基壁313、一自该基壁313往另一个内链片31突出的突缘314,以及一贯穿基壁313和突缘314的内穿孔315,前述内穿孔315具有一孔环面316。而该外链片32是平板的设计,每一外链片32都具有两个左右间隔的圆形端部321,以及一衔接在该端部321间的腰部322,在每一端部321上都开设一和内穿孔315内外对应的外穿孔323。本技术的链滚33呈中空环圈状,包括一位在相对立内链片31的基壁313间的围绕环壁331、一位在内链片31的突缘314间的抵靠环壁332,以及一由该围绕环壁331和抵靠环壁332界定而成的轴孔333,其中该围绕环壁331具有同轴设置的一内环面334、一外环面335,而该抵靠环壁332是由围绕环壁331的内环面334径向突出,其上并具有一环抵靠面336。该轴孔333则是具有两个内外间隔的径扩段337,以及一位在该径扩段337间并由抵靠面336圈围而成的径缩段338。所述围绕环壁331的宽度恰等于相对立内链片31上基壁313间的距离,而该突缘314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径扩段337的深度,该抵靠面336的直径恰等于链轴34的外径。而该链轴34可以是实心杆体或者空心的杆体,其是穿经外链片32的外穿孔323、内链片31的内穿孔315,以及链轴33的轴孔333。配合图5,本技术链条在组立后,该内链片31的突缘314会伸入链滚33的径扩段337,而该内链片31的内穿孔315以及链滚33上径缩段338处的内径恰等于链轴34的外径,因此在组立后该内穿孔315的孔环面316以及链滚33的抵靠面336会共同环抱链轴34的表面而共同受力。当链条受到一股引拉作用时,由于孔环面316及抵靠面336会一起靠向链轴34的外表面,因此链轴34所承受的作用力会均匀的分散到孔环面316及抵靠面336,借以提高链轴34的耐磨耗性能。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该四元件链条的设计不仅保有降低成本的优势,其链滚33上往径向突出的抵靠环壁332,更具有使链轴34受力均匀,以及提高链条耐磨耗性能等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四元件链条,是由多个串接单元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都包含两内外间隔的内链片、两内外间隔并各别位在同侧内链片外侧的外链片、一介于该内链片间的链滚,以及一穿过内、外链片的链轴,其中该内链片都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每一端部都具有一基壁、一自基壁一体延伸的突缘,以及一贯穿基壁及突缘并供链轴穿过的内穿孔;其特征在于该链滚包括一位在相对立内链片的基壁间的围绕环壁、一自该围绕环壁的一内环面径向内突的抵靠环壁,以及一由围绕环壁及抵靠环壁圈围而成的轴孔,所述轴孔具有两个内外间隔供内链片的突缘伸入的径扩段,以及一位在该径扩段间并由抵靠环壁的一抵靠面圈围而成的径缩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件链条,其特征在于该链轴是实心的杆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件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相对立内链片的基壁间的距离等于围绕环壁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件链条,其特征在于该内链片的突缘长度等于径扩段的深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元件链条,其特征在于该内链片的突缘长度小于径扩段的深度。专利摘要一种由内链片、外链片、链滚及链轴组成的四元件链条,其中该内链片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每一端部都具有一基壁、一自基壁一体延伸的突缘,以及一贯穿基壁及突缘并供链轴穿过的内穿孔。本技术的特点是该链滚包括一位在相对立内链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元件链条,是由多个串接单元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单元都包含:两内外间隔的内链片、两内外间隔并各别位在同侧内链片外侧的外链片、一介于该内链片间的链滚,以及一穿过内、外链片的链轴,其中该内链片都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每一端部都具有一基壁、一自基壁一体延伸的突缘,以及一贯穿基壁及突缘并供链轴穿过的内穿孔;其特征在于:该链滚包括:一位在相对立内链片的基壁间的围绕环壁、一自该围绕环壁的一内环面径向内突的抵靠环壁,以及一由围绕环壁及抵靠环壁圈围而成的轴孔,所述轴孔具有两个内外 间隔供内链片的突缘伸入的径扩段,以及一位在该径扩段间并由抵靠环壁的一抵靠面圈围而成的径缩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能家
申请(专利权)人: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