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276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溶于二甲亚砜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将番茄红素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2‑24h,之后进行离心、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该方法制备的包合物稳定性好、得率高达92.4%、包合率高达80.6%。

Preparation of a Lycopene/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番茄红素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番茄红素是一类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免疫调节等多种保健功能,但是由于其水溶性、稳定性较差,大大限制了番茄红素的应用,为了克服番茄红素的这些缺点,目前,用来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的方法有脂质体、微乳、微胶囊的制备,但这些方法存在载荷量低、成本高、应用不方便等弊端。本专利利用β-环糊精对番茄红素进行包合,制备超分子包合物,来提高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体系:一种是在溶液状态下制备,主要有饱和溶液法、悬浮法、共蒸发法等;另一种是在固体状态下制备,简单来说就是将固态的环糊精和固态的客体分子直接混合,然后通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制备环糊精包合物,最常用的固态方法是研磨法,除此之外还有胶体磨法、密闭加热法等。固体体系下制备的包合物往往存在包合率低的问题。溶液体系下制备包合物简单易行,包合率高,易于产业化应用。公布号为CN10422306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存在的不足是饱和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合率高的、得率(包合效果)高的、稳定性好的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置于二甲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将番茄红素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之后进行离心、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00~2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醚的混合溶液进行洗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番茄红素先溶解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中,再添加到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可提高番茄红素在二甲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中的溶解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丙酮-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3∶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实现高得率(达92.4%)、包合率(高达80.6%);增加了番茄红素的水溶性,显著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对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制备过程简单易行,易于产业化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番茄红素在二甲亚砜中与β-环糊精包合的时间效果图;图2为番茄红素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与β-环糊精包合的时间效果图;图3为番茄红素在有丙酮/正己烷体系中与β-环糊精包合的时间效果图;图4为番茄红素纯品及其包合物的储藏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溶于二甲亚砜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番茄红素先溶解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中,再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00,丙酮-正己烷的体积比为2∶1;(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12h,之后进行离心、采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醚的混合溶液进行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番茄红素先溶解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中,再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00,丙酮-正己烷的体积比为2∶1。(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12h,之后进行离心、采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醚的混合溶液进行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溶于二甲亚砜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番茄红素先溶解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中,再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00,丙酮-正己烷的体积比为3∶1;(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2-24h,之后进行离心、采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醚的混合溶液进行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溶于二甲亚砜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番茄红素先溶解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中,再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50,丙酮-正己烷的体积比为3∶1;(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24h,之后进行离心、采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醚的混合溶液进行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性能测试:测得包合物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并按下式计算得率和包合率。以番茄红素包合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对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溶剂比例、主客比、超声时间对番茄红素包合的影响,因素与水平见表1。表1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表根据搅拌法正交试验表(表2)的设计安排9次实验,测定包合率和得率,并计算包合效果(包合效果=包合率×0.7+得率×0.3),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制备番茄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丙酮/正己烷(V/V)2∶1、番茄红素/β-环糊精(摩尔比)1∶200、搅拌时间20h。表2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取番茄红素3批,按得到的最佳包合条件进行包合(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验证实验,结果包合率的平均值为71.8%,得率的平均值为83.0%,表明该方法稳定可行。实施例2的包合时间分别为2、4、6、10、14、18、24小时,计算此工艺的包合效果,结果见图1。由图1、图2、图3对比可以看出,同等参数条件下,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在二甲亚砜溶液或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包合速度要快于在丙酮/正己烷体系(有机溶剂体系)下的包合速度,在二甲亚砜溶液或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包合约6小时(包合效果约80%),即能达到在丙酮/正己烷体系下约24小时的包合效果(包合效果约80%),包合速率大大提高了。图3为番茄红素在有机溶剂中与β-环糊精的包合时间图。在丙酮/正己烷体系下,β-环糊精溶于水而不溶于丙酮/正己烷,番茄红素溶于丙酮/正己烷而不溶于水,所以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是在水与丙酮/正己烷互不相溶的体系下完成的,水与丙酮/正己烷形成液液界面,番茄红素要进入β-环糊精内腔,需克服液液界面阻力,传质速度慢,相反,在二甲亚砜体系或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下,一定量的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都能溶于二甲亚砜溶液和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使得在此体系下的包合反应是在均相体系下进行,无需克服界面阻力,包合速度快。将番茄红素纯品和实施例2制备的额包合物置于密封、避光、低温的条件下储藏,定期取样测定其中的番茄红素含量,以最开始的番茄红素含量为100%,绘制番茄红素纯品和包合物中番茄红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见图3;从图3中可看出,番茄红素纯品密封、低温、避光条件下储藏时,其番茄红素的含量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减少,到第15周(105天)后,其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已经减少到最开始含量的10%以下,基本可以说是损失殆尽了。而在同样条件下储藏的番茄红素-β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稳定性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置于二甲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将番茄红素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之后进行离心、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β-环糊精置于二甲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制成β-环糊精饱和溶液;(2)将番茄红素添加到步骤(1)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搅拌,获得包合液;(3)将步骤(2)的包合液冷藏,之后进行离心、洗涤、真空干燥、粉碎,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红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翔王岁楼杨志萍曹崇江邢久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