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绳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67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井下作业施工地面工具,特别是一种关于快速、安全、高效的井下作业绷绳绳头的快速绳卡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套筒(1)和卡瓦(2),外套筒(1)和卡瓦(2)的接触面是圆锥面,外套筒(1)内侧锥面递减的锥度与卡瓦(2)锥面递增的锥度相同,使卡瓦(2)在外套筒(1)内呈滑动连接。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快速、安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井下作业施工地面工具,特别是一种关于快速、 安全、高效的井下作业绷绳绳头的快速绳卡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井下作业施工时所使用的快绳头采用的是铝铸工艺,在钢丝绳 损伤更换时,大多将铝铸头割断,无法重复使用,铝铸工艺要求比较严 格,工艺复杂,对用户来说无法自行制造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绳卡器。它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快速、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快速绳卡器,其特征是它包 括外套筒1和卡瓦2,外套筒1和卡瓦2的接触面是圆锥面,夕卜套筒1 内侧锥面递减的锥度与卡瓦2锥面递增的锥度相同,使卡瓦2在外套筒 1内呈滑动连接。所述的外套筒1内侧有键槽,与卡瓦2的锥面的键槽配合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是;它包括外套筒1和卡瓦2,外套筒l和卡瓦 2的接触面是圆锥面,在钢丝绳穿入外套筒1时,卡瓦2沿外套筒1内 在一定锥度的锥面轨道上同时上下自由滑动,即可快速卡紧钢丝绳;井 下作业过程中,在拉力作用下,快绳头越卡越紧。经过试验,上提吨位 35吨时,绳头仍处于安全状态。卡瓦2在钢丝绳退出,卡瓦2也退出外 套筒l,可以重复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卡紧原理示意图。 图中1、外套筒;2、卡瓦;3、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它包括外套筒1和卡瓦2,外套筒1和卡瓦2的接触 面是圆锥面,外套筒1内侧锥面递减的锥度与卡瓦2锥面递增的锥度相 同,'使卡瓦2在外套筒1内呈滑动连接,在钢丝绳3穿入外套筒1时, 卡瓦2沿外套筒1内一定锥度的锥面轨道同时上下自由滑动,即可实现 钢丝绳3的快速卡紧。所述的外套筒1内侧有键槽,与卡瓦2的锥面的键槽配合连接。井 下作业过程中,在拉力作用下,快绳头越卡越紧,经过试验,上提吨位 35吨时,绳头仍处于安全状态。此外,当卡瓦2在钢丝绳退出时,卡瓦 2也退出外套筒1,可以重复使用。图2是本技术的卡紧原理示意图。图2中A表示为卡瓦2滑动 方向,B表示为钢丝绳3穿入方向。权利要求1、快速绳卡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套筒(1)和卡瓦(2),外套筒(1)和卡瓦(2)的接触面是圆锥面,外套筒(1)内侧锥面递减的锥度与卡瓦(2)锥面递增的锥度相同,使卡瓦(2)在外套筒(1)内呈滑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绳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套筒(1)内侧有键槽,与卡瓦(2)的锥面的键槽配合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井下作业施工地面工具,特别是一种关于快速、安全、高效的井下作业绷绳绳头的快速绳卡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套筒(1)和卡瓦(2),外套筒(1)和卡瓦(2)的接触面是圆锥面,外套筒(1)内侧锥面递减的锥度与卡瓦(2)锥面递增的锥度相同,使卡瓦(2)在外套筒(1)内呈滑动连接。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快速、安全。文档编号F16G11/05GK201133221SQ20072031125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再兴, 吴大康, 李仲华, 杨丰松, 杨艳丽, 王自民 申请人:长庆石油勘探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快速绳卡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套筒(1)和卡瓦(2),外套筒(1)和卡瓦(2)的接触面是圆锥面,外套筒(1)内侧锥面递减的锥度与卡瓦(2)锥面递增的锥度相同,使卡瓦(2)在外套筒(1)内呈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华刘再兴杨丰松吴大康杨艳丽王自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庆石油勘探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