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630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包括减速箱、拉茎辊和摘穗板,两个拉茎辊设置在减速箱上,在每一个拉茎辊的上方均设置一与减速箱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在每一个支撑杆上均套置一摘穗板,且支撑杆位于摘穗板的外侧边缘处,在两个摘穗板相对侧壁上均设置一倾斜板,且两个倾斜板呈V字形分布,在每一个摘穗板的下方均设置一与倾斜板相邻的拨动轴,拨动轴由减速箱驱动旋转,且拨动轴与摘穗板相对的轴段其截面呈凸轮状,在每一个摘穗板的上方均设置一第一限位板。在进行收割作业时,倾斜板与果穗上的颗粒为面接触,从而可有效降低摘穗时,玉米颗粒的破损率,继而提高玉米收获质量。

A Corn Harvester He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
技术介绍
摘穗机构是玉米收获机械的核心部件,其用于将玉米穗从秸秆上摘下分离,其性能直接影响玉米收获作业的质量及稳定性。在现有技术中,一些玉米收获机的摘穗机构由拉茎辊和摘穗板构成,其作业时,通过拉茎辊下拉茎秆和摘穗板阻挡果穗,从而实现玉米摘穗,上述摘穗板在摘穗时,因果穗与摘穗板的边楞发生碰撞,导致玉米果穗颗粒破损率较大,影响玉米收获质量,进一步地,摘穗过程中,摘穗板是固定的,只能通过拉茎辊的强行拉动实现果穗与茎秆的分离,这样使得果穗分离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在进行收割作业时,倾斜板与果穗上的颗粒为面接触,从而可有效降低摘穗时,玉米颗粒的破损率,继而提高玉米收获质量,同时,摘穗板通过拨动轴的拨动作用,实现对果穗的反复推动作用,在摘穗时,使得果穗左右摆动,继而利于果穗与茎秆的分离,使得摘穗工作顺利进行。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包括减速箱、拉茎辊和摘穗板,两个所述拉茎辊设置在所述减速箱上,在每一个所述拉茎辊的上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减速箱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在每一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套置一所述摘穗板,且支撑杆位于摘穗板的外侧边缘处,在两个所述摘穗板相对侧壁上均设置一倾斜板,且两个倾斜板呈V字形分布,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的下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倾斜板相邻的拨动轴,所述拨动轴由减速箱驱动旋转,且拨动轴与摘穗板相对的轴段截面呈凸轮状,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的上方均设置一第一限位板,在弹簧的顶压下,球状体与摘穗板相抵触。优选地,两个拨动轴的凸轮状截面的最高点到中心的高度差为3mm。进一步地,在所述摘穗板的上侧壁设置有一层橡胶垫。进一步地,在每一个所述拉茎辊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排沿着拉茎辊的轴线方向分布的防堵锥尖。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一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套置一缓冲杆,在所述缓冲杆上端设置一第二限位板,在所述缓冲杆的下端设置一球状体,在所述缓冲杆上套置一弹簧,且弹簧卡置在球状体与第一限位板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维修便利;在进行摘穗时,玉米的果穗外侧与倾斜板呈面接触,从而可降低倾斜板对果穗颗粒的损伤,继而利于提高玉米收获质量,同时,倾斜板在拨动轴的带动下可进行上下弧线摆动,在两个倾斜板交替进行上下摆动过程中,实现玉米果穗的左右摆动,玉米果穗的左右摆动使得玉米果穗与茎秆分离强度降低,继而便于实现摘穗工作;通过缓冲杆的推动作用,可使得摘穗板迅速回位,继而利于实现摘穗板的上下往复摆动;拉茎辊上设置的防堵锥尖,可有效撕扯茎秆,从而可有效防止两个拉茎辊之间发生堵塞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拉茎辊的摘穗段处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减速箱、2拉茎辊、21防塞锥尖、3摘穗板、31倾斜板、32橡胶垫、4支撑杆、41第三限位板、5拨动轴、6第一限位板、7缓冲杆、71第二限位板、72球状体、7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减速箱1、拉茎辊2和摘穗板3,两个所述拉茎辊2设置在所述减速箱1上,拉茎辊2和减速箱1均为本领域内成熟产品,其两者的结构组成及减速箱1驱动拉茎辊2转动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做详细描述,在每一个所述拉茎辊2的上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减速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4,在每一个所述支撑杆4上均套置一所述摘穗板3,且支撑杆4位于摘穗板3的外侧边缘处(如图2所示),摘穗板3可相对于支撑杆4自由转动,在支撑杆4的端部设置一第三限位板41,实现摘穗板3在支撑杆4上的轴向限位,在两个所述摘穗板3相对侧壁上均设置一倾斜板31,且两个倾斜板31呈V字形分布,在进行摘穗作业时,玉米果穗卡置在两个倾斜板31形成的V字形区域内,倾斜板31与果穗面接触,利于降低果穗颗粒的受损率,为进一步降低果穗颗粒的受损率,在此,在摘穗板3的上侧壁设置有一层橡胶垫32,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3的下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倾斜板31相邻的拨动轴5,所述拨动轴5由减速箱1驱动旋转,且拨动轴5与摘穗板3相对的轴段其截面呈凸轮状,通过减速箱1可驱动拨动轴5转动,拨动轴5的转动可通过其上的凸轮状轴段拨动摘穗板3进行摆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实现两个摘穗板3不同步进行上下摆动运动,在此,可改变减速箱1内带动拨动轴5转动的齿轮齿数,当两个摘穗板3进行不同步上下摆动运动时,被夹持在两个倾斜板31之间的玉米果穗,可进行左右摆动,当茎秆被下拉时,玉米果穗进行左右摆动,可迅速实现玉米果穗与茎秆的分离;为使得两个拨动杆5对摘穗板3的推动摆动幅度不同,在此,使得两个拨动轴5的凸轮状截面的最高点到中心的高度差为3mm,具体的如图2所示,一个拨动轴5的凸轮状截面的最高点到中心的高度为H1,另一个凸轮状截面的最高点到中心的高度为H2,H2比H1大3mm,两个摘穗板3的摆动程度不同,从而使得玉米果穗的左右摆动幅度不同,从而有助于果穗与茎秆的分离;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3的上方均设置一第一限位板6,通过第一限位板6的限位,可防止摘穗板3翻转到拉茎辊2的外侧,当摘穗板3收到第一限位板6的阻挡后,其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为便于提高摘穗板3的回位速度,在此,在所述第一限位板6上设置一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套置一缓冲杆7,在所述缓冲杆7上端设置一第二限位板71,在所述缓冲杆7的下端设置一球状体72,在所述缓冲杆7上套置一弹簧73,且弹簧73卡置在球状体72与第一限位板71之间,在弹簧73的顶压下,球状体72与摘穗板3相抵触,球状体72通过弹簧73的顶压,可将摘穗板3迅速推回到初始位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防止茎秆在拉茎辊2之间发生堵塞,在此,在每一个所述拉茎辊2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排沿着拉茎辊2的轴线方向分布的防堵锥尖21。本技术中,“上”、“下”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包括减速箱、拉茎辊和摘穗板,两个所述拉茎辊设置在所述减速箱上,其特征是,在每一个所述拉茎辊的上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减速箱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在每一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套置一所述摘穗板,且支撑杆位于摘穗板的外侧边缘处,在两个所述摘穗板相对侧壁上均设置一倾斜板,且两个倾斜板呈V字形分布,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的下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倾斜板相邻的拨动轴,所述拨动轴由减速箱驱动旋转,且拨动轴与摘穗板相对的轴段截面呈凸轮状,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的上方均设置一第一限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包括减速箱、拉茎辊和摘穗板,两个所述拉茎辊设置在所述减速箱上,其特征是,在每一个所述拉茎辊的上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减速箱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在每一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套置一所述摘穗板,且支撑杆位于摘穗板的外侧边缘处,在两个所述摘穗板相对侧壁上均设置一倾斜板,且两个倾斜板呈V字形分布,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的下方均设置一与所述倾斜板相邻的拨动轴,所述拨动轴由减速箱驱动旋转,且拨动轴与摘穗板相对的轴段截面呈凸轮状,在每一个所述摘穗板的上方均设置一第一限位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拨动轴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