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272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害虫捕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包括诱捕机构和地面,诱捕机构多个间隔插入种植水稻的地面上;诱捕机构包括上壳体、连接杆、下壳体和锥尖,上壳体上部安装太阳能板,上壳体下部安装测距仪和摄像头,上壳体通过均匀设置的至少4根连接杆连接下壳体,连接杆之间形成空隙,下壳体内安装光电计数器、诱芯和翻板,下壳体底部一体式连接锥尖,锥尖辅助下壳体底部插入地面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提炼的对应害虫的性激素作为诱芯,避免不同种类的害虫之间的诱芯散发的气味相互混淆,提高对害虫吸引力,对害虫的引诱效果更好,避免抗药性的害虫远离诱捕机构,提高对害虫的捕杀效果,结构简单,功能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害虫捕杀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


技术介绍

1、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水稻种植中的害虫治理难度较大。

2、水稻害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吸食水稻汁液繁殖和生存,严重侵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田块出现黄化、死亡等现象。

4、稻纵卷叶螟以幼叶和叶片为食,大量吸食叶汁会导致叶片卷曲、变黄甚至死亡。

5、水稻瘟病是水稻产生的一种真菌病害,常见于季节变化或天气潮湿的地区,可导致水稻叶片呈现黄化、发凋、枯死等症状,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6、此外,水稻害虫还有稻二化螟、椿象、稻蓟马、铁甲虫、水稻潜叶蝇、稻瘿蚊、黑尾叶蝉等。防治这些害虫的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例如设置诱捕板、喷洒杀虫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排水和通风等。

7、水稻中的害虫种类较多,经过长时间的药物治理,有些害虫具备了一些抗药性。进行药物治理时,害虫会贴附到水稻叶片上,治理害虫的农药直接喷洒到水稻上,会到水稻的生长产生影响。现有的诱捕设备内同样放置了针对害虫化学药剂,造成对害虫的吸引力不大,并且诱捕设备的布局和插入深度不合理,造成对害虫的诱捕效果差,对水稻的害虫防治效果差。

8、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以解决现有化学药剂以及诱捕设备对害虫防治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包括诱捕机构和地面,所述诱捕机构多个间隔插入种植水稻的地面上;

3、诱捕机构包括上壳体、连接杆、下壳体和锥尖,上壳体上部安装太阳能板,上壳体下部安装测距仪和摄像头,上壳体通过均匀设置的至少4根连接杆连接下壳体,连接杆之间形成空隙,下壳体内安装光电计数器、诱芯和翻板,下壳体底部一体式连接锥尖,锥尖辅助下壳体底部插入地面内。

4、具体的是,所述上壳体内部安装主控板和电池,主控板电性连接电池,电池电性连接太阳能板。

5、具体的是,所述测距仪采用激光测距仪,测距仪的激光束朝下安装在上壳体的下部,测距仪电性连接主控板,测距仪测量到地面或到水稻顶端的距离并反馈给主控板。

6、具体的是,所述摄像头采用环视摄像头,摄像头电性连接主控板,摄像头采集水稻的生长情况并反馈给主控板。

7、具体的是,所述下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光电计数器、诱芯、上灯带、翻板和下灯带,光电计数器、上灯带和下灯带均电性连接主控板,光电计数器相对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数器识别进入下壳体内部的害虫数量并反馈给主控板。

8、具体的是,所述诱芯采用害虫性激素制作的挥发性棒体,诱芯两端插入诱芯架的孔内,诱芯架采用环形架,诱芯架的外端固定在下壳体的内壁上。

9、具体的是,所述上灯带和下灯带均采用环形灯带,上灯带和下灯带均固定在下壳体的内壁上,上灯带位于翻板的上方,下灯带位于翻板的下方。

10、具体的是,所述翻板中部固定连接两个主轴,主轴安装在轴承上,轴承相对安装在下壳体上,一侧的主轴伸出轴承连接翻板电机的电机轴,翻板电机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下壳体的外壁上,翻板电机驱动翻板在下壳体内部转动。

11、具体的是,所述锥尖的底部设有出口尖管,出口尖管连通中空的锥尖和下壳体。

12、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布置诱捕机构:将调试好并开机的诱捕机构插入水稻田地的地面内,诱捕机构对应位置进行编号,诱捕机构相互之间至少间隔25米,诱捕机构内不同种类的诱芯之间不产生混淆气味;

14、s2、诱捕机构高度调试:刚开始插入诱捕机构的高度为上壳体底部或测距仪测量距离地面的高度为50厘米,随着水稻植株的生长,水稻最顶端叶片距离上壳体底部或测距仪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若小于15厘米,则通过主控板上的通讯模块给用户移动终端发送警告信息,通知用户调整诱捕机构的插入深度;

15、s3、害虫引诱:诱捕机构在没有害虫经过光电计数器时处于休眠状态,灯带和翻板电机关闭,翻板处于自然打开状态,通过诱芯散发的气味吸引害虫;

16、s4、害虫捕杀:光电计数器识别到害虫进入下壳体后,主控板控制灯带点亮,光电计数器识别到害虫向下数量超过30只,翻板电机工作控制翻板翻转封闭下壳体,将一部分害虫密封到下壳体底部,依次循环诱捕害虫;

17、s5、诱捕周期完成后,拔出诱捕机构,通过底部的出口尖管将诱捕的害虫排出。

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采用提炼的对应害虫的性激素作为诱芯,散发单种气味吸引这一种类害虫,并且布置相互之间间隔25米以上,避免不同种类的害虫之间的诱芯散发的气味相互混淆,提高对害虫吸引力,对害虫的引诱效果更好。

20、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通过两个灯带吸引害虫,由于下灯带位置更黑,造成下灯带亮度更大,能吸引大量的害虫进入下壳体的翻板底部,通过翻板密封将害虫密封到底部,不采用化学药剂,避免抗药性的害虫远离诱捕机构,提高对害虫的捕杀效果。

2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通过测距仪控制诱捕机构的高度,适配害虫的飞行高度,更好吸引害虫,并通过摄像头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以及观察诱捕机构的工作是否正常,本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机构和地面,所述诱捕机构多个间隔插入种植水稻的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部安装主控板和电池,主控板电性连接电池,电池电性连接太阳能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采用激光测距仪,测距仪的激光束朝下安装在上壳体的下部,测距仪电性连接主控板,测距仪测量到地面或到水稻顶端的距离并反馈给主控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采用环视摄像头,摄像头电性连接主控板,摄像头采集水稻的生长情况并反馈给主控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光电计数器、诱芯、上灯带、翻板和下灯带,光电计数器、上灯带和下灯带均电性连接主控板,光电计数器相对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数器识别进入下壳体内部的害虫数量并反馈给主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芯采用害虫性激素制作的挥发性棒体,诱芯两端插入诱芯架的孔内,诱芯架采用环形架,诱芯架的外端固定在下壳体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带和下灯带均采用环形灯带,上灯带和下灯带均固定在下壳体的内壁上,上灯带位于翻板的上方,下灯带位于翻板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中部固定连接两个主轴,主轴安装在轴承上,轴承相对安装在下壳体上,一侧的主轴伸出轴承连接翻板电机的电机轴,翻板电机通过安装架安装在下壳体的外壁上,翻板电机驱动翻板在下壳体内部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尖的底部设有出口尖管,出口尖管连通中空的锥尖和下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机构和地面,所述诱捕机构多个间隔插入种植水稻的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部安装主控板和电池,主控板电性连接电池,电池电性连接太阳能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采用激光测距仪,测距仪的激光束朝下安装在上壳体的下部,测距仪电性连接主控板,测距仪测量到地面或到水稻顶端的距离并反馈给主控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采用环视摄像头,摄像头电性连接主控板,摄像头采集水稻的生长情况并反馈给主控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病虫害用诱虫捕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光电计数器、诱芯、上灯带、翻板和下灯带,光电计数器、上灯带和下灯带均电性连接主控板,光电计数器相对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数器识别进入下壳体内部的害虫数量并反馈给主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娟金桂秀刘延刚张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