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的长寿命化有关的技术,可列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方法,所述锂二次电池包括:具有能够吸储/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能够吸储/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配置在上述正极与上述负极之间的间隔件、以及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上述负极的可逆容量大于上述正极的利用容量,进行使充电后的上述正极放电至以锂金属作为基准计小于2.7V的第一电位VDp1并结束放电的第一充放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1763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需要加以控制,以使得放电时的正极电位达到小于2.7V(Li+/Li)的值。正极和负极根据使用环境而分别劣化,因此,正极电位与负极电位的关系随着劣化而发生变化。因而存在如下问题:正极电位无法根据正负极间的电位来推测,需要可正确评价正极电位的步骤。此外可以认为:若因劣化而导致在放电时正极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至少具备:正极;负极;分离层,将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进行空间性分离;以及离子传导体,保持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且具有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传导离子的功能,该二次电池在使用初期具有如下特性: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电位降低率大于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电位增加率的特性;以及即将满充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电位增加率大于即将满充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电位降低率的特性,持续使用该二次电池,直至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电位降低率小于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电位增加率的状态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22 JP 2017-0313481.一种二次电池,其至少具备:正极;负极;分离层,将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进行空间性分离;以及离子传导体,保持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且具有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传导离子的功能,该二次电池在使用初期具有如下特性: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电位降低率大于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电位增加率的特性;以及即将满充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电位增加率大于即将满充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电位降低率的特性,持续使用该二次电池,直至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电位降低率小于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电位增加率的状态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该二次电池的使用初期,以1/20C的恒定电流进行放电时的、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每10mAh/g的电位变化量的绝对值ΔV2相对于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每10mAh/g的电位变化量的绝对值ΔV1之比ΔV2/ΔV1满足ΔV2/ΔV1>1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该二次电池的使用初期,以1/20C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时的、即将满充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每10mAh/g的电位变化量的绝对值ΔV4相对于即将满充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每10mAh/g的电位变化量的绝对值ΔV3之比ΔV4/ΔV3满足ΔV4/ΔV3>1的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持续使用该二次电池,直至以1/20C的恒定电流进行放电时的、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正极的每10mAh/g的电位变化量的绝对值ΔV2相对于即将满放电结束之前的所述负极的每10mAh/g的电位变化量的绝对值ΔV1之比ΔV2/ΔV1满足ΔV2/ΔV1<1的关系的状态为止。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该二次电池的使用初期,在满放电结束时,所述负极存在剩余的传导离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该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中,有助于充放电的传导离子发生减少时,利用所述负极中的所述剩余的传导离子来填补所减少的所述传导离子。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为锂离子二次电池。8.一种二次电池的使用方法,其是用于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有光,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