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44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壳体、按键、磁性件、感应线圈、弹性件和芯片,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磁性件与所述按键相连、且可随所述按键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移动,所述按键和所述磁性件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弹性件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芯片与所述感应线圈相连,所述芯片检测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且形成与所述按键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的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按键是终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键能够供用户操控,进而实现终端设备的开关机、唤醒、音量调节等。现有的按键需要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的壳体上开设按键孔,按键穿过按键孔后与壳体内的机构连接,在操控的过程中,用户对按键施加外力,从而实现按键的功能。但是,由于需要在壳体上开设按键孔,因此目前的终端设备需要在设置按键的区域进行防水处理,但是由于开孔的存在导致壳体上设置按键的区域很难做到满意的密封。目前的终端设备仍然存在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的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按键、磁性件、感应线圈、弹性件和芯片,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磁性件与所述按键相连、且可随所述按键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移动,所述按键和所述磁性件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弹性件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芯片与所述感应线圈相连,所述芯片检测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且形成与所述按键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弹性件弹性定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按键之间。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按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部分所述磁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且所述磁性件的一端外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之外。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磁性件外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之外的端部与所述避让槽的槽口相对设置。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弹性件围绕所述避让槽的槽口设置。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部分所述磁性件可拆卸地嵌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背分布的区域上。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感应线圈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或者,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感应线圈围绕所述定位凸起设置;或者,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线圈焊盘,所述感应线圈固定在所述线圈焊盘上。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芯片通过柔性电连接件或导电弹片与所述感应线圈相连。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壳体包括中框,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于所述中框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按键与磁性件安装在壳体的外侧表面开设的第一安装槽中即可,用户操控按键即可使得壳体内的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最终由芯片检测到并使得芯片形成与按键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整个按键功能实现的过程中无需在壳体开设贯通至壳体内部的安装孔,因此能够提升终端设备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三种不同结构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中框、111-第一安装槽、112-避让槽、120-定位凸起、130-线圈焊盘、200-按键、210-第二安装槽、300-磁性件、400-感应线圈、500-弹性件、600-芯片、610-柔性电连接件、620-导电弹片、700-柔性连接部、800-主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壳体100、按键200、磁性件300、感应线圈400、弹性件500和芯片600。壳体100为终端设备的基础构件,壳体100为终端设备的其它组成构件提供安装基础。按键200、磁性件300、感应线圈400、弹性件500和芯片600均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壳体100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1。磁性件300与按键200相连,具体的,磁性件300与按键200固定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在按键200被按压时,磁性件300能够随按键200一起移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按键200和磁性件300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弹性件500支撑于第一安装槽111内,在按键200被用户按压时,按键200或磁性件300相对于第一安装槽111发生移动,进而使得弹性件500被压缩。具体的,按键200可以通过柔性连接部70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内,从而避免其从第一安装槽111内脱落,同时柔性连接部700还能允许按键200受到按压时产生一定的移动。具体的,柔性连接部700可以为胶连接部。感应线圈400设置在壳体100内,在磁性件300移动的过程中磁场会发生变化,进而能够使得感应线圈400产生感应电流。芯片600与感应线圈400相连,芯片600检测感应线圈400产生的感应电流。芯片600根据检测的感应电流转换为按键200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例如,在按键200为开关按键时,控制信号则为开关控制信号;再例如,在按键200为声音按键时,控制信号则为调音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用户按压按键200,由于磁性件300与按键200相连、且可随按键200相对于第一安装槽111移动,因此用户按键200能够使得按键200和磁性件300一起移动,按键200或磁性件300通过弹性件500支撑于第一安装槽111内,因此在按键200和磁性件300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500被压缩,与此同时,磁性件300的移动会使得磁场发生变化最终使得感应线圈400产生感应电流,芯片600与感应线圈400相连,从而能够检测到感应电流,并形成与按键200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按键200的功能。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按键200与磁性件300安装在壳体100的外侧表面开设的第一安装槽111中即可,用户操控按键200即可使得壳体100内的感应线圈400产生感应电流,最终由芯片600检测到并使得芯片600形成与按键200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整个按键200功能实现的过程中无需在壳体100开设贯通至壳体100内部的安装孔,因此能够提升终端设备的防水性能。通常情况下,壳体100包括中框110,第一安装槽111可以开设在中框110上。当然,第一安装槽111还可以开设在壳体100的其它部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安装槽111的具体开设位置。按键200为直接受用户操控的部件,用户的按压能够实现按键200发生微量的移动,具体的,在实现的过程中,弹性件500可以弹性定位于第一安装槽111的底面与按键200之间,从而直接与按键200弹性连接,很显然,此种情况下,在用户撤除按压力之后,更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按键、磁性件、感应线圈、弹性件和芯片,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磁性件与所述按键相连、且可随所述按键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移动,所述按键和所述磁性件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弹性件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芯片与所述感应线圈相连,所述芯片检测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且形成与所述按键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按键、磁性件、感应线圈、弹性件和芯片,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磁性件与所述按键相连、且可随所述按键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移动,所述按键和所述磁性件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弹性件支撑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芯片与所述感应线圈相连,所述芯片检测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且形成与所述按键的功能相对应的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弹性定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按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部分所述磁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且所述磁性件的一端外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磁性件外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之外的端部与所述避让槽的槽口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