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056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物理键盘,壳体,容置于壳体内的处理器,容置于壳体内并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媒体采集单元和媒体播放单元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存储有至少一条机器可读指令的存储器;物理键盘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处理器连接。物理键盘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向处理器发出第一触发信号,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向处理器发出第二触发信号。处理器执响应于第一触发信号,通过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以及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第一媒体信号;响应于第二触发信号,通过媒体播放单元输出以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接收的第二媒体信号。基于该终端通信装置,用户通过对物理键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与其他人的通信。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应用程序(App)的不断推出,使得人们不在受限于距离的限制而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与家人、同事、朋友建立通信交流。但是实际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些用户,包括但不限于老人、儿童,由于能力欠缺,他们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难以适应各种通信手段的升级换代,无法熟练使用智能终端以及各种通信App,从而导致他们可能不能很好地与家人、朋友建立通信交流。这种情况在如下的环境下更为明显:年轻的儿女在大城市工作,而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却可能留在相距较远的家乡。即使儿女为老人买了智能手机、并安装了各种通信App以及其他App,老人往往也不能正常的操作智能手机以及内部的各种App,从而不能有效地与家人、朋友间建立通信交流。另一方面,相关的通信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应用软件技术的技术路线也发生了多代的复杂演进过程。通信系统可以为订户提供固定线路连接或无线连接进行通信,如进行语音或数据通信。固定线路系统的一个示例是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另一个示例是基于卫星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通信通常是经由订户的移动台和该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网元之间的射频连接发生的。网络内的通信通常但并非一定是利用不同网元之间的固定线路连接处理的。通信也可以是在包括一个或更多数据网络的系统内传输的。这种通信的一个示例是在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上实现语音呼叫的IP(网际协议)语音方案。通信网络是由通常称为小区的接入实体组成的蜂窝无线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区被限定为经由可能与基站子系统(BSS)相连的无线接口为诸如移动台(MS)的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收发器(BTS)覆盖的某一区域。几个小区覆盖一个更大的区域,并且通常形成称为位置区域(LA)或者在某些标准中称为路由区域(RA)的无线覆盖区域。应该理解,位置区域或路由区域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和环境,并且可以等于一个小区或更小,如基站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蜂窝系统的一个特征是它为移动台提供移动性,亦即,使移动台能够从一个位置区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区域,甚至从一个网络移动到与该移动台适合的标准兼容的另一个网络。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无线通信(Wireless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在无线移动通信的网络制式上,用于移动用户的手机网络制式主要包括GSM、CDMA、3G、4G四种,手机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其中全面数字化从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它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属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特点是技术最成熟及先进,并且具有可开通的移动通信业务种类多、手机接续速度快、通话质量好、安全保密性能强、抗干扰能力强、网络覆盖面广。而拓扑结构上,公共移动通信网普遍采用蜂窝拓扑,是基于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减少相互干扰,增加系统容量的考虑。为了实现从传统语音业务到数据业务的支持,GPRS在原GSM网络的基础上叠加了支持高速分组数据的网络,向用户提供WAP浏览(浏览因特网页面)、E-mail等功能,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初次飞跃发展,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尤其是Internet技术)的完美结合。从二代GSM开始,大部分的移动通讯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技术)|MMS(彩信、多媒体简讯)、无线应用协议(WAP)等。其中,短信(shortmessageservice,SMS)是“融合通信”业务规划的一部分,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用户每次能接收和发送短信的字符数为160个英文、数字字符或者70个中文字符。一般而言,所谓“移动数据流量”是指通过GPRS、EDGE、TD-SCDMA、HSDPA、WCDMA、LTE等移动通信技术上网或使用相关数据增值业务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不包含通过WLAN、CSD等其他方式上网所产生的流量。在移动用户和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移动通信网,按服务对象分公用移动通信网和专用移动通信网;按业务性质可分为移动电话网和移动数据网。移动电话网支持进行短信、语音形式的通信。对应地,终端设备中配置有SMS短信接口和语音接口,从而接入移动电话网并收发短信和拨打/接听来自语音网的电话。另外,移动终端既可以通过上述的基于公有移动数据网络的移动数据流量连接至互联网,也可以通过基于传统的家庭或者企业宽带衍生的WLAN接入点进行连接至互联网,从而使用各种网络服务和程序,实时通讯是其中的一种。上述的WLAN全称为: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中文名称为:无线局域网络,是一种利用射频(RF,RadioFrequency)技术进行据传输的系统,该技术的出现是用来弥补有线局域网络之不足,以达到网络延伸之目的,实现无网线、无距离限制的通畅网络。目前WLAN所包含的协议标准有:IEEE802.11b协议、IEEE802.11a协议、IEEE802.11g协议、IEEE802.11E协议、IEEE802.11i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等等,而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个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而对于移动数据网和WLAN这两种通信网络,在行业中称为无线数据传输网。借助上述的通信技术而衍生出现的实时通信(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信系统(一般包括服务及用户端软件),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实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数据、语音与视频交流,包括在移动数据网未普及之前的ICQ,Skype,MSN等,以及后来,随着移动数据网、WLAN等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普及,则出现了大量的移动即时通讯服务及软件,如微信,Wechat等。目前,需要提供一种满足包括但不限于老人、儿童等用户的潜在要求的基于上述通信技术和软件应用的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目的之一是,可以允许用户通过对通信装置的实体操作部的简单操作而使能(enable)即时通信。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物理键盘,壳体,容置于该壳体内的处理器,以及容置于壳体内并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操作部,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所述操作部可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向所述处理器单元发出第一触发信号,还可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向所述处理器单元发出第二触发信号;以及,所述终端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有至少一条机器可读指令的存储器,被连接至所述处理器单元,以及,所述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所述处理器单元执行以: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以及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发送所述第一媒体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接收的第二媒体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6 CN 2018110387485;2018.10.19 CN 201811221.一种终端通信装置,包括:操作部,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的媒体采集单元、媒体播放单元;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耦合;所述操作部可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向所述处理器单元发出第一触发信号,还可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向所述处理器单元发出第二触发信号;以及,所述终端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有至少一条机器可读指令的存储器,被连接至所述处理器单元,以及,所述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所述处理器单元执行以: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通过所述媒体采集单元采集第一媒体信号,以及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发送所述第一媒体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通过所述媒体播放单元输出经由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接收的第二媒体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还包括连接器,其中,所述操作部物理上独立于所述壳体,并通过所述连接器可分拆地耦合于所述处理器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操作部被配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基座,以及所述操作部通过所述连接器耦合于所述处理器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所述处理器单元执行以:根据i)周边的通信网络条件,ii)所述连接器的连通或断开中至少一项,将所述终端通信装置在无线局域网和移动数据网之间切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媒体播放单元包括显示屏;所述至少一条可读指令可被所述处理器单元执行以:响应于所述终端通信装置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和断开连接,分别通过所述显示屏提供对应于数据业务的第一用户接口阵列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伴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