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93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其包括:防错传感器、限位支架、复位弹簧、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防错传感器安装于滑动滑轨;限位支架安装于检测固定支架,限位支架与检测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以起到防错的目的,避免水箱框架总成零件漏装螺母的情况出现。

An Error-proof Structure for Indirect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防错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U型零件,例如水箱框架总成零件T,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此类零件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例如检测水箱框架总成侧壁的螺母Q是否有安装,由于水箱框架总成空间狭窄,常规防错无法正常实施,会出现漏螺母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其可以起到防错的目的,避免水箱框架总成零件漏装螺母的情况出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其包括:防错传感器、限位支架、复位弹簧、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所述防错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滑动滑轨,所述防错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出滑动滑轨的工作面,所述滑动滑轨的工作面朝向检测固定支架;所述限位支架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检测固定支架,所述检测固定支架为一个由水平部(5a)、竖向部(5b)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竖向部具有朝向滑动滑轨工作面的竖向平面(5c),所述竖向平面上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5d),所述竖向平面下部设置有第二倾斜面(5e),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转轴安装悬臂(3a)、与转轴安装悬臂相连的限位支架中间板(3b)、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下端部且可朝向或者远离防错传感器探测端方向运动的限位支架按压板(3c)、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上端部的导引板(3d),所述转轴安装悬臂设置有转轴安装孔,所述限位支架的限位支架中间板与检测固定支架的第一倾斜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安装于同一基座上或者通过支架体相连;所述防错传感器连接于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于示警装置。进一步,所述滑动滑轨设置有防错传感器保护罩。进一步,所述示警装置为是示警灯或者报警器。进一步,所述防错传感器为位置传感器。所述限位支架按压板与限位支架中间板的夹角α取值范围为:95<α<160;所述限位支架中间板与导引板之间的夹角β取值范围为:95<β<16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可以起到防错的目的,避免水箱框架总成零件漏装螺母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提到的水箱框架总成立体图。图2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主视图。图3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后视图。图4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左视图。图5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右视图。图6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俯视图。图7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仰视图。图8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立体图。图8a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立体图,该图为限位支架按压板与位置传感器处于接触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工作状态图。图10为检测固定支架立体图。图11为检测固定支架与滑动滑轨之间通过支架体相连的示意图。图12为检测固定支架与滑动滑轨安装于同一基座的示意图。图13为限位支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2-13,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其包括:防错传感器1(例如位置传感器)、限位支架3(除图8a外,其余图纸中示出了限位支架的两种工作状态,例如图4、图5、图8等均为限位支架的两种工作状态)、复位弹簧4、检测固定支架5、滑动滑轨6。在图2-9中示出了限位支架的两种工作状态,其中一种工作状态为检测到工件预设位置存在螺母(限位支架3处于图8状态B指向位置),以及另一种工作状态为未检测到工件预设位置存在螺母(限位支架3位于图8状态A指向的位置),当工件预设位置存在螺母,螺母会推动限位支架处于图8中的B状态。防错传感器1安装于滑动滑轨6,滑动滑轨为长条状方形块状体,所述防错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出滑动滑轨的工作面,例如将位置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出工作面3-5mm,从而便于限位支架的按压部能够按压接触到位置传感器,所述滑动滑轨的工作面朝向检测固定支架,参见图8a,该图示出了滑动滑轨的工作面6a,限位支架3通过转轴7安装于检测固定支架5。所述限位支架通过转轴7安装于所述检测固定支架5,所述检测固定支架为一个由水平部5a、竖向部5b组成的L形结构(参见图10),所述竖向部具有朝向滑动滑轨工作面的竖向平面5c,该竖向平面为竖向部本身存在且远离水平部一侧的侧面,所述竖向平面上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5d,该第一倾斜面5d位于竖向平面与竖向部顶面之间,所述竖向平面下部设置有第二倾斜面5e,该第二倾斜面位于竖向平面与水平部地面之间。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转轴安装悬臂3a(转轴安装悬臂对称分布于竖向部两侧,转轴安装悬臂的内侧与竖向部的两个侧面处于非接触状态,便于更换的实现转动作业,避免卡滞现象出现)、与转轴安装悬臂相连的限位支架中间板3b(当限位支架按压板与位置传感器探测端接触时,限位支架中间板大体上与第一倾斜面平行)、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下端部且可朝向或者远离防错传感器探测端方向运动的限位支架按压板3c、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上端部的导引板3d,导引板可以较好的将螺母导向限位支架中间板,避免检测过程中无法快速将螺母引入到限位支架中间板,所述转轴安装悬臂设置有转轴安装孔,安装于竖向部的转轴7的两个伸出端则分别伸入转轴安装悬臂的两个转轴安装孔中,从而可以让限位支架绕转轴进行转动,当需要检测的螺母安装就位于水箱框架总成侧壁时(布置螺母的水箱框架总成侧壁位于滑动滑轨工作面与限位支架中间板之间),螺母可以将限位支架中间板上部朝向第一倾斜面方向移动,同时限位支架按压板朝向位置传感器的探测端方向运动,直至限位支架按压板触碰到位置传感器的探测端而触发信号,此时与位置传感器相连的PLC获知此信号则不用报警,如果PLC控制器没有获知触碰信号,则说明没有安装螺母,此时PLC发出报警信号,判定水箱框架总成不合格(未安装螺母),所述限位支架的限位支架中间板与检测固定支架的第一倾斜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让限位支架按压板处于远离位置传感器状态,当螺母检测完成后,复位弹簧自动将限位支架按压板顶离位置传感器。参见图12,所述限位支架按压板与限位支架中间板的夹角α取值范围为:95<α<160,例如α取值158°,所述限位支架中间板与导引板之间的夹角β取值范围为:95<β<165,例如β取值151°。所述限位支架的限位支架中间板与检测固定支架的第一倾斜面之间设置的复位弹簧4一端连接于限位支架中间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倾斜面。参见图11,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可以通过支架体8相连,或者是,参加图12,所述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安装于同一基座9上,此时可以保证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之间的相对位置。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之间的相对距离根据需要探测的螺母尺寸进行调整,以保证检测对于尺寸螺母时能够让限位支架按压板能够按压到位置传感器,如果滑动滑轨离检测固定支架太远,则无法让限位支架按压板触碰到位置传感器。防错传感器连接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于示警装置。示警装置为是示警灯或者报警器。而控制系统可以是PLC控制器。而在滑动滑轨6设置有防错传感器保护罩2。该结构的工作原理在于:当水箱框架总成预设位置需要进行螺母是否安装就位检测时,将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移动至检测位,螺母前端将推动限位支架到工作位置(即图8的状态B),防错传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错传感器、限位支架、复位弹簧、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所述防错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滑动滑轨,所述防错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出滑动滑轨的工作面,所述滑动滑轨的工作面朝向检测固定支架;所述限位支架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检测固定支架,所述检测固定支架为一个由水平部(5a)、竖向部(5b)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竖向部具有朝向滑动滑轨工作面的竖向平面(5c),所述竖向平面上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5d),所述竖向平面下部设置有第二倾斜面(5e),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转轴安装悬臂(3a)、与转轴安装悬臂相连的限位支架中间板(3b)、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下端部且可朝向或者远离防错传感器探测端方向运动的限位支架按压板(3c)、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上端部的导引板(3d),所述转轴安装悬臂设置有转轴安装孔,所述限位支架的限位支架中间板与检测固定支架的第一倾斜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安装于同一基座上或者通过支架体相连;所述防错传感器连接于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于示警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接接触的防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错传感器、限位支架、复位弹簧、检测固定支架、滑动滑轨;所述防错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滑动滑轨,所述防错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出滑动滑轨的工作面,所述滑动滑轨的工作面朝向检测固定支架;所述限位支架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检测固定支架,所述检测固定支架为一个由水平部(5a)、竖向部(5b)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竖向部具有朝向滑动滑轨工作面的竖向平面(5c),所述竖向平面上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5d),所述竖向平面下部设置有第二倾斜面(5e),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转轴安装悬臂(3a)、与转轴安装悬臂相连的限位支架中间板(3b)、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下端部且可朝向或者远离防错传感器探测端方向运动的限位支架按压板(3c)、设置于限位支架中间板上端部的导引板(3d),所述转轴安装悬臂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