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86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其包括进气气道、主气道以及次气道;所述次气道用于容置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光电元件,所述次气道侧壁上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入光孔和出光孔;所述主气道的主进气口和次气道的次进气口与进气气道的出气口相连并相通,所述次进气口的截面积小于主进气口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得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在不影响检测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的前提下,保证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使用寿命。

An Airway Structure of Laser Air Quality Detect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的
,特别是指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
技术介绍
配合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激光型PM2.5空气质量检测模块一般包括气道1’、吸光陷2’、激光模块3’以及光电元件4’,光电元件4’一般采用光电二极管;其中气道1’一般都是单一气道结构,气道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气道1’的侧壁上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入光孔13’和出光孔14’,入光孔13’用于激光入射,出光孔14’用于激光出射;吸光陷2’用于吸收激光,吸光陷2’设置于气道1’外并与出光孔14’相连通,光电元件4’设置于气道1’中,激光模块3’设置于气道1’外并用于从入光孔13’向气道1’内发射激光;现有的这种激光型PM2.5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在使用时,从进气口11’往气道1’内通入检测气流,而激光模组3’发出的激光从入光孔13’入射到气道1’内,入射到气道1’内的激光一部分从出光孔14’出射到吸光陷2’中而被吸光陷2’吸收,一部分则与进入到气道1’内的检测气流中含有的颗粒碰撞而发生散射,散射的激光部分被光电元件4’吸收而使得光电元件4’产生电流;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进气气道、具有主进气口和主出气口的主气道以及具有次进气口和次出气口的次气道;所述次气道用于容置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光电元件,所述次气道侧壁上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入光孔和出光孔;所述主气道的主进气口和次气道的次进气口与进气气道的出气口相连并相通,所述次进气口的截面积小于主进气口的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进气气道、具有主进气口和主出气口的主气道以及具有次进气口和次出气口的次气道;所述次气道用于容置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光电元件,所述次气道侧壁上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入光孔和出光孔;所述主气道的主进气口和次气道的次进气口与进气气道的出气口相连并相通,所述次进气口的截面积小于主进气口的截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进气口的截面积为主进气口的截面积的10%~3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气道的次出气口开设在主气道侧壁上,次出气口的截面积小于主进气口的截面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出气口的截面积为主进气口的截面积的10%~3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型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气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长平林阳新吴德培
申请(专利权)人:美时美克上海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