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热器阻力系数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83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1:00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回热器阻力系数测试装置。其包括待评价回热器,配套的制冷机其他部件,以及动态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改变压缩机的输入功,改变流入回热器氦气的速度,同时调节加热片加热量保持制冷温度不变,测出不同输入功下回热器的速度与压降,拟合出压降关于速度的一元二次关系式,从而得到回热器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本专利优点在于:通过测得回热器两端压力波,间接计算得到回热器进出口速度值,规避了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速时对实际速度场造成的影响,从而得到回热器阻力系数,有利于从机理上完善制冷机的设计过程。

A Testing Device for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Re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热器阻力系数测试装置
:本专利隶属于回热式低温制冷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测试脉管制冷机回热器阻力系数的装置。
技术介绍
:脉管制冷机是一种新型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与传统斯特林制冷机相比,它消除了冷端的机械运动部件,采用热端的调相机构来获得理想的相位关系,具有结构简单、振动小、可靠性高等优点。脉管制冷机由线性压缩机、脉管冷指、调相机构三部分组成,而回热器作为脉管冷指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损失在脉管制冷机总损失中占有较大比例,其性能好坏决定了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由于回热器由几百甚至上千片高目数丝网层叠而成,实际上每台脉管制冷机其回热器内部流动阻力特性都是不一致的,但常用的计算软件却算不准回热器内部阻力,从而会影响到脉管制冷机设计过程,因此需要对回热器阻力特性进行机理性研究。但针对回热器内部损失机理的基础研究,一直以来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针对脉管制冷机工作状态下交变流动回热器的阻力特性研究较少,尤其对于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的研究。目前并未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适用于测试回热器实际阻力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避免使用热线风速仪的测试脉管制冷机回热器阻力系数的装置,解决现有脉管制冷机无法对回热器阻力系数大小进行独立、有效的评价的问题,同时规避了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速时对实际速度场造成的影响。本专利的测试回热器阻力系数的装置,包括线性压缩机1、位移传感器2、制冷量测量系统3、第一压力传感器4、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待评价回热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脉管9、真空杜瓦10、脉管热端换热器11、惯性管12、气库13、温度传感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出口连接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与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进气口连接;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出气口连接待评价回热器6;待评价回热器6出气口与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连接;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出气口连接脉管9;脉管9出气口与脉管热端换热器11连接;脉管热端换热器11出气口连接惯性管12;惯性管12与气库13进气口连接;待评价回热器6外围安装真空杜瓦10,保持测试时高真空度;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安装制冷量测量系统3测量制冷温度与制冷量;线性压缩机1压缩活塞上安装位移传感器2,线性压缩机1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14;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上安装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均为压电传感器类型。本专利的测试回热器阻力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测量得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压力波P1;通过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测量得待评价回热器(6)出口压力波P2;步骤2)通过位移传感器(2)测量得线性压缩机(1)活塞的单边位移行程x,通过温度传感器(14)测量得线性压缩机(1)压缩腔的气体温度Tco;步骤3)根据热声学理论间接计算得到线性压缩机(1)活塞表面质量流幅值为:其中A为活塞截面积,f为运行频率,x为活塞的单边位移行程,P0为待评价回热器(6)内部的平均压力,R为气体常数;步骤4)用堵头堵住线性压缩机(1)上连管出口,保证连管出口的压力波幅值等于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处压力波幅值P1,线性压缩机(1)活塞与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之间气体体积所引起的质量流为:其中A为活塞截面积,f为运行频率,x2为活塞的单边位移行程,P0为待评价回热器(6)内部的平均压力,R为气体常数;步骤5)构建线性压缩机(1)活塞表面质量流和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质量流矢量三角形,可求出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质量流幅值θ2为线性压缩机(1)活塞位移波与线性压缩机(1)连管出口压力波之间的相位角,θ1为线性压缩机(1)活塞位移波与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压力波P1之间的相位角;步骤6)根据三角形定律,联立方程组,可求得待评价回热器(6)出口质量流式中为待评价回热器(6)理论入口质量流,为待评价回热器(6)理论入口质量流与出口质量流之间的相位角,为待评价回热器(6)理论空体积引起的质量流,为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质量流与待评价回热器(6)空体积引起的质量流之间的相位角,为待评价回热器(6)实际空体积质量流与理论空体积质量流之间的相位角,为待评价回热器(6)实际入口质量流,为待评价回热器(6)实际空体积引起的质量流,为待评价回热器(6)实际空体积质量流与待评价回热器(6)出口压力波之间的相位角,为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质量流与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压力波之间的相位角,为待评价回热器(6)出口压力波和待评价回热器(6)入口压力波之间的相位角,为待评价回热器(6)理论空体积质量流与待评价回热器(6)出口压力波之间的相位角,为待评价回热器(6)出口压力波和待评价回热器(6)出口质量流之间的相位角。步骤7)回热器速度值uavg:ρ为待评价回热器(6)对数平均温度下的密度,Areg为待评价回热器(6)的横截面积;步骤8)最后拟合得到压降关于速度的一元二次关系式,其中α和C分别为待评价回热器(6)的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其中ΔP为待评价回热器(6)的压降,ui为沿待评价回热器(6)方向上的速度,L为待评价回热器(6)长度,μ和ρ分别为待评价回热器(6)中气体的动力粘度和密度。本专利的优点在于:实际脉管中流速难以直接测得准确值,尤其在回热器冷端出口位置,若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速,会对实际速度场造成影响,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偏差。本专利装置能够在不直接测量回热器进出口速度的情况下,通过测得回热器两端压力波,间接计算得到回热器进出口速度值,从而得到回热器阻力系数,结构简单,规避了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速时对实际速度场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从机理上完善脉管制冷机的设计过程。附图说明:图为本专利用于测试回热器阻力系数的装置示意图;图中:1、线性压缩机;2、位移传感器;3、制冷量测量系统;4、第一压力传感器;5、回热器热端换热器;6、待评价回热器;7、第二压力传感器;8、回热器冷端换热器;9、脉管;10、真空杜瓦;11、脉管热端换热器;12、惯性管;13、气库;14、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如图所示,本专利的测试回热器阻力系数的装置,包括线性压缩机1、位移传感器2、制冷量测量系统3、第一压力传感器4、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待评价回热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脉管9、真空杜瓦10、脉管热端换热器11、惯性管12、气库13、温度传感器14;采用线性压缩机1出口螺纹连接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与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进气口法兰连接;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出气口与待评价回热器6法兰连接;待评价回热器6出气口与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法兰连接;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出气口与脉管9通过法兰连接;脉管9出气口与脉管热端换热器11法兰连接;脉管热端换热器11出气口与惯性管12法兰连接;惯性管12与气库13进气口法兰连接;待评价回热器6外围安装真空杜瓦10,保持测试时真空度10-4Pa以上;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安装制冷量测量系统3的测量仪测量制冷温度与制冷量;线性压缩机1压缩活塞上安装位移传感器2,线性压缩机1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14;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上安装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第一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热器阻力系数测试装置,包括线性压缩机(1)、位移传感器(2)、制冷量测量系统(3)、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待评价回热器(6)、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脉管(9)、真空杜瓦(10)、脉管热端换热器(11)、惯性管(12)、气库(13)、温度传感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出口连接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与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进气口连接;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出气口连接待评价回热器(6);待评价回热器(6)出气口与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连接;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出气口连接脉管(9);脉管(9)出气口与脉管热端换热器(11)连接;脉管热端换热器(11)出气口连接惯性管(12);惯性管(12)与气库(13)进气口连接;待评价回热器(6)外围安装真空杜瓦(10),保持测试时高真空度;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安装制冷量测量系统(3)测量制冷温度与制冷量;线性压缩机(1)压缩活塞上安装位移传感器(2),线性压缩机(1)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14);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上安装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均为压电传感器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热器阻力系数测试装置,包括线性压缩机(1)、位移传感器(2)、制冷量测量系统(3)、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待评价回热器(6)、第二动态压力传感器(7)、回热器冷端换热器(8)、脉管(9)、真空杜瓦(10)、脉管热端换热器(11)、惯性管(12)、气库(13)、温度传感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出口连接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4)与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进气口连接;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出气口连接待评价回热器(6);待评价回热器(6)出气口与回热器冷端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帅吴亦农蒋珍华汤逸豪丁磊朱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