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昆烈专利>正文

可调式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533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弹簧,是应用于一第一构件与一第二构件间的连接以提供该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分别承受相反方向拉力的连接缓冲作用。该弹簧包含有一承受拉力可产生弹性变形的本体、一固定在该本体一端而用以连接该第一构件的第一端部及一固定在该本体另一端用以连接该第二构件的第二端部,令该第一端部包括有一螺杆部及与该螺杆部螺合的一第一调整螺帽及一第二调整螺帽,使该螺杆郜可穿过该第一构件上所相对设置的通孔或开槽,利用该第一调整螺帽与该第二调整螺帽可相对于该螺杆部上螺合产生位移的特性以将该第一构件相对夹置定位在该螺杆部上特定位置处进而使该弹簧的本体具有不同的预加弹性力存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弹簧,特别是指一种连接在二构件中间以承受拉力、而可直接调整所需预加弹性力的弹簧。
技术介绍
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是说明传统上利用一弹簧13作为一第一构件11与一第二构件12间以拉力相互连接的状态,其中,弹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构件11及第二构件12的端部,使得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2间连接的拉力可传递至弹簧13、而使弹簧13受拉伸而产生弹性变形以形成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2间连接时拉力暂时性变动的缓冲作用,并通过弹簧13扭伸变形后其内部所储存的弹性回复力以保持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2间预定的拉紧力量,然而,由于任一弹簧13的弹性系数受到材料弹性、材料热处理、材料使用后弹性疲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材料的弹性系数或是相同材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弹性系数均具有差异性存在,为了得到所需的拉紧力量,必须增加一调整件14加以调整,而调整件14可装置在弹簧13与第一构件11之间、亦可装置在弹簧13与第二构件12之间,如图,以调整件14装置在弹簧13与第一构件11之间为例,其中,调整件14包括有一第一螺杆141、一第二螺杆142及一旋转部143,第二螺杆142一端连接于弹簧13端部上,而第一螺杆141一端则连接在第一构件11上,令第一螺杆141表面的外螺纹与第二螺杆142表面的外螺纹方向部呈相反的形态,又,旋转部143的两端部分别具有供第一螺杆141与第二螺杆142螺合的第一螺孔143 1与第二螺孔1432,当转动旋转部143旋转时,在第一螺杆141与第二螺杆142分别连接在第一构件11与弹簧13上而均无法随旋转部143转动的状况下,依螺旋原理将使第一螺杆141与第一螺孔1431产生相对位移、而第二螺杆142则与第二螺孔1432亦产生相对位移,由于第一螺杆141与第二螺杆142外螺纹的方向不同,使得第一螺杆141与第二螺杆142可依旋转部143的转动方向不同,可造成第一螺杆141与第二螺杆142产生相对接近或远离的情况发生,如此一来,当第一螺杆141与第二螺杆142相对接近时则可使弹簧13进一部拉伸以增加弹簧13内部的弹性回复力、进而增加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2的扭紧的力量,反之,第一螺杆141与第二螺杆142相对远离时则使弹簧13放松以减少弹簧13内部的弹性回复力、进而减少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2相互拉紧的力量。由前述可知,传统利用弹簧13作为二拉力构件的连接而言,弹簧13本身并没有可调整的机构设计存在,而必须额外利用一可伸缩的调整件14来改变弹簧13的预加弹性力,因此在组装上除必须增加调整件14所占用的空间、造成整体体积增加外,还因必须增加调整件14的组装程序而使组装作业更为繁琐不便、成本上亦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在二构件后可直接调整预加弹性力的可调式弹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可调式弹簧是应用在一第一构件与一第二构件间的连接以提供该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分别承受相反方向拉力的连接缓冲作用,并可直接调整该弹簧的预加弹性力大小;该弹簧具有一承受拉力可产生弹性变形的本体、一固定于该本体一端而用以连接该第一构件的第一端部及一固定在该本体另一端用以连接该第二构件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包括有一螺杆部及与该螺杆部螺合的一第一调整螺帽及一第二调整螺帽,该螺杆部可穿过该第一构件上相对设置的定位部,而令第一调整螺帽及第二调整螺帽分别位于定位部的相对两侧面,利用第一调整螺帽与第二调整螺帽以将第一构件相对夹置定位于该螺杆部上特定位置,并通过第一调整螺帽与第二调整螺帽可相对于该螺杆部上螺合产生位移的特性而相对调整该弹簧在承受扭力时其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相对距离,进而使该弹簧的本体具有不同的预加弹性力存在。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的弹簧2不但具有连接两构件的功能外,亦可直接在弹簧2上进行预加弹性力的调整,,以达到不需另外连接额外调整件的效用;因此,不但不需额外调整件的组装程序、成本上亦可因此而降低,又,其整体构件所占用的空间将因不需额外调整件而缩小,尤其在有限空间下欲进行弹性力调整的场部时,更尤显现出本技术极具实用性的设计。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种传统的利用弹簧与调整件连接二拉力构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调式弹簧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2该较佳实施例第二端部的另一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可调式弹簧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并说明另外一种弹力调整方式;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技术可调式弹簧2的一较佳实施例与现有弹簧的作用相同,是应用于一第一构件31与一第二构件32间的连接以提供该第一构件31及第二构件32分别承受相反方向拉力的连接缓冲作用,该弹簧2包括一本体20、一连接在本体20一端的第一端部21及连接在本体20另一端的第二端部22。该本体20,是一承受拉力可产生弹性变性的弹性体,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一具有材料弹性的金属线圈绕形成螺旋状的螺旋弹簧为例,当然,亦可使用其他形式的弹性体。该第一端部21,主要是用以与第一构件3 1发生连接关并使之与第一构件31在连接的位置上具有可调整的作用,其包括有一表面具有外螺纹的螺杆部213及与螺杆部213外螺纹螺合的一第一调整螺帽211及一第二调整螺帽212,在第一端部21与本体20的连接作法上,本实施例的螺杆部213可由本体20金属线末端以本体轴心方向延伸出一段距离后在该段金属线上直接加工形成,使得第一调整螺帽211与第二调整螺帽212可螺合在螺杆部213上。另外一种方式则如图4所示,在本体20接近第一端部21位置处使金属线以围绕直径渐缩的状态形成一锥形端201,而第一端部21的螺杆部213一端则设有一尺寸大于螺杆部213外径的头端部214,令头端部214可容置定位在该锥形端201内而不脱离并同时使螺杆部213沿本体20轴心方向突出显露在本体20外,借此固定螺杆部213在本体20上。还可如图6所示,头端部214设为六角形。该第二端部22,其主要作用在于连接第二构件32,其形状仅需视所连接的第二构件32实际需要而加以选择、而不需特别限定,只要可与第二构件32达到相互连接而不脱离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说明方便,采用与第一端部21相同构造而具有一螺杆部223、一第一调整螺帽221及一第二调整螺帽222,其中,螺杆部223与本体20的连接形状亦可如第一端部21的螺杆部213一般,可在本体20一端的金属线上直接成形、或者使螺杆部223一端形成一头端部以容置在本体20一端形成的锥形端内。另如图3所示,在不使用与第一端部21相同构造的情形下,亦可与一般弹簧构造相同,在本体20一端的金属线上直接形成一弯勾部224,可用以直接勾设在第二构件32上而达到相互连接的目的,由于第二端部22的形状可能具有多种延伸变化,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思及,在此即不再赘述。应用时,请再参阅图2,为使第一端部21与第一构件31相互连接,第一构件31上需设有可容螺杆部213穿过的定位部(在实施例中可为通孔或开槽3121),本实施例中,第一构件31为一钣金件弯折形成一L形而可区分为一第一接触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弹簧,是应用在一第一构件与一第二构件间的连接以提供该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分别承受相反方向拉力的连接缓冲作用,并可直接调整该弹簧的预加弹性力大小,其特征在于:该弹簧具有一承受拉力可产生弹性变形的本体、一固定于该本体一端而用以连接该 第一构件的第一端部及一固定在该本体另一端用以连接该第二构件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包括有一螺杆部及与该螺杆部螺合的一第一调整螺帽及一第二调整螺帽,该螺杆部可穿过该第一构件上相对设置的定位部,而令第一调整螺帽及第二调整螺帽分别位于定位部的相对两侧面,利用第一调整螺帽与第二调整螺帽以将第一构件相对夹置定位于该螺杆部上特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昆烈
申请(专利权)人:黄昆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