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体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19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体支撑结构,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对旋转体的阻尼作用。为此,旋转体支撑结构被配置成包括壳体(21)和由壳体(21)支撑并且旋转支撑钻杆(11)的轴衬部分(24);并且在壳体(21)与轴衬部分(24)之间填有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体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普通并且经常采用的在工件(待处理的物体)中钻孔的方法如下所述。 将诸如钻头等工具附连在诸如卡盘等工具保持构件上,然后转动工具以形 成孔洞。近来的使各种产品紧凑化的趋势要求为这些产品提供紧凑的零部 件。制作紧凑的零部件常常要求在零部件上钻出小直径的深孔。另外,钻 孔作业必须是非常精确的。钻出具有大的孔深与孔径比的孔洞具体被叫作深孔钻孔。常规的深孔钻孔技术包括枪钻系统和BTA (内排屑钻孔)系统。用于深孔钻孔的工具 要形成为具有与需要在工件中钻出的孔洞形状相对应的小直径和长尺寸。 然而,因此具有较长尺寸的工具尖端有时会在径向方向上产生颤动,这种 颤动使得不可能钻出精确的深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已提供了一些能够改善对旋转体(诸如 工具)内形成的振动的阻尼作用的旋转体支撑结构。这种常规旋转体支撑 结构的实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专利文献l: JP-A-H5-2725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常规结构中,安装到旋转体上的套管由坚硬易碎的材料(诸如陶瓷 和硬质合金)形成。与套管相对的轴承侧滑动构件通过诸如过盈配合的方 法与设置在滑动构件外侧的金属壳形成一体。另外,将金属壳体压入装配到橡胶缓冲构件中。在缓冲构件和轴承壳之间形成腔室,且用粘弹性材料 (具体为硅凝胶)填充该腔室。在这种常规结构中,构件之间采用不同的 粘结方式,且构件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除此之外,这种结构具有大量的 零部件。因此,这种结构被复杂化。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体支撑结构,其能够通过简 单的构造实现对旋转体的阻尼作用。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据第一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包 括壳体;和滑动轴承,其由所述壳体支撑并且以可旋转地支撑旋转体, 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滑动轴承之间填充有油。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据第二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为第一专利技术的 旋转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所述壳体的内圆周表面朝向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圆周表面突出的突 出部分;以及将油供应到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面与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圆周表面之间 的供油通道。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据第三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为第二专利技术的 旋转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面和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圆周表面之一中形 成有凹部,并且所述供油通道与所述凹部连通。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据第四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旋转体的滑动轴承;以及动态变形装置,其设在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圆周表面,并且在旋转体产 生振动时沿着与旋转体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发生动态变形。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据第五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旋转体的滑动轴承;使所述滑动轴承沿滑动轴承的径向方向收缩的收縮装置;以及4在旋转体产生振动时控制所述收縮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中,具有减弱旋转体振动的振动吸收 功能的物体被设置在滑动轴承周围。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实现对旋 转体的阻尼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配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深孔钻孔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压头的示意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的说明1: 5轴BTA机;11:钻杆;12:工具;13:支撑构件;14:压头;15: 伺服电机;16:滚珠螺杆机构;2h壳体;22:支撑构件;23:延伸部分; 24:轴衬部分;25:突出部分;26:供油单元;27:凹部;31:支撑部分; 32: O形环;33和42:轴衬;41:压电元件;43:控制单元;51:间隙 传感器;52:控制单元;53:功率放大器;54:电磁铁;W:工件;Wa: 深孔。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注意在以 下实施例中,具有类似结构和功能的构件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仅 在这些构件第一次出现时对它们进行描述。附图中的箭头表示油的流动。实施例1图1是配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的深孔钻孔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压头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体支撑 结构的示意图。图1示出了5轴BTA (内排屑钻孔)机l,其为用于在工件(待处理 的物体)W中钻出深孔的深孔钻孔设备。5轴BTA机1包括5个钻杆(旋 转体)11,每个钻杆均具有中空结构。各钻杆11在其末梢上均配有工具 12。5轴BTA钻孔机1配有支撑构件13。压头14穿过支撑构件13并由 其支撑。如图2所示,在各压头14的内部,在前端侧和底端侧上均设有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支撑结构。注意该旋转体支撑结构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如此穿过压头14的钻杆11由支撑结构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且可沿轴向方 向运动。此外,5轴BTA机1包括驱动钻杆11旋转的伺服电机15和沿轴向方 向移动钻杆11的滚球螺杆机构16。未示出的NC设备与伺服电机15和滚 球螺杆机构16相连。接着将参考图3描述设在各个压头14内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旋转体支撑 结构。注意在压头14的前端侧和底端侧上均使用了该旋转体支撑结构, 然而该结构至少可以单独设置在前端侧上。如图3所示,压头14配有壳体21,其形成压头14的外壳。钻杆11 与壳体21同轴地被设置在壳体21内部。环形支撑部分22形成为从壳体 21的内圆周表面向内突出。管状延伸部分23沿着钻杆11的轴向方向(壳 体21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其一端与支撑部分22的侧壁的前端相连。 延伸部分23的另一端形成为旋转支撑钻杆11的轴衬部分(滑动轴承)24。另外,环形突出部分25形成为从壳体21的内圆周表面向内突出。如 此形成的突出部分25与轴衬部分24相对。在突出部分25中,沿圆周方 向在预定位置上形成供油通道26,所述供油通道26沿突出部分25的径向 方向延伸。油通过供油通道26从突出部分25的底端侧(壳体侧)供应到 突出部分25的前端侧(中心侧)。在突出部分25的前端部分上形成朝底 端侧凹陷的凹部27。供油通道26与凹部27连通。因此,通过凹部27在轴衬部分24的外圆周表面与突出部分25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空间S。注意壳体21、支撑部分22、延伸部分23、轴衬部分24和突出部分 25为静态构件,并且彼此形成一体。这些构件由例如相同的金属材料(诸 如黄铜)制成。壳体21填充有油,所述油来自未示出的供油设备。如在 图3中用箭头所指示的那样,从钻杆ll的底端侧开始、通过供油通道26 提供油。另外,在此实施例中,凹部27形成于突出部分25的端面中,但 是凹部还可以形成在与突出部分25的端面面对的轴衬部分24的外圆周表 面中。只要至少在这两个面之一中形成有凹部就足够了。通过将5轴BTA机1放置在合适位置上来启动工件W上的深孔钻孔 工作,其中在所述合适位置上,压头14的末梢可被压到它们在工件W上 的预定位置上。然后,驱动伺服电机15和滚球螺杆机构16。工具12通过 它们各自的钻杆11获得预定旋转和预定进给速度。从而在工件W内形成 深孔Wa,其中各个深孔Wa均具有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 滑动轴承,其由壳体支撑并且可旋转地支撑旋转体,并且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滑动轴承之间填充有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胜也安田千秋田村和浩加口仁霞流祥刚神户昭雄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