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11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箱和涡流空化装置,所述水箱和涡流空化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垫板上,所述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连接段上连接有球阀,所述管道与所述涡流空化装置的连接段上连接有流量计和稳压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污水处理的空化率,结构简单、结构稳固。

A Swirling Vortex Cavi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
本技术涉及空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
技术介绍
为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对其进行净化,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大致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其中物理方法中常见的是沉淀法、过滤法、气浮法等,这类处理方法相而言成本较低,但处理效率低,时间长,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电解、氧化还原等,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化学处理方法效率高,但成本相对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等,生物处理方法相对而言较环保,但是处理时间较长,涡流空化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利用空化技术处理污水不仅可以有效去除许多难分解和有毒物质,且无二次污染,设别简单、高效能,空化装置一般由进水管、涡流腔、空化块等构成,现有的空化装置一般设置单个涡流腔或单条流道,导致可发生空化效应的几率较低,空化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污水处理的空化率,结构简单、结构稳固的旋流式涡流空化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箱和涡流空化装置,所述水箱和涡流空化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垫板上,所述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连接段上连接有球阀,所述管道与所述涡流空化装置的连接段上连接有流量计和稳压罐。进一步地:所述涡流空化装置包括涡流空化本体,所述涡流空化本体的下部设置有空化发生腔,所述涡流空化本体上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呈圆周设置的涡流腔,多个所述涡流腔分别通过通道与所述入口连通,每个所述涡流腔内连通设置有螺旋线流道,且所述螺旋线流道与所述空化发生腔连通,所述空化发生腔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中间设置有出口。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流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与所述空化发生腔连通的孔道。进一步地:所述涡流空化本体的上端设置上端盖,所述上端盖设置有与所述入口连通的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涡流空化本体的外壁套装有挡水罩,所述挡水罩与所述空化发生腔外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挡水罩下端与所述空化发生腔底端之间设置有顶板。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和顶板一体成型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涡流空化装置通过托盘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涡流空化装置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上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位于所述涡流空化装置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的直径为R,15mm<R<26mm,所述涡流腔的直径为H,75mm<H<85mm,所述螺旋线流道出口的直径为D,2mm<D<4mm。进一步地:所述孔道的直径为W,2mm<W<4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支架上安装涡流空化装置,涡流空化装置的涡流空化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呈圆周设置的涡流腔,每个涡流腔内连通设置有螺旋线流道,螺旋线流道与空化发生腔连通,螺旋线流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与空化发生腔连通的孔道,空化发生腔底部设置有挡板,通过设置多个涡流腔,利用多个涡流腔同时产生小空泡,储备更多可发生空化效应的条件,设置设置多条螺旋线流道,每条螺旋线流道连通设置有至少四个孔道,利用多条螺旋线流道、多个孔道,使流体产生更多的空化次数,提高污水处理的空化率,利用挡板,当流体进入到空化发生腔后,截面积骤升的同时,撞击压力急剧升高,带气泡的流体强烈冲击挡板,使更多的气泡溃灭并产生射流,进一步地提高流体的空化率。2.通过在涡流空化本体的外壁套装挡水罩,挡水罩下端与空化发生腔底端之间设置有顶板,顶板和设置在发空发生腔底部的挡板一体成型制成,顶板通过螺栓与涡流空化本体连接,通过顶板,使挡板稳固地连接在空化发生腔底部,且挡水罩与空化发生腔外壁之间形成空腔,通过空腔,可减缓空化发生腔内因空化效应产生的噪音或震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涡流空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为涡流空化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涡流空化本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涡流空化本体的结构透视示意图。图中:1-支架,11-垫板,2-水箱,3-涡流空化装置,31-涡流空化本体,32-空化发生腔,33-入口,34-涡流腔,35-通道,36-螺旋线流道,37-挡板,371-出口,38-孔道,4-管道,5-水泵,51-球阀,52-流量计,53-稳压罐,6-上端盖,61-接头,7-挡水罩,71-空腔,72-顶板,8-托盘,81-螺栓,9-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架1,支架1底部设置有垫板11,垫板11上设置有水槽9,支架1上设置有水箱2和涡流空化装置3,涡流空化装置3通过托盘8安装在支架1上,水箱2位于涡流空化装置3的下方,水槽9位于涡流空化装置3下方,水箱2和涡流空化装置3通过管道4连接,管道4上连接有水泵5,水泵5安装于垫板11上,管道4与水箱2的连接段上连接有球阀51,管道4与涡流空化装置3的连接段上连接有流量计52和稳压罐52,涡流空化装置3包括涡流空化本体31,涡流空化本体31的下部设置有空化发生腔32,涡流空化本体31上设置有入口33,涡流空化本体31的上端设置有上端盖6,上端盖6设置有与入口33连通的接头61,接头61与管道4连接,入口33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呈圆周设置的涡流腔34,在本实施例中,涡流腔34设置有六个,六个涡流腔34分别通过通道35与入口33连通,每个涡流腔34内连通设置有螺旋线流道36,螺旋线流道36的更截面大小随流体的去向方向逐渐缩小,且螺旋线流道36与空化发生腔32连通,螺旋线流道36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与空化发生腔32连通的孔道38,在本实施例中,螺旋线上设置有四个与空化发生腔32连通的孔道38,空化发生腔32底部设置有挡板37,挡板37中间设置有出口371;工作时,启动水泵5,在水泵5的作用下,将水箱2内的污水经管道4输送至接头61,并经接头61进入入口33,污水经通道35进入涡流腔34,污水在通道35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流速并进入涡流腔34,流体在绕涡流腔34进行涡流运动,在涡流腔34中心产生低压区,在低压区,使原本溶解在流体中的气体溢出,形成小空泡,本实施例设置有六个涡流腔34,利用多个涡流腔34同时产生小空泡,储备更多发生空化效应的条件,然后流体进入螺旋线流道36,由于螺旋线流道36的横截面大小随流体去向方向逐渐缩小,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在螺旋线流道36的出口处产生极大的流速,形成局部低压,空泡随之膨大,此时,部分流体进入孔道38,通过多个孔道38,使流体产生更多的空化次数,接着,流体经孔道38和螺旋线流道36进入空化发生腔32,利用截面积的突然变大使压力瞬间提高,流体产生的空化泡在高压下溃灭,通过挡板37,流体进入空化发生腔32后,截面积骤升的同时,外部的撞击压力急剧升高,流体强烈冲击挡板37,使更多的气泡溃灭并产生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底部设置有垫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水箱(2)和涡流空化装置(3),所述水箱(2)和涡流空化装置(3)通过管道(4)连接,所述管道(4)上连接有水泵(5),所述水泵(5)安装于所述垫板(11)上,所述管道(4)与所述水箱(2)的连接段上连接有球阀(51),所述管道(4)与所述涡流空化装置(3)的连接段上连接有流量计(52)和稳压罐(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底部设置有垫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水箱(2)和涡流空化装置(3),所述水箱(2)和涡流空化装置(3)通过管道(4)连接,所述管道(4)上连接有水泵(5),所述水泵(5)安装于所述垫板(11)上,所述管道(4)与所述水箱(2)的连接段上连接有球阀(51),所述管道(4)与所述涡流空化装置(3)的连接段上连接有流量计(52)和稳压罐(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空化装置(3)包括涡流空化本体(31),所述涡流空化本体(31)的下部设置有空化发生腔(32),所述涡流空化本体(31)上设置有入口(33),所述入口(33)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呈圆周设置的涡流腔(34),多个所述涡流腔(34)分别通过通道(35)与所述入口(33)连通,每个所述涡流腔(34)内连通设置有螺旋线流道(36),且所述螺旋线流道(36)与所述空化发生腔(32)连通,所述空化发生腔(32)底部设置有挡板(37),所述挡板(37)中间设置有出口(3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流道(36)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与所述空化发生腔(32)连通的孔道(3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娥张日红练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