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然专利>正文

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061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24
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属于机械装配领域。是由机械手、载玻片装配台、垫片装配台、气泵、PLC控制器、箱子、转盘、导电滑环、光电开关、转盘支座、转盘电机、小齿轮、大齿轮、第一轴承和底板组成的。该装置通过自动化机械进行装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采用舵机作为机械手的动力来源,相比于直流电机,能够精确控制角度,相比于步进电机,能够避免因堵转造成丢步;转盘采用了圆盘切除圆角的外观设计,有效减轻转盘重量而且美观;滚子表面包覆橡胶,能够增大摩擦力;导电滑环能够避免转动过程中的绞线问题。

An Automatic Assembly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Clamp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
本专利技术射击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属于机械装配领域。
技术介绍
在去医院进行TCT检查时,需要先将血液放到一个制片夹组件中,然后进行离心处理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该制片夹组件由制片夹、载玻片和垫片组成,现阶段该组件由人工进行装配,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装置来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是由机械手、载玻片装配台、垫片装配台、气泵、PLC控制器、箱子、转盘、导电滑环、光电开关、转盘支座、转盘电机、小齿轮、大齿轮、第一轴承和底板组成的,所述的转盘支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方,转盘电机固定安装在转盘支座内,小齿轮安装在转盘支座上方并与转盘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盘支座的外侧安装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有两个,一个做复位用,另一个做角度检测用,转盘支座的圆槽内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上方安装有大齿轮,大齿轮和小齿轮相互啮合,转盘通过键与大齿轮连接,转盘正上方安装有导电滑环,导电滑环的一端与机械手的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转盘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四个机械手,机械手的外侧按逆时针顺序依次安装有载玻片装配台、垫片装配台和箱子,载玻片装配台和垫片装配台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底板外侧安装有气泵和PLC控制器,气泵为垫片装配台提供气源。所述的机械手,是由第一舵机、支架、支撑柱、舵机头、连接板、机械手基板、主动齿形杆、从动齿形杆、销轴、卡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抓手、连接柱和第二舵机组成的,所述的支架下方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转盘上方,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舵机,舵机头与第一舵机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一端与舵机头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穿过两块连接板中间,与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下方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舵机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上方安装有主动齿形杆,主动齿形杆的下方与第二舵机相连接,从动齿形杆通过销轴安装在机械手基板上方,销轴与机械手基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卡簧,主动齿形杆和从动齿形杆的齿形相互配合,机械手基板下方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方铰接有两根第一连杆,一根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主动齿形杆铰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抓手,另一根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从动齿形杆铰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抓手。所述的载玻片装配台,是由第一支座、第一主动齿形轴、第一齿形带、第一电机、第一挡片、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座、第一架板、第一滑杆固定座、第一滑杆、第一丝杠、滚子、第一抬板、第一丝杠电机和第一从动轴组成的,第一支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形带的两端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主动齿形轴和第一从动轴,第一主动齿形轴和第一从动轴的齿形与第一齿形带的齿形相配合,第一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支座内,第一主动齿形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支座内,第一主动齿形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支座的外侧,第一架板安装在第一齿形带外侧,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滑杆固定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架板内侧和底板上,第一滑杆通过第一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一丝杠的一端通过第一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一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杠电机连接,第一丝杠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第一抬板安装在第一丝杠和第一滑杆外部,减速电机座与第一架板固定连接,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座固定连接,滚子与减速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滚子外表面裹有橡胶,第一挡片的顶部与第一架板固定连接,第一挡片的底部靠在第一支座上方。所述的垫片装配台,是由第二支座、第二主动齿形轴、第二齿形带、第二电机、第二挡片、第二抬板、第二滑杆、第二架板、气缸、气缸固定架、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电机、第二滑杆固定座和第二从动轴组成的,第二支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形带的两端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二主动齿形轴和第二从动轴,第二主动齿形轴和第二从动轴的齿形与第二齿形带的齿形相配合,第二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支座内,第二主动齿形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支座内,第二主动齿形轴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支座的外侧,第二架板安装在第二齿形带外侧,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二滑杆固定座固定安装在第二架板内侧和底板上,第二滑杆通过第二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二丝杠的一端通过第二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二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杠电机连接,第二丝杠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第二抬板安装在第二丝杠和第二滑杆外部,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架固定在第二架板上,第二挡片的顶部与第二架板固定连接,第二挡片的底部靠在第二支座上方。所述的PLC控制器使用S7-200,PLC控制器与气缸、第一丝杠电机、第二丝杠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电机、转盘电机和光电开关相连接并控制,PLC控制器还与导电滑环相连接,导电滑环四个机械手的八个舵机相连接,进而PLC控制器控制八个舵机。该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该装置通过自动化机械进行装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采用舵机作为机械手的动力来源,相比于直流电机,能够精确控制角度,相比于步进电机,能够避免因堵转造成丢步;转盘采用了圆盘切除圆角的外观设计,有效减轻转盘重量而且美观;滚子表面包覆橡胶,能够增大摩擦力;导电滑环能够避免转动过程中的绞线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械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械手的斜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舵机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机械手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主动齿形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载玻片装配台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载玻片装配台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抬板和第二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垫片装配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垫片装配台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转盘部位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转盘部位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转盘部位去掉转盘支座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转盘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转盘支座的示意图图19为制片夹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OLC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I/O分配图图中,1、机械手,2、载玻片装配台,3、垫片装配台,4、气泵、5、PLC控制器,6、箱子、7、转盘、8、导电滑环,9、光电开关,10、转盘支座,11、转盘电机,12、小齿轮,13、大齿轮,14、第一轴承,15、底板,101、第一舵机,102、支架,103、支撑柱,104、舵机头,105、连接板,106、机械手基板,107、主动齿形杆,108、从动齿形杆,109、销轴,110、卡簧,111、第一连杆,112、第二连杆,113、抓手,114、连接柱,115、第二舵机,201、第一支座,202、第一主动齿形轴,203、第一齿形带,204、第一电机,205、第一挡片,206、减速电机,207、减速电机座,208、第一架板,209、第一滑杆固定座,210、第一滑杆,211、第一丝杠,212、滚子,213、第一抬板,214、第一丝杠电机,215、第一从动轴,301、第二支座,302、第二主动齿形轴,303、第二齿形带,304、第二电机,305、第二挡片,306、第二抬板,307、第二滑杆,308、第二架板,309、气缸,310、气缸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用机械手,是由第一舵机、支架、支撑柱、舵机头、连接板、机械手基板、主动齿形杆、从动齿形杆、销轴、卡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抓手、连接柱和第二舵机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下方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方,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舵机,舵机头与第一舵机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一端与舵机头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穿过两块连接板中间,与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下方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舵机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上方安装有主动齿形杆,主动齿形杆的下方与第二舵机相连接,从动齿形杆通过销轴安装在机械手基板上方,销轴与机械手基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卡簧,主动齿形杆和从动齿形杆的齿形相互配合,机械手基板下方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方铰接有两根第一连杆,一根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主动齿形杆铰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抓手,另一根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从动齿形杆铰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抓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用机械手,是由第一舵机、支架、支撑柱、舵机头、连接板、机械手基板、主动齿形杆、从动齿形杆、销轴、卡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抓手、连接柱和第二舵机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下方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方,支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舵机,舵机头与第一舵机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一端与舵机头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穿过两块连接板中间,与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下方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舵机固定连接,机械手基板上方安装有主动齿形杆,主动齿形杆的下方与第二舵机相连接,从动齿形杆通过销轴安装在机械手基板上方,销轴与机械手基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卡簧,主动齿形杆和从动齿形杆的齿形相互配合,机械手基板下方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方铰接有两根第一连杆,一根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主动齿形杆铰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抓手,另一根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从动齿形杆铰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抓手。2.一种载玻片装配台,是由第一支座、第一主动齿形轴、第一齿形带、第一电机、第一挡片、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座、第一架板、第一滑杆固定座、第一滑杆、第一丝杠、滚子、第一抬板、第一丝杠电机和第一从动轴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座与地面固定,所述的第一齿形带的两端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主动齿形轴和第一从动轴,第一主动齿形轴和第一从动轴的齿形与第一齿形带的齿形相配合,第一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支座内,第一主动齿形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支座内,第一主动齿形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支座的外侧,第一架板安装在第一齿形带外侧,与地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杆固定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架板内侧和地面上,第一滑杆通过第一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一丝杠的一端通过第一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一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杠电机连接,第一丝杠电机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第一抬板安装在第一丝杠和第一滑杆外部,减速电机座与第一架板固定连接,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座固定连接,滚子与减速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滚子外表面裹有橡胶,第一挡片的顶部与第一架板固定连接,第一挡片的底部靠在第一支座上方。3.一种垫片装配台,是由第二支座、第二主动齿形轴、第二齿形带、第二电机、第二挡片、第二抬板、第二滑杆、第二架板、气缸、气缸固定架、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电机、第二滑杆固定座和第二从动轴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第二支座与地面固定,所述的第二齿形带的两端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二主动齿形轴和第二从动轴,第二主动齿形轴和第二从动轴的齿形与第二齿形带的齿形相配合,第二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支座内,第二主动齿形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支座内,第二主动齿形轴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支座的外侧,第二架板安装在第二齿形带外侧,与地面固定连接,第二滑杆固定座固定安装在第二架板内侧和地面上,第二滑杆通过第二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二丝杠的一端通过第二滑杆固定座固定,第二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杠电机连接,第二丝杠电机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第二抬板安装在第二丝杠和第二滑杆外部,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架固定在第二架板上,第二挡片的顶部与第二架板固定连接,第二挡片的底部靠在第二支座上方。4.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是由机械手、载玻片装配台、垫片装配台、气泵、PLC控制器、箱子、转盘、导电滑环、光电开关、转盘支座、转盘电机、小齿轮、大齿轮、第一轴承和底板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支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方,转盘电机固定安装在转盘支座内,小齿轮安装在转盘支座上方并与转盘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盘支座的外侧安装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有两个,一个做复位用,另一个做角度检测用,转盘支座的圆槽内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上方安装有大齿轮,大齿轮和小齿轮相互啮合,转盘通过键与大齿轮连接,转盘正上方安装有导电滑环,导电滑环的一端与机械手的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转盘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四个机械手,机械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