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39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还包括低位投料装置和滴加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增加了低位投料装置将固态反应单体充分溶解为液态单体进行投料,使反应单体在反应釜中的分散性更好、与其他单体反应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程度;同时避免了直接固体投料引起的固体未溶解物粘附反应釜内壁和底部增加清洗的困难程度;使用滴加装置,能够将液态反应单体充分稀释,并能够控制液态反应单体的滴加速度,根据单体之间反应特性做出及时的调整,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

A Preparation Device of Sludge Resistant Polycarboxylic Water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是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类由含有羧基的不饱和单体与其它单体聚合而成的新一代减水剂,由于其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功能可调、分子结构自由度大、绿色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适应于各种工程。目前的减水剂制备设备直接在反应釜内进行固体投料,固体投料的使用量大,不容易溶解,造成反应器内壁和底部形成固体未溶解物的粘附,影响投料量的准确度,从而降低了产物的产量。同时造成了增加了设备的清洗频率和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位投料装置和滴加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搅拌器,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上设有加热片,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出料泵连接;所述低位投料装置包括低位投料仓,所述低位投料仓的内部设有循环泵Ⅰ,所述循环泵Ⅰ连接循环管道Ⅰ,所述循环管道Ⅰ与所述反应釜连接,所述低位投料仓的底部设有机械阀,所述机械阀通过循环管道II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连接;所述滴加装置包括滴加罐,所述滴加罐的内部设有循环泵Ⅱ,所述循环泵Ⅱ与循环管道Ⅲ连接,所述滴加罐的顶部通过滴加软管与流体泵连接,所述流体泵通过滴加软管连接所述反应釜顶部的进料口。优选的是,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变频电机、搅拌杆、搅拌片,所述搅拌变频电机位于所述反应釜外部顶端中心且与所述搅拌杆连接,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反应釜内部且其上安装有搅拌片。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加热片为一个,且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下部位置。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滴加罐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流体泵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滴加罐的顶部均通过滴加软管与一个流体泵连接,每一个流体泵均通过滴加软管连接所述反应釜顶部的进料口。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的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保温结构层,包括聚氨酯防潮底漆层、硬质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和保温砂浆层。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结构层的厚度不小于1.5cm。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的流体泵为蠕动泵。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的蠕动泵与速度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中的低位投料装置将固态反应单体充分溶解为液态单体进行投料,使反应单体在反应釜中的分散性更好、与其他单体反应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程度,同时避免了直接固体投料引起的固体未溶解物粘附反应釜内壁和底部增加清洗的困难程度;使用滴加装置,能够将液态反应单体充分稀释,并能够控制液态反应单体的滴加速度,根据单体之间反应特性做出及时的调整,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反应釜;2、保温层;31、搅拌变频电机;32、搅拌杆;33、搅拌片;4、加热片;5、出料口;6、出料泵;7、低位投料仓;8、循环泵Ⅰ;9、循环管道Ⅰ;10、机械阀;11、循环管道II;12、滴加罐;13、循环泵Ⅱ;14、循环管道Ⅲ;15、滴加软管;16、蠕动泵;17、反应釜进水口;18、滴加罐进料口;19、滴加罐出料口;20、速度控制器;21、低位投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1,还包括低位投料装置和滴加装置;反应釜1内壁设有保温层2,保温层2为聚氨酯发泡保温结构层,依照喷涂在反应釜1内表面的顺序依次为聚氨酯防潮底漆层、硬质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和保温砂浆层。此保温层2厚度为1.6cm能够有效的降低外界环境对于反应釜1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提高反应效果,降低能耗。反应釜1内中心处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变频电机31、搅拌杆32和搅拌片33,搅拌变频电机31位于反应釜1外顶端中心且与搅拌杆32连接,搅拌杆32位于反应釜1内,搅拌杆32上安装有搅拌片33。保温层2内壁上设有加热片4,加热片4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在反应釜1下部位置,热量向上循环,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并且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反应釜1底部设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通过管路与出料泵6连接;低位投料装置包括低位投料仓7,低位投料仓7内部设有循环泵Ⅰ8,所述循环泵Ⅰ8连接循环管道Ⅰ9,循环管道Ⅰ9与反应釜1连接,低位投料仓7底部设有机械阀10,机械阀10通过循环管道II11与反应釜1底部连接;;滴加装置包括四个滴加罐12,每个滴加罐12内设有循环泵Ⅱ13,循环泵Ⅱ13与循环管道Ⅲ14连接,每个滴加罐12顶部通过滴加软管15与蠕动泵16连接,蠕动泵16通过滴加软管15连接所述反应釜1顶部进料口。蠕动泵16与速度控制器20连接,通过速度控制器20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蠕动泵16的运行速度,根据反应程度调节滴加速度,使反应更加高效和完全。蠕动泵16具有恒流、精度高、流量可调节、维护简单的优点。使用时,通过反应釜1进水口加入一定量的底水,然后打开机械阀10使反应釜1和低位投料仓7联通,底水流入低位投料仓7,控制加热片4开始加热,升温至60℃,然后开始从低位投料口中投入混有引发剂的大单体,同时打开循环泵Ⅰ8,使大单体完全溶解。投料仓底部的大单体溶液通过机械阀10和循环管道II11进入反应釜1,当大单体完全溶解后,关闭机械阀10,将低位投料仓7中剩余的液体通过循环泵Ⅰ8完全打入到反应釜1中。A液,B液,C液,D液分别通过滴加罐12进料口加入四个滴加罐12中,再在A液,B液,C液,D液中分别加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每个滴加罐12中都开启循环泵Ⅱ13,通过循环管道Ⅲ14,分别使A液,B液,C液,D液在各自的滴加罐12中实现循环流动,从而达到完全稀释的效果。完全稀释后,通过速度控制器20调节蠕动泵16速度,并开启四个蠕动泵16,通过滴加软管15开始往反应釜1中同时滴加A液,B液,C液,D液,在滴加过程中开启搅拌器,也可随时通过速度控制器20调节蠕动泵16的滴加速率。当A液,B液,C液,D液滴加完后,调节控制加热片4温度设置,使反应釜1中温度达到70℃,反应12小时。反应过程中可随时调节搅拌速度和加热片4温度。反应完成后进行保温1h,反应产物通过出料口5经出料泵6输出。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技术的-----装置包括上述本技术说明书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位投料装置和滴加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搅拌器,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上设有加热片,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出料泵连接;所述低位投料装置包括低位投料仓,所述低位投料仓的内部设有循环泵Ⅰ,所述循环泵Ⅰ连接循环管道Ⅰ,所述循环管道Ⅰ与所述反应釜连接,所述低位投料仓的底部设有机械阀,所述机械阀通过循环管道II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连接;所述滴加装置包括滴加罐,所述滴加罐的内部设有循环泵Ⅱ,所述循环泵Ⅱ与循环管道Ⅲ连接,所述滴加罐的顶部通过滴加软管与流体泵连接,所述流体泵通过滴加软管连接所述反应釜顶部的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位投料装置和滴加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搅拌器,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上设有加热片,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出料泵连接;所述低位投料装置包括低位投料仓,所述低位投料仓的内部设有循环泵Ⅰ,所述循环泵Ⅰ连接循环管道Ⅰ,所述循环管道Ⅰ与所述反应釜连接,所述低位投料仓的底部设有机械阀,所述机械阀通过循环管道II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连接;所述滴加装置包括滴加罐,所述滴加罐的内部设有循环泵Ⅱ,所述循环泵Ⅱ与循环管道Ⅲ连接,所述滴加罐的顶部通过滴加软管与流体泵连接,所述流体泵通过滴加软管连接所述反应釜顶部的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变频电机、搅拌杆、搅拌片,所述搅拌变频电机位于所述反应釜外部顶端中心且与所述搅拌杆连接,所述搅拌杆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