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38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投料口、输料管道,增压泵、压力表、射流器、物料处理罐、喷料管道、挡板、电机、集液箱、超声发生器、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高压撞击及超声波作用使物料均匀分散。一方面,通过增压泵对物料加压,使物料具有一定的动能,在射流器的作用下,使物料高速喷射到物料处理罐内的挡板上,电机带动挡板高速旋转,使物料受到撞击后急速搅拌,达到均匀分散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增设超声发生器,对集液箱作用,避免出现反絮凝现象。高压撞击初步分散后,再经超声波复合分散,使得物料在形成团聚体之前被进一步粉碎和细化,减小了颗粒间的作用能,增强了它们间的排斥作用能。具有易操作、物料分散均匀、分散效率高等优点。

A New Type of Liquid Phase Dispersion Device for Nano Powder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
本技术属于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技术及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纳米粉体也称纳米颗粒,是一种超微粒子,具有光学、热学、电学及磁学等多方面的特性,纳米粉体材料通常是纳米颗粒分散在液相载体中形成的一种混合体系,由于纳米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比表面能,不管是在运输还是存储等过程中,都很容易出现团聚现象,这也是应用纳米粉体材料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目前,物理分散技术中常见的有机械分散,其核心部分是定子转子结构,在转子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产生动能,使纳米粉体材料受到强劲的机械力,瞬间均匀分散团聚颗粒,但是颗粒间的吸附引力仍然存在,团聚解散后可能又迅速团聚在一起,即出现反絮凝现象。化学分散技术指的是通过加入分散剂从而改变粉体颗粒和液体之间以及粉体颗粒自身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选择分散剂时操作复杂繁琐,分散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投料口、输料管道,所述投料口底部开口与输料管道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压力表、射流器、物料处理罐、喷料管道、挡板、电机、集液箱、超声发生器、连接线,其中所述射流器的顶端与输料管道的底端连接,所述增压泵、压力表位于输料管道上、投料口和射流器之间,增压泵位于压力表的左侧,所述物料处理罐与射流器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喷料管道位于物料处理罐内部并贯穿物料处理罐的开口与射流器连通,所述挡板位于物料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电机位于物料处理罐的下方,所述集液箱放置于物料处理罐的右侧下方,所述超声发生器位于集液箱的右侧,所述连接线设于超声发生器上,输料管道与增压泵、压力表、射流器均通过螺纹连接,电机的转轴贯穿物料处理罐的底部与挡板连接。较佳地,所述物料处理罐内壁光滑,并在底部右侧设有流液口。较佳地,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光滑,且设有挡片。较佳地,所述集液箱的箱体上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连接线配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时,由投料口1加入物料,经输料管道2进行物料传送,通过增压泵3对物料加压,由压力表4显示压力值,使物料高压传送到射流器5内,经射流器5处理后,由喷料管道7高压高速地喷入物料处理罐6内部继而撞到挡板8和挡片801上,电机9工作使挡板8高速旋转,有撞击和搅拌的效果,挡片801可预防物料在高速喷出的情况下四处飞溅。在上述过程中,物料在未进入物料处理罐6内时已经受高压作用呈现湍流状态,有初步分散的效果,然后在射流器5的作用下,物料经喷料管道7喷射到物料处理罐6内的挡板8和挡片801上,此时团聚的物料因激烈的撞击作用被均匀分散。最后通过流液口601流入集液箱10中,将连接线12插入接口101中,在超声发生器11的作用下,可避免出现反絮凝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高压撞击及超声波作用使物料均匀分散。一方面,通过增压泵对物料加压,使物料具有一定的动能,在射流器的作用下,使物料高速喷射到物料处理罐内的挡板上,电机带动挡板高速旋转,使物料受到撞击后急速搅拌,达到均匀分散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增设超声发生器,对集液箱作用,避免出现反絮凝现象。高压撞击初步分散后,再经超声波复合分散,使得物料在形成团聚体之前被进一步粉碎和细化,减小了颗粒间的作用能,增强了它们间的排斥作用能。具有易操作、物料分散均匀、分散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挡板俯视图;图中:1-投料口、2-输料管道、3-增压泵、4-压力表、5-射流器、6-物料处理罐、601-流液口、7-喷料管道、8-挡板、801-挡片、9-电机、10-集液箱、101-接口、11-超声发生器、12-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包括投料口1、输料管道2、增压泵3、压力表4、射流器5、物料处理罐6、喷料管道7、挡板8、电机9、集液箱10、超声发生器11、连接线12,其中所述投料口1底部开口与输料管道2顶端连接,所述射流器5的顶端与输料管道2的底端连接,所述增压泵3、压力表4位于输料管道2上、投料口1和射流器5之间,增压泵3位于压力表4的左侧,所述物料处理罐6与射流器5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喷料管道7位于物料处理罐6内部并贯穿物料处理罐6的开口与射流器5连通,所述挡板8位于物料处理罐6的内部,所述电机9位于物料处理罐6的下方,所述集液箱10放置于物料处理罐6的右侧下方,所述超声发生器11位于集液箱10的右侧,所述连接线12设于超声发生器11上,输料管道2与增压泵3、压力表4、射流器5均通过螺纹连接,电机9的转轴贯穿物料处理罐6的底部与挡板8连接。所述物料处理罐6内壁光滑,并在底部右侧设有流液口601。所述挡板8的上表面光滑,且设有挡片801。所述集液箱10的箱体上设有接口101,所述接口101与连接线12配合。使用时,由投料口1加入物料,经输料管道2进行物料传送,通过增压泵3对物料加压,由压力表4显示压力值,使物料高压传送到射流器5内,经射流器5处理后,由喷料管道7高压高速地喷入物料处理罐6内部继而撞到挡板8和挡片801上,电机9工作使挡板8高速旋转,有撞击和搅拌的效果,挡片801可预防物料在高速喷出的情况下四处飞溅。在上述过程中,物料在未进入物料处理罐6内时已经受高压作用呈现湍流状态,有初步分散的效果,然后在射流器5的作用下,物料经喷料管道7喷射到挡板8上,此时团聚的物料因激烈的撞击作用被均匀分散。最后通过流液口601流入集液箱10中,将连接线12插入接口101中,在超声发生器11的作用下,可避免出现反絮凝现象。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包括投料口(1)、输料管道(2),所述投料口(1)底部开口与输料管道(2)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3)、压力表(4)、射流器(5)、物料处理罐(6)、喷料管道(7)、挡板(8)、电机(9)、集液箱(10)、超声发生器(11)、连接线(12),其中所述射流器(5)的顶端与输料管道(2)的底端连接,所述增压泵(3)、压力表(4)位于输料管道(2)上、投料口(1)和射流器(5)之间,增压泵(3)位于压力表(4)的左侧,所述物料处理罐(6)与射流器(5)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喷料管道(7)位于物料处理罐(6)内部并贯穿物料处理罐(6)的开口与射流器(5)连通,所述挡板(8)位于物料处理罐(6)的内部,所述电机(9)位于物料处理罐(6)的下方,所述集液箱(10)位于物料处理罐(6)的右侧下方,所述超声发生器(11)位于集液箱(10)的右侧,所述连接线(12)设于超声发生器(11)上,输料管道(2)与增压泵(3)、压力表(4)、射流器(5)均通过螺纹连接,电机(9)的转轴贯穿物料处理罐(6)的底部与挡板(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纳米粉体材料液相分散装置,包括投料口(1)、输料管道(2),所述投料口(1)底部开口与输料管道(2)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3)、压力表(4)、射流器(5)、物料处理罐(6)、喷料管道(7)、挡板(8)、电机(9)、集液箱(10)、超声发生器(11)、连接线(12),其中所述射流器(5)的顶端与输料管道(2)的底端连接,所述增压泵(3)、压力表(4)位于输料管道(2)上、投料口(1)和射流器(5)之间,增压泵(3)位于压力表(4)的左侧,所述物料处理罐(6)与射流器(5)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喷料管道(7)位于物料处理罐(6)内部并贯穿物料处理罐(6)的开口与射流器(5)连通,所述挡板(8)位于物料处理罐(6)的内部,所述电机(9)位于物料处理罐(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章杜俊俊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彤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