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生林专利>正文

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04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30
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采用含地力能自然增肥等多树种适地适树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设计和配置,以先进的育种成果和营林技术、进行用地更要养地,含径组等新指标新技术调查设计;现有林择伐;6种类型树种分类、选择和配置;整地造林或套种;抚育管理;目标树分类;疏伐;择伐更新,培育森林具有林地自然增肥、天然下种自我更新发展、生物多样性丰富、抵抗包括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森林永续经营天然力,形成以10‑20年为一个经营期,连续不断有大径材珍贵高价值产出的混交、异龄、复层、多树种参天大树林冠永远覆盖林地的、高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景观价值的永久性森林。解决南方大面积杉松纯林地力衰退、生产力低下的难题。

A High Value Permanent Fores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with Better L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森林培育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这几十年经营森林中,基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和对木材的需求,又缺乏森林是由森林、树木、土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等组成的一个对立统一体的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林业理论指导,沿用的是农耕轮伐期林业的做法,虽有提出适地适树,但只是单个树种的适地适树,没有认识到如何保证林木生长最基础的条件是土壤,“用地更要养地”,没有遵循多树种适地适树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进行培育森林能形成自我养地的天然力的森林经营的这条重要自然规律,走了北方东北大量营造杨树落叶松、南方马尾松杉木的人工纯林一统天下的几十条弯路。抵抗包括病虫灾害能力弱,杉松纯林针叶在土壤酸性分解土层酸化养分流失,地力衰退,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小,用材林的近、成、过熟林中的大径级材越来越少,经济效益差。其结果是大面积的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单调,食物链断裂,在南方华南虎逃离,病虫害蔓延。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家把56%面积的森林划为公益林,置于蓄积生长量很低没有经济效益的地位,到21世纪中叶,按国家规划的目标,森林蓄积量才能达到120立方米/公顷,到那时全国蓄积量可达315.6亿立方米。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属于弱地位的国家行列。使中国2.08亿公顷森林,年仅生产木材八千多万立方米,这会使山区陷入贫困、国家用材匮乏。原始林乔木层长期存在着适应当地立地条件使森林能千万年延续的多种类型的树种。根据《地质年代》一书的研究,在植物进化史中,新近纪(2350-650万年)在植物界中,高等植物区系与现代的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低等植物中的淡水硅藻仍较为常见,植物地理区系已与现代近似。为什么晚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繁茂代替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出现的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及到不晚于古新世出现的壳斗科现代各属等形成的原始林植被区系能几万甚至几千万年延续到现在。分析和研究其基本原因是:这种原始林自然存在着能长期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多种类型的树种:(1)能天然下种自我更新自我发展;(2)阔叶树的叶子落地分解能加厚腐殖质层,自我养肥土壤,有自我逆转林地土壤退化的力量;(3)林内有速生和慢生树种混生;(4)林中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大粒种子,能养活大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和食物链完整;(5)具有各种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6)景观美丽、观赏和康养价值高;这六种类型树种组成树冠层形成完整的生态群落结构,混交、异龄、复层多树种参天大树的林冠永远持续覆盖林地,能满足人类福祉需要,人类能与森林形成命运共同体。而这种原始林的模式,就是从对原始林的研究分析,找出了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这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进行造林或套种、用新的营林技术措施进行培育的高价值永远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的模式。从1950年代到现在,我们的森林经营还没有抓到这个最根本的关键问题。长期的轮伐期经营以挖大穴深翻撩壕、除草抚育的措施、但没有认识到用地更要养地,更没有去研究如何用森林的天然力去培肥林地土壤。近自然仅以接近自然或模仿自然而没有研究原始林存在的自然规律,以原始林或当地的顶级群落为模板,造林或套种阔叶树等让其按森林的5个演替阶段自然演替,成为近自然林或恒续林,时间长,一切以顺其自然为主,拒绝新的育种引种研究培育的更高产,抵抗性强、改良土壤能力能适应的更好的新品种的使用,培育时间长经济效益要很长期,山区林农、基层单位较难接受。而本专利技术明确的提出用地更要养地,用森林的天然力养肥林地土壤。采用多树种适地适树多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进行造林或现有林保留优势木择伐后套种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森林经营方式,大幅提高森林生产力,使山区致富,解决国家用材匮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轮伐期经营培育的森林、树种单一、地力衰退、森林包括病虫的自然灾害严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差、文化景观康养价值低的缺陷。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景观康养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在任何拟培育为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现有林、迹地、荒山、宜林地进行调查设计,设置固定观察样地,对现有林进行含径组径增值级、腐殖质层像素的新指标、新要求,目标树、采伐木、保留木分类、不含林种、龄组的指标的二类资源调查指标的调查设计,形成伐区和营林作业设计书;2)若现有林为成过熟林,则进行择伐一般成熟木,保留优势木目标树120-230株/hm2和阔叶树;若为现有近、中龄林,则加大间伐强度至40%-60%;若为迹地荒山宜林地则直接进入步骤3;3)将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分为:a阔叶落地腐烂能培肥土壤、b天然下种、c木材价值高珍贵市场前景好、d速生高产、e含有营养丰富的大粒种子、能养活大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f景观美丽康养价值高这6种类型树种;并建立育苗或调种苗基地,培育无纺布容器苗;根据树种类型和特性、外业调查的立地条件和市场分析,进行用地更要养地、多树种适地适树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的设计和配置;为培育最完整的生态群落结构、自然形成地能自然愈养愈肥、生物多样性丰富、食物链完整、高价值、永远可持续经营、永续利用的复层、混交、异龄多树种林冠永远覆盖林地的天然力提供基础条件;进行伐区清理、整地挖穴,采用所述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的设计和配置,以三角镶嵌或四角形树种或群状混交栽植方式,进行造林或择伐间伐后的林分套种;4)扩穴深翻1*1米见方抚育、检净草灌竹根,除草压灌除萌、间伐、多次修枝,第8-10年进行间伐生产小径材;5)幼径组后期,即幼树胸径达12-16cm时,按优势木目标树选择标准进行包括干扰树、保留树选择和分类,对目标树进行保持冠长占树高2/3修枝;6)疏伐;对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在不影响各类型树种比例的前提下进行疏伐和小家具和酒桶材等回收利用,取得较高的中间收入;7)经10-30年培育,进入以10-20年为一个经营期,连续不断的进行每经营期择伐已达目标直径50cm以上的大树30-75株/hm2;新植幼树生长十几年,也将逐步进入主林层。培育至50年以上,与原有保留的大树衔接,新植幼树将有达目标直径的大树可产出,这样就连续不断,既是参天大树林冠永远覆盖,又可以10年为一个经营期连续生产大径材,又使腐殖质黑土或掺透层不断增厚,地力自然增肥,并同时获得高经济收入和高生态社会文化景观康养价值的人类福祉;8)择伐后的林窗可利用林分本身天然下种更新或进行造林套种,进入下一个生命期经营;逐步形成腐殖质层自然增厚的林地自然愈变愈肥、径组平衡、生态群落结构完整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9)阶段检测。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树的标准为:树种价值高生长优势、树干形状通直无分叉、冠长>1/3树高、健康状况为无损伤无病虫、年均胸径生长>0.8cm、生活力最强、冠层为1、优势度为径级树高最优。进一步的,步骤1中,若所述拟培育为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为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在任何拟培育为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现有林、迹地、荒山、宜林地进行调查设计,设置固定观察样地,对现有林进行含径组径增值级、腐殖质层像素的新指标、新要求,目标树、采伐木、保留木分类、不含林种、龄组的指标的二类资源调查指标的调查设计,形成伐区和营林作业设计书;2) 步骤1中,若为现有林为成过熟林,则进行择伐一般成熟木,保留优势木目标树120‑230株/hm2和阔叶树;若为现有近、中龄林,则加大间伐强度至40%‑60%;若为迹地荒山宜林地则直接进入步骤3;3) 将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分为以下6种类型:a阔叶落地腐烂能培肥土壤、b天然下种、c木材价值高珍贵市场前景好、d速生高产、e含有营养丰富的大粒种子、能养活大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f景观美丽康养价值高;并建立育苗或调种苗基地,培育无纺布容器苗;根据树种类型和特性、外业调查的立地条件和市场分析,进行用地更要养地、多树种适地适树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的设计和配置;进行伐区清理、整地挖穴,采用所述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的设计和配置,以三角镶嵌或四角形树种或群状混交栽植方式,进行造林或择伐间伐后的林分套种;4) 扩穴深翻1*1米见方抚育、检净草灌竹根,除草压灌除萌、间伐、多次修枝,第8‑10年进行间伐生产小径材;5) 幼径组后期,即幼树胸径达12‑16cm时,按优势木目标树选择标准进行包括干扰树、保留树选择和分类,对目标树进行保持冠长占树高2/3修枝;6) 疏伐;对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在不影响各类型树种比例的前提下进行疏伐,并回收利用;7) 经10‑30年培育,进入以10‑20年为一个经营期,连续不断的进行每经营期择伐已达目标直径50cm以上的大树30‑75株/h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任何拟培育为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现有林、迹地、荒山、宜林地进行调查设计,设置固定观察样地,对现有林进行含径组径增值级、腐殖质层像素的新指标、新要求,目标树、采伐木、保留木分类、不含林种、龄组的指标的二类资源调查指标的调查设计,形成伐区和营林作业设计书;2)步骤1中,若为现有林为成过熟林,则进行择伐一般成熟木,保留优势木目标树120-230株/hm2和阔叶树;若为现有近、中龄林,则加大间伐强度至40%-60%;若为迹地荒山宜林地则直接进入步骤3;3)将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分为以下6种类型:a阔叶落地腐烂能培肥土壤、b天然下种、c木材价值高珍贵市场前景好、d速生高产、e含有营养丰富的大粒种子、能养活大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f景观美丽康养价值高;并建立育苗或调种苗基地,培育无纺布容器苗;根据树种类型和特性、外业调查的立地条件和市场分析,进行用地更要养地、多树种适地适树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的设计和配置;进行伐区清理、整地挖穴,采用所述6种类型3个以上树种组合的设计和配置,以三角镶嵌或四角形树种或群状混交栽植方式,进行造林或择伐间伐后的林分套种;4)扩穴深翻1*1米见方抚育、检净草灌竹根,除草压灌除萌、间伐、多次修枝,第8-10年进行间伐生产小径材;5)幼径组后期,即幼树胸径达12-16cm时,按优势木目标树选择标准进行包括干扰树、保留树选择和分类,对目标树进行保持冠长占树高2/3修枝;6)疏伐;对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在不影响各类型树种比例的前提下进行疏伐,并回收利用;7)经10-30年培育,进入以10-20年为一个经营期,连续不断的进行每经营期择伐已达目标直径50cm以上的大树30-75株/hm2;8)择伐后的林窗可利用林分本身天然下种更新或进行造林套种,进入下一个生命期经营;逐步形成腐殖质层自然增厚的林地自然愈变愈肥、径组平衡、生态群落结构完整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9)阶段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树的标准为:树种价值高生长优势、树干形状通直无分叉、冠长>1/3树高、健康状况为无损伤无病虫、年均胸径生长>0.8cm、生活力强、冠层为1、优势度为径级树高。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若所述拟培育为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为迹地荒山宜林地,应对地形、气候、立地、植被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和像素进行调查;若为现有林小班,按选择目标树的标准,将林木分类为具有高生长量位的目标树、保留木、采伐木,进行含径组、径增值级、土壤腐殖质层、树冠绿色像素的新指标、小班附近的、小班本身的天然更新种源和更新幼树生长情况调查,进行不包含林种、龄组划分指标的二类资源调查和设计,形成伐区和营林作业设计书。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地更能养地的高价值永久性森林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进行用地更要养地,是指进行森林经营的着重点应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地力衰退问题,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基础条件,应配置更多阔叶营养丰富、落叶量大,培肥土壤能力强的树种,使森林有更大生物量阔叶落叶分解自然加厚腐殖质层,自我养肥土壤,具有更强的能自我逆转地力衰退的力量;所述多树种适地适树6种类型的3个以上树种组合的设计和配置是指在一种相同或相似的立地条件下选择适应该立地条件树种应3个以上,并且所选择的3个以上的树种应含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挺良王生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生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