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668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通过对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实现人工辅助的措施促进红桦‑岷江冷杉林的天然更新,既保留了天然更新的苗木,缩短了培养周期,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改变了林地土壤环境和林分结构,克服了天然更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新效果差的缺点,加速了现有林分向高效暗针叶林的演化过程天然。

A Method to Promot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bies fabri Secondary Forest in Minjiang, Western Sichu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四川西部森林遭受了大规模采伐,伐区主要位于海拔2800~3600m,是箭竹岷江冷杉林和藓类岷江冷杉林的典型分布区,森林采伐后形成了箭竹和藓类次生林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类型,前期多形成悬钩子或箭竹灌丛,后期形成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红桦作为一种先锋树,是暗针叶林恢复的早、中期—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阶段的优势树种。红桦由于其速生性、落叶量大,易形成软死地被物,这对采伐迹地的植被覆盖,生态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岷江冷杉的更新提供了很好的林下环境,随着森林的恢复,岷江冷杉最终将取代红桦。但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土壤植物种子分别情况分析,从阔叶林恢复到针阔混交林阶段岷江冷杉土壤种子总数及各组分变化缓慢,而从针阔混交林阶段到暗针叶老龄阶段岷江冷杉土壤种子总数及各组分变化较大,据调查,该类次生林冷杉种子的发育不全种子、空壳种子和腐烂种子数占土壤种子总数的比例分别高达31.91%、21.55%和16.25%,能真正萌发和长大成幼树的比例极少,因此,通过对该类林分的结构调整,实现人工辅助增加林分的天然更新能力,促进森林的正向演替,是实现该类森林生态功能快速恢复的重要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通过对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实现人工辅助的措施促进岷江冷杉林的天然更新,既保留了天然更新的苗木,缩短了培养周期,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改变了林地土壤环境和林分结构,克服了天然更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新效果差的缺点,加速了现有林分向高效暗针叶林的演化过程天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包括:a、选择发育良好,树干通直高大的冷杉、云杉、落叶松、桦木等为母树;b、所选母树的阳性树种的树冠长度应该占树干长度的2/3左右,阴性树种的树冠长度须为树干长度的4/5左右;c、母树年龄冷杉、云杉60-120年,落叶松40-100年,桦木20-60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与2)中乔木层抚育包括:a、伐除折损木、霸王木、病虫害木、衰弱木,在乔木层疏伐后郁闭度不能小于0.5的情况下,伐除成过熟木、分叉木、弯曲木;b、保留幼苗幼树,保留有经济价值的中小径木、幼苗、幼树。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下层清林包括以下步骤:a、去除杂灌15-20%,砍伐至地上10厘米以内;b、清除草本25-35%,连根去除;c、清除枯落物+苔藓5-15%;并将上述清除物分散平铺于没有清除的林地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补播和补植包括:a、对于林中面积大于6×6m2中空地,实行补植和补播岷江冷杉、云杉,以补助天然更新的不足;b、采用块状整地,面积为1×1m2—2×2m2,每亩空地80至200块,翻土的深度在10-20cm,再在上面种植或播种岷江冷杉、云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对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实现人工辅助的措施促进岷江冷杉林的天然更新,既保留了天然更新的苗木,缩短了培养周期,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改变了林地土壤环境和林分结构,克服了天然更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新效果差的缺点,加速了现有林分向高效暗针叶林的演化过程天然。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其中所述步骤1)中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包括:a、选择发育良好,树干通直高大的冷杉、云杉、落叶松、桦木等为母树;b、所选母树的阳性树种的树冠长度应该占树干长度的2/3左右,阴性树种的树冠长度须为树干长度的4/5左右;c、母树年龄冷杉、云杉60-120年,落叶松40-100年,桦木20-60年。所述步骤与2)中乔木层抚育包括:a、伐除折损木、霸王木、病虫害木、衰弱木,在乔木层疏伐后郁闭度不能小于0.5的情况下,伐除成过熟木、分叉木、弯曲木;b、保留幼苗幼树,保留有经济价值的中小径木、幼苗、幼树。所述步骤3)中下层清林包括以下步骤:a、去除杂灌15-20%,砍伐至地上10厘米以内;b、清除草本25-35%,连根去除;c、清除枯落物+苔藓5-15%;并将上述清除物分散平铺于没有清除的林地上。所述步骤4)中补播和补植包括:a、对于林中面积大于6×6m2中空地,实行补植和补播岷江冷杉、云杉,以补助天然更新的不足;b、采用块状整地,面积为1×1m2—2×2m2,每亩空地80至200块,翻土的深度在10-20cm,再在上面种植或播种岷江冷杉、云杉。通过对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实现人工辅助的措施促进岷江冷杉林的天然更新,既保留了天然更新的苗木,缩短了培养周期,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改变了林地土壤环境和林分结构,克服了天然更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新效果差的缺点,加速了现有林分向高效暗针叶林的演化过程天然。以上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实例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2)乔木层抚育;3)下层清林;4)补播和补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乔木层优质母树的选择包括:a、选择发育良好,树干通直高大的冷杉、云杉、落叶松、桦木等为母树;b、所选母树的阳性树种的树冠长度应该占树干长度的2/3左右,阴性树种的树冠长度须为树干长度的4/5左右;c、母树年龄冷杉、云杉60-120年,落叶松40-100年,桦木20-60年。3.一种促进川西岷江冷杉次生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与2)中乔木层抚育包括:a、伐除折损木、霸王木、病虫害木、衰弱木,在乔木层疏伐后郁闭度不能小于0.5的情况下,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荣刘兴良缪宁冯秋红张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