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82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涉及天线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的天线更换天线支臂操作难度大且不易定位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支臂(1)和次支臂(2),在所述主支臂(1)相隔设置用以定位的第一凹槽(3)和用以锁紧的第二凹槽(4),在所述次支臂(2)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4)的位置上分别安装定位把手组件和锁紧把手组件;所述定位把手组件用以主支臂(1)和次支臂(2)之间转动角度的调整;所述锁紧把手组件用以固定支臂(1)和次支臂(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完善现有车载静中通天线的功能,满座天线装置高效率的要求。

Installation mechanism of antenna arm of vehicle-mounted static mid-pass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天线设备
,尤其是一种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由于多频段车载天线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段的馈源安装在支臂上,用于通信需要,其中还分为单反和双反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支臂安装后都要保持其馈源的位置精度。现有技术天线的支臂安装需要借助外部大型工具,尤其是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采用焊接的方式或是一体式的结构设置,在对支臂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陷:1.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天线多频段使用时,天线更换馈源机构较复杂,安装精度低,操作繁杂;2.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天线为方便更换,直接更换馈源,造成严重的浪费;3.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天线馈源支撑机构复杂,安装速度慢、重复定位精度低。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线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天线更换天线支臂操作难度大且不易定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支臂和次支臂,在所述主支臂相隔设置用以定位的第一凹槽和用以锁紧的第二凹槽,在所述次支臂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上分别安装定位把手组件和锁紧把手组件;所述定位把手组件用以主支臂和次支臂之间转动角度的调整;所述锁紧把手组件用以固定支臂和次支臂。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把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次支臂上第一固定件和锁紧把手,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次支臂上,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次支臂和所述第二凹槽并留有伸出部,在所述伸出部安装所述锁紧把手,转动所述锁紧把手用以所述主支臂和所述次支臂。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主支臂末端面位置处。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把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次支臂上第二固定件和定位把手,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次支臂上,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次支臂和所述第一凹槽并留有伸出部,在所述伸出部安装所述定位把手。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次支臂为单反支臂或是双反支臂。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均为“U”字型。本技术所提供的快速装配的天线,具有以下特征:通过在主支臂上间距开设用以定位的第一凹槽和用以锁紧的第二凹槽,并在所述次支臂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上分别安装定位把手组件和锁紧把手组件,定位把手组件用以主支臂和次支臂之间转动角度的调整,方便主支臂和次支臂先与其它装置对接后而不影响主支臂和次支臂之间的安装,且保证主支臂和次支臂位置的安装精度。能满足不同形式的次支臂安装后保持与馈源的位置精度,大大提高车载静中通天线安装方便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安装单反支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定位单反支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本技术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定位双反支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安装双反支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术语“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用于位置关系的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如图1至图5所示的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支臂1和次支臂2,主支臂1和次支臂2均为天线领域中现有的设备,其中,次支臂2主要是指单反支臂和双反支臂。多频段车载天线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段的馈源安装在支臂上,用于通信需要,不同形式的支臂安装后都要保持其馈源的位置精度。支臂可互换机构是以解决车载静中通更换馈源安装支臂重复定位精度以及提高装配效率的锁紧、定位机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主要针对现有车载静中通天线的主支臂和次支臂不可更换和安装复杂的缺陷进行改进。在主支臂1相隔设置用以定位的第一凹槽3和用以锁紧的第二凹槽4,在次支臂2上对应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的位置上分别安装定位把手组件和锁紧把手组件,定位把手组件用以主支臂1和次支臂2之间转动角度的调整,即为精度要求的满足,先将主支臂1和次支臂2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用于主支臂1和次支臂2先与其它设备的安装,并保证主支臂1和次支臂2之间的位置的安装精度,与其它设备安装完成后,用锁紧把手组件以固定主支臂1和次支臂2,满足快速安装要求。而且,该结构的设置,也方便主支臂1更换次支臂2,避免了更换次支臂2直接更换馈源,造成严重的浪费。需要指出,一般的由图1至图5所示,主支臂1的尺寸较大与次支臂2,次支臂2套设在主支臂1内,即为,次支臂2外侧面与主支臂1的内侧面接触,也可以将次支臂2尺寸设计为较大与主支臂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锁紧把手组件包括固定在次支臂2上第一固定件31和锁紧把手32,其中,固定件31可选用螺栓,锁紧把手32与螺栓的型号相匹配,转动锁紧把手32即可完成固定。第一固定件31一端固定在次支臂2上,另一端依次穿设次支臂2和第二凹槽4并留有伸出部,在伸出部安装锁紧把手32,转动锁紧把手32用以主支臂1和次支臂2。通过锁紧把手组件快速、方便的完成主支臂1与次支臂2的安装,或是,主支臂1更换不同型号或功能的次支臂。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凹槽3设置在主支臂1末端面位置处。第一凹槽3位置,优选设置主支臂1端面的中心区域位置,避免长期使用主支臂1与次支臂2之间的摩擦对部件造成损耗,使得其之间容易产生晃动。在末端面位置处设置,方便主支臂1和次支臂2之间转动角度的调整,满足定位的精度的要求。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定位把手组件包括固定在次支臂2上第二固定件41和定位把手42,定位把手42先用与满足定位的要求后,在转动定位把手进行锁紧,其中,第二固定件41一端固定在次支臂2上,另一端依次穿设次支臂2和第一凹槽3并留有伸出部,在伸出部安装定位把手42。该结构的设置以先满足转动,即为,定位精度的要求,在通过锁紧把手4完成主支臂1和次支臂2之间的固定。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的形状均为“U”字型。便于安装螺栓和提交定位把手42和锁紧把手32的转动。定位把手42和锁紧把手32优选为带锥锁紧把手,提高安装方便性。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支臂(1)和次支臂(2),在所述主支臂(1)相隔设置用以定位的第一凹槽(3)和用以锁紧的第二凹槽(4),在所述次支臂(2)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4)的位置上分别安装定位把手组件和锁紧把手组件;所述定位把手组件用以主支臂(1)和次支臂(2)之间转动角度的调整;所述锁紧把手组件用以固定主支臂(1)和次支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支臂(1)和次支臂(2),在所述主支臂(1)相隔设置用以定位的第一凹槽(3)和用以锁紧的第二凹槽(4),在所述次支臂(2)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4)的位置上分别安装定位把手组件和锁紧把手组件;所述定位把手组件用以主支臂(1)和次支臂(2)之间转动角度的调整;所述锁紧把手组件用以固定主支臂(1)和次支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静中通天线支臂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把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次支臂(2)上第一固定件(31)和锁紧把手(32),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1)一端固定在所述次支臂(2)上,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次支臂(2)和所述第二凹槽(4)并留有伸出部,在所述伸出部安装所述锁紧把手(32),转动所述锁紧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进祥王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翌天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