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刚专利>正文

机械式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74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机械式减震装置,涉及减震装置,特别一种以机械阻尼作为减震阻尼的机械式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框(11)、下框(12)、杠杆轴(30)和两对十字升降臂,每对十字升降臂由中部相铰接的支撑杆(21、22)构成,支撑杆(21、22)的一端分别与上框(11)、下框(12)铰接,另一端上则分别设置有与上框(11)、下框(12)保持接触的滚轮(23、24),杠杆轴(30)的一侧通过滚轮(31)作用于上框(11)上并形成作用力臂,而另一侧受弹性构件(32)作用形成回复力臂,其特征是:所述杠杆轴(30)的作用力臂和/或回复力臂在上框(11)、下框(12)承受冲击载荷时可自行改变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可随着冲击载荷的变化,而自动产生与其相适应的阻尼。(*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装置,特别一种以机械阻尼作为减震阻尼的机械 式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 在减震装置如汽车减震座椅等上,大多使用阻尼器,通常采用粘性阻 尼,也有的采用结构阻尼。粘性阻尼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阻尼值不断衰 减,阻尼效果会逐渐降低,而且其阻尼值在阻尼器制造时必须预先设定, 难于适应复杂振动状况减震的需要。结构阻尼存在精度低、衰减快的不足, 其阻尼系数同样需要预先设定。为改善减震装置的性能,人们不断地在对其进行改进。譬如,在专利号为20032114778.2的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即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减震座椅。该减震座椅的减震器主要包括上框、下框,设置于上框、下框之间的机械式阻尼装置。以及在上框、下框之间间隔设置的两对十字升降臂。各对十字升降臂由两只在中部相铰接的支撑杆构成,该两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上框、下框铰接,而另一端则均设置有分别与上框、下框接触的滚轮。通过十字升降臂,上框与下框可实现平行的相对位移。机械式阻尼装置包括铰接于下框上的杠杆轴,该杠杆轴的一侧通过滚轮作用于上框上并形成作用力臂,而另一侧受弹性构件作用并形成回复力臂。在振动过程中, 上框与下框发生平行的相对位移,位置相对于上框保持固定的滚轮与杠杆轴一端力臂的作用点随之发生变化,作用力臂长度发生变化,为上框、下 框的位移提供了减震阻尼。为适应不同体重的人使用,在上框上设置有其 前端与滚轮连接的螺杆,通过旋拧该螺杆外端上的手轮,可以对该滚轮的 相对固定位置进行调整。这种结构形式的机械式减震装置具有减振性能好 和结构简单的优点,但存在减震范围偏小和需要预先手动调节的不足,其使用范围只限于减震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式减震装置,其机械 式阻尼装置可随着冲击载荷的变化,而自行产生与其相适应的阻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械式减震装置, 包括上框、下框、杠杆轴和两对十字升降臂,每对十字升降臂由中部相铰 接的两只支撑杆构成,该两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上框、下框铰接,另一 端上则分别设置有与上框、下框保持接触的滚轮,杠杆轴的一侧通过滚轮 作用于上框上并形成作用力臂,而另一侧受弹性构件作用形成回复力臂, 所述杠杆轴的作用力臂和/或回复力臂在上框、下框承受冲击载荷时可自 行改变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可随着冲击载荷 的变化,而自动产生与其相适应的阻尼;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更为 卜泛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l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5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6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及相应的标记上框11、下框12、滑轨13、支座14、支 座15、调节周16、支撑杆21、支撑杆22、滚轮23、滚轮24、杠杆轴30、 滚轮31、弹性构件32、铰轴33、滚轮34、连杆40、连杆41、连杆4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机械式减震装置,包括上框11、 下框12、杠杆轴30和两对十字升降臂。每对十字升降臂由中部相铰接的 支撑杆21、 22构成,支撑杆21、 22的一端分别与上框11、下框12铰接, 另一端上则分别设置有与上框11、下框12保持接触的滚轮23、 24。杠杆 轴30的一侧通过滚轮31作用于上框11上并形成作用力臂,而另一侧受 弹性构件32作用形成回复力臂。所述杠杆轴30的作用力臂和/或回复力臂在上框ll、下框12承受冲击载荷时可自行改变长度,因而能可随着冲击载荷的变化,而自动产生与其相适应的阻尼。与现有的机械式减震装置, 取消了调节螺杆,使结构得以简化,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范围。'实施例1:— 参照图1,所述滚轮31安装于连杆40 —端,该连杆40的另一端与 下框12铰接。所述杠杆轴30通过支座15与下框12铰接。所述受弹性构 件32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框12、杠杆轴30回复力 臂相连接。当上框11或下框12承受冲击载荷时,上框11与下框12发生 平行的相对位移,连杆40随之发生转动并带动滚轮31在杠杆轴30的作 用力臂上滑动,作用力臂的长度随之发生改变,从而自行产生与冲击载荷 相适应的阻尼。 实施例2:.参照图2,所述滚轮31安装于连杆40—端,该连杆40的另一端与 滚轮24同轴铰接于支撑杆21的下端。所述杠杆轴30通过支座15与下框 12铰接。所述受弹性构件32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框 12、杠杆轴30回复力臂相连接。当上框11或下框12承受冲击载荷时, 上框11与下框12发生平行的相对位移,连杆40随之发生转动并带动滚 轮31在杠杆轴30的作用力臂上滑动,作用力臂的长度随之发生改变,从 而自行产生与冲击载荷相适应的阻尼。 实施例3:参照图3,所述滚轮31安装于连杆40—端,该连杆40的另一端与 支撑杆21的上端同轴铰接于上框11上。所述杠杆轴30通过支座15与下 框12铰接。所述受弹性构件32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 框12、杠杆轴30回复力臂相连接。当上框11或下框12承受冲击载荷时, 上框11与下框12发生平行的相对位移,连杆40拖动滚轮31在杠杆轴 30的作用力臂上滑动,作用力臂的长度随之发生改变,从而自行产生与 冲击载荷相适应的阻尼。实施例4:参照图4,所述滚轮31通过支座14在固定安装在上框11上。所述 杠杆轴30安装在调节轴16上,交接轴16的轴心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向孔。绞轴33固定安装在支架15上并穿过所述导向孔。支架15 固定安装在下框架12上。支撑杆21上铰接有连杆41,该连杆41的前端 固定在调节轴16上。所述受弹性构件32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两端 分别与下框12、杠杆轴30回复力臂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连杆41 与滚轮24可同轴铰接于支撑杆21的下端。当上框11或下框12承受冲击 载荷时,上框11与下框12发生平行的相对位移,设置在连杆41前端的 调节轴16在导向孔的范围内移动,通过改变杠杆轴30的支撑位置使杠杆 轴30的作用力臂和回复力臂长度同时发生改变,从而自行产生与冲击载 荷相适应的阻尼。 实施例5:参照图5,所述滚轮31通过支座14固定安装在上框11上。所述杠 杆轴30通支座15与下框12铰接;所述上框11上铰接有连杆44,该连 杆44的前端安装有与杠杆轴30回复力臂相接触的滚轮34;所述受弹性 构件32为固定于上框11上的压缩弹簧,该压縮弹簧的下端作用于该连杆 44的前端上。当上框11或下框12承受冲击载荷时,上框11与下框12 发生平行的相对位移,连杆40随之发生转动并带动滚轮31在杠杆轴30 的回复力臂上滑动,回复力臂的长度随之发生改变,从而自行产生与冲击 载荷相适应的阻尼。实施例6:参照图6,所述滚轮31安装于连杆40—端,该连杆40的另一端与 下框12铰接。所述杠杆轴30铰接于支撑杆21下部,支撑杆21下部与下 框12相连。杠杆轴30的一侧通过滚轮作用于上框上并形成作用力臂,同 一侧受弹性构件作用形成回复力臂,所述受弹性构件32为固定于下框12 上的压缩弹簧,该压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框12、杠杆轴30回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机械式减震装置,包括上框(11)、下框(12)、杠杆轴(30)和两对十字升降臂,每对十字升降臂由中部相铰接的支撑杆(21、22)构成,支撑杆(21、22)的一端分别与上框(11)、下框(12)铰接,另一端上则分别设置有与上框(11)、下框(12)保持接触的滚轮(23、24),杠杆轴(30)的一侧通过滚轮(31)作用于上框(11)上并形成作用力臂,而另一侧受弹性构件(32)作用形成回复力臂,其特征是:所述杠杆轴(30)的作用力臂和/或回复力臂在上框(11)、下框(12)承受冲击载荷时可自行改变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
申请(专利权)人:周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