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46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箱,所述轴承箱的外壁上设有水冷却槽,水冷却槽包括左侧壁、右侧壁、上侧壁、下侧壁、底壁,所述水冷却槽的底壁上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包括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述水冷却槽的上侧壁、下侧壁上分别出水口、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第二过水通道、第二间隙、第一过水通道、第一间隙、第三过水通道、出水口共同组成由进水口向出水口贯通的单向导流槽;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部水不间断经进水口流入、出水口流出,在水冷却槽内沿着单向导流槽流动,在单向导流槽内流动的同时,增加了水与轴承箱外壁接触的时间和面积,起到增加了水对轴承箱外壁冷却效率。

A Water Cooling Device for Bearing Box of Hot Wat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属于轴承箱冷却设计

技术介绍
在热水泵中,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安装于轴承箱内,动力输出轴在长时间的旋转工作中会在轴承箱内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工作的稳定性,需要对轴承箱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去除,即散热。目前的散热方式有风散热以及通过在轴承箱的外壁设有若干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后来人们想到使用水冷却的方式,水冷却的方式主要是在轴承箱的外壁上设有水冷却槽,水冷却槽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水冷却槽上盖有槽盖,外部的水不间断经进水口进入水冷却槽,并经水冷却槽的出水口流出,达到对轴承箱外壁冷却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存在弊端,水在水冷却槽内的时间较短,降低了水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箱,其特征是:所述轴承箱的外壁上设有水冷却槽,水冷却槽包括左侧壁、右侧壁、上侧壁、下侧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上侧壁、下侧壁、底壁围合为水冷却槽,且水冷却槽的底壁为轴承箱侧壁;所述水冷却槽的底壁上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包括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若干第一隔水板的一端与上侧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下侧壁留有第一间隙,若干第二隔水板的一端与下侧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上侧壁留有第二间隙;且,若干第一隔水板与若干第二隔水板间隔设置,相邻第一隔水板、第二隔水板之间留有第一过水通道;所述水冷却槽内最左侧的隔板为第二隔水板,第二隔水板与左侧壁之间留有第二过水通道,最右侧的隔板为第一隔水板,第一隔水板与右侧壁之间留有第三过水通道;所述水冷却槽的上侧壁、下侧壁上分别出水口、进水口,出水口设置于上侧壁上,且置于第一隔水板与最右侧的右侧壁之间,进水口设置于下侧壁上,且置于左侧壁与最左侧的第二隔水板之间;所述进水口、第二过水通道、第二间隙、第一过水通道、第一间隙、第三过水通道、出水口共同组成由进水口向出水口贯通的单向导流槽;所述水冷却槽上固定盖有槽盖,槽盖与水冷却槽的左侧壁、右侧壁、上侧壁、下侧壁以及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的接触处密封。所述槽盖与水冷却槽螺纹旋紧固定连接。所述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均向左倾斜布置,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相互之间均呈平行布置。本技术结构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技术制造出来的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主要包括设置于轴承箱的外壁上的水冷却槽,在水冷却槽的底壁上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包括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若干第一隔水板的一端与上侧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下侧壁留有第一间隙,若干第二隔水板的一端与下侧壁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上侧壁留有第二间隙;且,若干第一隔水板与若干第二隔水板间隔设置,相邻第一隔水板、第二隔水板之间留有第一过水通道;所述水冷却槽内最左侧的隔板为第二隔水板,第二隔水板与左侧壁之间留有第二过水通道,最右侧的隔板为第一隔水板,第一隔水板与右侧壁之间留有第三过水通道;进水口、第二过水通道、第二间隙、第一过水通道、第一间隙、第三过水通道、出水口共同组成由进水口向出水口贯通的单向导流槽。使用时,外部水不间断经进水口流入、出水口流出,在水冷却槽内沿着单向导流槽流动,在单向导流槽内流动的同时,增加了水与轴承箱外壁接触的时间和面积,起到增加了水对轴承箱外壁冷却效率。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槽盖与水冷却槽螺纹旋紧固定连接,使得槽盖与水冷却槽可拆卸式固定,方便对水冷却槽的维护;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均向左倾斜布置,若干第一隔水板、若干第二隔水板相互之间均呈平行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打开槽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槽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箱、2水冷却槽、2-1左侧壁、2-2右侧壁、2-3上侧壁、2-4下侧壁、3第一隔水板、4第二隔水板、5槽盖、6-1第一过水通道、6-2第二过水通道、6-3第三过水通道、7-1第一间隙、7-2第二间隙、8出水口、9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箱1,在轴承箱1的外壁上设置水冷却槽2,水冷却槽2包括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底壁,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底壁围合为水冷却槽2,且水冷却槽2的底壁为轴承箱1侧壁。在水冷却槽2的底壁上设置若干隔板,隔板包括若干第一隔水板3、若干第二隔水板4,若干第一隔水板3的一端与上侧壁2-3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下侧壁2-4留有第一间隙7-1,若干第二隔水板4的一端与下侧壁2-4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上侧壁2-3留有第二间隙7-2;且,若干第一隔水板3与若干第二隔水板4间隔设置,相邻第一隔水板3、第二隔水板4之间留有第一过水通道6-1;水冷却槽2内最左侧的隔板为第二隔水4,第二隔水板4与左侧壁2-1之间留有第二过水通道6-2,最右侧的隔板为第一隔水板3,第一隔水板3与右侧壁2-2之间留有第三过水通道6-3。在水冷却槽2的上侧壁2-3、下侧壁2-4上分别出水口8、进水口9,出水口8设置于上侧壁2-3上,且置于第一隔水板3与最右侧的右侧壁2-2之间,进水口9设置于下侧壁2-4上,且置于左侧壁2-1与最左侧的第二隔水板4之间。进水口9、第二过水通道6-1、第二间隙7-2、第一过水通道6-1、第一间隙7-1、第三过水通道6-3、出水口8共同组成由进水口9向出水口8贯通的单向导流槽。在水冷却槽2上固定盖有槽盖5,槽盖5与水冷却槽2的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以及若干第一隔水板3、若干第二隔水板4的接触处密封。进一步的,槽盖5与水冷却槽2螺纹旋紧固定连接。若干第一隔水板3、若干第二隔水板4均向左倾斜布置,若干第一隔水板3、若干第二隔水板4相互之间均呈平行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箱(1),其特征是:所述轴承箱(1)的外壁上设有水冷却槽(2),水冷却槽(2)包括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底壁,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底壁围合为水冷却槽(2),且水冷却槽(2)的底壁为轴承箱(1)侧壁;所述水冷却槽(2)的底壁上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包括若干第一隔水板(3)、若干第二隔水板(4),若干第一隔水板(3)的一端与上侧壁(2‑3)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下侧壁(2‑4)留有第一间隙(7‑1),若干第二隔水板(4)的一端与下侧壁(2‑4)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上侧壁(2‑3)留有第二间隙(7‑2);且,若干第一隔水板(3)与若干第二隔水板(4)间隔设置,相邻第一隔水板(3)、第二隔水板(4)之间留有第一过水通道(6‑1);所述水冷却槽(2)内最左侧的隔板为第二隔水板(4),第二隔水板(4)与左侧壁(2‑1)之间留有第二过水通道(6‑2),最右侧的隔板为第一隔水板(3),第一隔水板(3)与右侧壁(2‑2)之间留有第三过水通道(6‑3);所述水冷却槽(2)的上侧壁(2‑3)、下侧壁(2‑4)上分别出水口(8)、进水口(9),出水口(8)设置于上侧壁(2‑3)上,且置于第一隔水板(3)与最右侧的右侧壁(2‑2)之间,进水口(9)设置于下侧壁(2‑4)上,且置于左侧壁(2‑1)与最左侧的第二隔水板(4)之间;所述进水口(9)、第二过水通道(6‑2)、第二间隙(7‑2)、第一过水通道(6‑1)、第一间隙(7‑1)、第三过水通道(6‑3)、出水口(8)共同组成由进水口(9)向出水口(8)贯通的单向导流槽;所述水冷却槽(2)上固定盖有槽盖(5),槽盖(5)与水冷却槽(2)的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以及若干第一隔水板(3)、若干第二隔水板(4)的接触处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泵用轴承箱水冷却装置,包括轴承箱(1),其特征是:所述轴承箱(1)的外壁上设有水冷却槽(2),水冷却槽(2)包括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底壁,左侧壁(2-1)、右侧壁(2-2)、上侧壁(2-3)、下侧壁(2-4)、底壁围合为水冷却槽(2),且水冷却槽(2)的底壁为轴承箱(1)侧壁;所述水冷却槽(2)的底壁上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包括若干第一隔水板(3)、若干第二隔水板(4),若干第一隔水板(3)的一端与上侧壁(2-3)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下侧壁(2-4)留有第一间隙(7-1),若干第二隔水板(4)的一端与下侧壁(2-4)连接固定,另一端与上侧壁(2-3)留有第二间隙(7-2);且,若干第一隔水板(3)与若干第二隔水板(4)间隔设置,相邻第一隔水板(3)、第二隔水板(4)之间留有第一过水通道(6-1);所述水冷却槽(2)内最左侧的隔板为第二隔水板(4),第二隔水板(4)与左侧壁(2-1)之间留有第二过水通道(6-2),最右侧的隔板为第一隔水板(3),第一隔水板(3)与右侧壁(2-2)之间留有第三过水通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春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维尔特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