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46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一种离心风叶,包括外轮廓为圆形的底盘,以及一体连接在底盘中心处的轮毂,以及沿底盘的外沿周向规则布置的多个叶片,以及围绕多个叶片的上端部外侧的外圈;所述叶片呈弧形状,多个叶片的弧形口沿底盘的圆周方向单向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外圈内部的区域构成进风口,进风口用于连接引风圈;所述叶片的上端部内侧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引风圈的圈口定位适配。该离心风叶通过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合理利用空间。空调组装时,离心风叶与引风圈配合的更加紧凑,能够有效提升离心风叶的风叶性能(包括提升风量、降低噪音),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A centrifugal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风叶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叶。
技术介绍
离心风叶是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是空调中常用的产品。如图1所示,风叶包括圆形底盘1、轮毂2、外圈4和多片叶片3,轮毂外侧与圆形底盘内侧连为一体,叶片底端与圆形底盘连为一体,外圈连接在叶片的上端部外侧;相邻两个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外圈内部的区域构成进风口。使用时,离心风叶的进风口用于连接引风圈5;传统离心风叶与引风圈5的组装方式如图1所示,引风圈5与风轮产生了一定距离同时浪费了部分空间,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叶,该离心风叶通过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合理利用空间。空调组装时,离心风叶与引风圈配合的更加紧凑,能够有效提升离心风叶的风叶性能(包括提升风量、降低噪音),达到预期设计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离心风叶,包括外轮廓为圆形的底盘,以及一体连接在底盘中心处的轮毂,以及沿底盘的外沿周向规则布置的多个叶片,以及围绕多个叶片的上端部外侧的外圈;所述叶片呈弧形状,多个叶片的弧形口沿底盘的圆周方向单向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外圈内部的区域构成进风口,进风口用于连接引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上端部内侧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引风圈的圈口定位适配。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台阶的台阶侧壁为倾斜面。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倾斜面作为台阶侧壁,在装配定位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当引风圈的圈口置于台阶侧壁上会自然滑落至台阶侧壁的底部,提升定位效率;适用于机械化装配。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台阶的台阶底面与台阶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离心风叶的高度为H,并满足如下条件:h=(4%~12%)×H。作为优选,所述外圈的外径为D1,叶片上端部内侧端所在直径为D4,定位台阶的台阶侧壁根部所在直径为D3,定位台阶的台阶侧壁顶部所在直径为D2;并满足如下条件:D2=D3×(1.01~1.06)。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离心风叶,该离心风叶的叶片的上端部内侧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引风圈的圈口定位适配。通过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合理利用空间。空调组装时,离心风叶与引风圈配合的更加紧凑。能够有效提升离心风叶的风叶性能(包括提升风量、降低噪音),达到预期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离心风叶与引风圈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离心风叶与引风圈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离心风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离心风叶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5所示的一种离心风叶,包括外轮廓为圆形的底盘1,以及一体连接在底盘1中心处的轮毂2,以及沿底盘1的外沿周向规则布置的多个叶片3,以及围绕多个叶片3的上端部外侧的外圈4。所述叶片3呈弧形状,多个叶片3的弧形口沿底盘1的圆周方向单向设置,相邻两个叶片3之间构成出风口31,外圈4内部的区域构成进风口41,进风口41用于连接引风圈5。所述叶片3的上端部内侧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引风圈5的圈口定位适配。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离心风叶,该离心风叶的叶片3的上端部内侧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引风圈5的圈口定位适配。通过下凹形成定位台阶32,合理利用空间。空调组装时,离心风叶与引风圈5配合的更加紧凑。能够有效提升离心风叶的风叶性能(包括提升风量、降低噪音),达到预期设计要求。另外,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将所述定位台阶32的台阶侧壁33选择为倾斜面。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倾斜面作为台阶侧壁,在装配定位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当引风圈5的圈口置于台阶侧壁上会自然滑落至台阶侧壁的底部,提升定位效率,适用于机械化装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方案中的各结构数据进行一步限定如下:所述定位台阶32的台阶底面与台阶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离心风叶的高度为H,并满足如下条件:h=(4%~12%)×H。所述外圈4的外径为D1,叶片3上端部内侧端所在直径为D4,定位台阶32的台阶侧壁根部所在直径为D3,定位台阶32的台阶侧壁顶部所在直径为D2。并满足如下条件:D2=D3×(1.01~1.06)。参见上述数据的限定;与同尺寸但未设置定位台阶32的离心风叶进行性能对比试验,与结构改造之前相比,风量提高10%至15%,噪音降低0.5至1分贝,进一步提高风叶性能,达到预期设计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风叶,包括外轮廓为圆形的底盘,以及一体连接在底盘中心处的轮毂,以及沿底盘的外沿周向规则布置的多个叶片,以及围绕多个叶片的上端部外侧的外圈;所述叶片呈弧形状,多个叶片的弧形口沿底盘的圆周方向单向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外圈内部的区域构成进风口,进风口用于连接引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上端部内侧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引风圈的圈口定位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叶,包括外轮廓为圆形的底盘,以及一体连接在底盘中心处的轮毂,以及沿底盘的外沿周向规则布置的多个叶片,以及围绕多个叶片的上端部外侧的外圈;所述叶片呈弧形状,多个叶片的弧形口沿底盘的圆周方向单向设置,相邻两个叶片之间构成出风口,外圈内部的区域构成进风口,进风口用于连接引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上端部内侧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引风圈的圈口定位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水华韩小红周会中高文铭张焕法洪银川张燕青符文科章小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