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42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包括一爬梯本体,爬梯本体包括一左一右对应设置的两个三角支架以及置于两个三角支架之间的多个倾斜向上排列的爬梯,两个三角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一滚轮组,滚轮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下方的滚轮,滚轮置于三角支架的后侧位置;一雪橇组,雪橇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前侧下方的支撑杆以及置于支撑杆下方的雪橇板,雪橇板为圆弧状结构且雪橇板沿着前后方向弯曲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避免底部损坏、能越过凸出地面的优点。

A Construction Climbing Device for Cylinder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
技术介绍
:风电塔筒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而筒体是风电塔筒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筒体的纵缝或者环缝焊接时,特别需要施工爬梯装置来供焊接人员进行攀爬。由于筒体结构较大,在筒体的周围设置多个施工爬梯装置,筒体在滚动或者移动过程中,很容易碰触到施工爬梯装置,施工爬梯装置极易发生倾倒,若在施工爬梯装置下方设置多个滚轮,受到筒体的碰触后容易在施工现场随意滚动,影响施工秩序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施工人员考虑既要保证受到筒体碰触后能够走动不发生倾倒,又要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不随意滚动,因此提出一种施工爬梯装置,在爬梯下方后侧位置设置滚轮,在爬梯下方前侧位置设置水平的板体,但是存在新的问题,由于施工现场地面凹凸不平,筒体带动施工爬梯装置向前移动时遇到凸出的地面时,水平的板体还是会卡在凸出的地面位置不能随着筒体向前移动而移动,为此水平的板体容易发生损坏,且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爬梯装置无法越过凸出的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底部损坏、能越过凸出地面的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包括一爬梯本体,爬梯本体包括一左一右对应设置的两个三角支架以及置于两个三角支架之间的多个倾斜向上排列的爬梯,两个三角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一滚轮组,滚轮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下方的滚轮,滚轮置于三角支架的后侧位置;一雪橇组,雪橇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前侧下方的支撑杆以及置于支撑杆下方的雪橇板,雪橇板为圆弧状结构且雪橇板沿着前后方向弯曲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雪橇板以支撑杆的下端为连接点前后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撑杆上向前倾斜设有第一连杆,支撑杆与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部连接,支撑杆与第一连杆的下端内分别嵌有第一滚珠、第二滚珠,雪橇板上端面靠近第一滚珠、第二滚珠的位置设有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滚珠置于第一凹槽内滑动设置,第二滚珠置于第二凹槽内滑动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雪橇板所在圆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一连杆的长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三角支架上方设有扶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包括爬梯本体、滚轮组以及雪橇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雪橇组的雪橇板为圆弧状结构且雪橇板沿着前后方向弯曲设置,改变了传统水平的板体,在地面凹凸不平的施工现场,既保证受到筒体碰触后能够走动不发生倾倒,又要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不随意滚动,最主要的是雪橇板不易发生损坏,在遇到凸面时借助外力能越过。2、雪橇板以支撑杆的下端为连接点前后转动,进一步提高使用灵活度,遇到大小不同的地面凸起时能顺利越过。3、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设置对支撑杆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分别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滑动,通过施工爬梯装置本身的惯性力或者外部较轻的推力便可以越过凸出的地面。4、雪橇板所在圆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一连杆的长度,雪橇板的弧度越大,越不被地面凸起卡住,若弧度较大,在第一滚珠以及第二滚珠的滑动下,同样能够越过凸出的地面。5、三角支架上方设有扶梯,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支撑杆与雪橇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上三角支架、2-爬梯、3-连接杆、4-滚轮、5-支撑杆、6-雪橇板、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一滚珠、10-第二滚珠、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扶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一爬梯本体,爬梯本体包括一左一右对应设置的两个三角支架1以及置于两个三角支架1之间的多个倾斜向上排列的爬梯2,两个三角支架1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一滚轮组,滚轮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1下方的滚轮4,滚轮4置于三角支架1的后侧位置;一雪橇组,雪橇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1前侧下方的支撑杆5以及置于支撑杆5下方的雪橇板6,雪橇板6为圆弧状结构且雪橇板6沿着前后方向弯曲设置。如图2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雪橇板6以支撑杆5的下端为连接点前后转动。支撑杆5上向前倾斜设有第一连杆7,支撑杆5与第一连杆7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7的中部连接,支撑杆5与第一连杆7的下端内分别嵌有第一滚珠9、第二滚珠10,雪橇板6上端面靠近第一滚珠9、第二滚珠10的位置设有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一滚珠9置于第一凹槽11内滑动设置,第二滚珠10置于第二凹槽12内滑动设置。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的设置对支撑杆5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第一滚珠9、第二滚珠10分别在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内滑动,通过施工爬梯装置本身的惯性力或者外部较轻的推力便可以越过凸出的地面,进一步提高使用灵活性。雪橇板6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杆7的长度,雪橇板6的弧度越大,越不被地面凸起卡住,若弧度较大,在第一滚珠9以及第二滚珠10的滑动下,同样能够越过凸出的地面。三角支架1上方设有扶梯13,提高安全性能。本技术包括爬梯本体、滚轮组以及雪橇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雪橇组的雪橇板6为圆弧状结构且雪橇板6沿着前后方向弯曲设置,改变了传统水平的板体,在地面凹凸不平的施工现场,既保证受到筒体碰触后能够走动不发生倾倒,又要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不随意滚动,最主要的是雪橇板6不易发生损坏,在遇到凸面时借助外力能越过。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爬梯本体,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一左一右对应设置的两个三角支架以及置于两个三角支架之间的多个倾斜向上排列的爬梯,所述两个三角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一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下方的滚轮,所述滚轮置于三角支架的后侧位置;一雪橇组,所述雪橇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前侧下方的支撑杆以及置于支撑杆下方的雪橇板,所述雪橇板为圆弧状结构且雪橇板沿着前后方向弯曲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爬梯本体,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一左一右对应设置的两个三角支架以及置于两个三角支架之间的多个倾斜向上排列的爬梯,所述两个三角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一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下方的滚轮,所述滚轮置于三角支架的后侧位置;一雪橇组,所述雪橇组包括分别置于三角支架前侧下方的支撑杆以及置于支撑杆下方的雪橇板,所述雪橇板为圆弧状结构且雪橇板沿着前后方向弯曲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筒体加工的施工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雪橇板以支撑杆的下端为连接点前后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