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33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该模具主要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包括型钢定位横杆、上加强杆、中心杆、提手杆、下加强杆、外放桩定位横杆。该模具主要用于水泥土搅拌墙施工过程中的型钢定位,通过放置模具,可有效地控制型钢下放位置的精度,保证型钢下放的准确性,缩短定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水泥土搅拌墙凝固后,型钢排列整齐、美观。

A Mould for Controlling the Precision of Lowering Profile Steel in Cement-soil Mix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水泥土搅拌墙施工领域,适用于搅拌墙型钢下放定位的施工过程,该模具可提高型钢下放定位精度,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高效省力的优点。
技术介绍
水泥土搅拌墙是一种工法名称,单纯的水泥土搅拌墙可满足基坑止水需要,但是墙体抗弯强度低,需结合其他施工措施进行基坑围护,当前普遍采用的增加水泥土搅拌墙刚度的方法是:插入型钢,由此衍生的施工工艺主要有:SMW工法桩、TRD工法桩、CSM工法桩。其核心工艺都是采用施工机械将原状土与水泥浆强制搅拌混合,并在混合浆初凝前,插入型钢,增加围护结构的抗弯刚度。水泥土搅拌墙终凝后,与型钢一起,形成止水、挡土的围护结构,方便后续基坑开挖以及主体结构施工。待基坑内部结构施工完成后,用液压千斤顶将型钢顶升、拔出,型钢可重复使用,该类工艺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施工方法。在水泥土搅拌墙的施工过程中,下放型钢是一道重要工序,当前控制型钢下放的主要方法包括:①导墙法:在围护结构两边设置导墙,导墙作为水泥土搅拌墙的容浆池和定位槽,以导墙边为基准,测量下放型钢与导墙的距离,可定位型钢下放位置。但是,现场施工中,导墙需经历开挖、布筋、立模、浇筑、养护,达到计算强度后,方可施工水泥土搅拌墙,搅拌墙施工完毕后,导墙需拆除,施工中增加了额外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②型钢平行测量法:在搅拌墙一侧按照一定距离放样,将型钢沿放样点水平摆放,以该型钢为基准,用卷尺垂直测量下放型钢与基准型钢的距离,可定位型钢下放位置,该法在直线段水泥搅拌墙施工定位中应用较多,但不适用于曲线段、折线段的水泥土搅拌墙。技术内容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定位精度更高,操作简单的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该模具基于靠尺法设计,本技术提供的模具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放桩定位横杆和型钢定位横杆,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和型钢定位横杆之间轴向延伸有一竖直中心杆,以使外放桩定位横杆和型钢定位横杆均形成二叉管结构,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上加强杆,所述型钢定位横杆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下加强杆,所述下加强杆的长度长于上加强杆的长度;且中心杆上垂直安装有提手杆。使用时,将定位模具的外放桩定位横杆与外放定位线靠紧,型钢定位横杆与拟插入的型钢靠紧,在型钢下放插入过程中,人工辅助调整型钢位置,使得型钢中心肋对准模具的中心杆,按照此方案,可保证型钢定位精度偏离设计中心位置不超过1cm。作为优选,所述上加强杆为长条形棒状,且所述上加强杆与中心杆成45度角,通过焊接与型钢定位横杆和中心杆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下加强杆为长条形棒状,且所述下加强杆与中心杆成45度角,通过焊接与外放桩定位横杆和中心杆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提手杆为Z字形棒状,所述提手杆垂直设置于中心杆和型钢定位横杆组成的平面,且所述提手杆通过焊接与中心杆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外放桩定位横杆靠紧水泥墙外放桩线,另一端,型钢定位横杆靠紧拟下放型钢,模具的中心杆对准型钢的主肋,型钢下沉到位后,采用临时悬吊扁担悬挂型钢,待水泥土搅拌墙硬化后,拆除临时悬吊扁担,型钢即安装到位。本技术解决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无需施工导墙,节约了施工中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可在曲线段、折线段的水泥土搅拌墙施工中实现型钢定位的功能,下放型钢的定位精度更高,操作简单、定位快捷、作业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可根据施工现场现有的材料进行制作,方便操作人员制作使用;(2)模板的大小、尺寸可根据具体的工况进行调整,型钢定位精度高;(3)模具人工移动方便,不需吊机辅助移动,操作难度低。(4)综合使用成本低于导墙法与型钢平行测量法。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正视图;图2为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侧视图;图3为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俯视图;图4模具的使用方法图;1-型钢定位横杆;2-上加强杆;3-中心杆;4-提手杆;5-下加强杆;6-外放桩定位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使用方便,定位精度更高,操作简单的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该模具基于靠尺法设计,模具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放桩定位横杆6和型钢定位横杆1,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6和型钢定位横杆1之间轴向延伸有一竖直中心杆3,以使外放桩定位横杆6和型钢定位横杆1均形成二叉管结构,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3之间分别连接有上加强杆2,所述型钢定位横杆1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3之间分别连接有下加强杆5,所述下加强杆5的长度长于上加强杆2的长度;且如图1和2所示,中心杆3上垂直安装有提手杆4;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定位模具的外放桩定位横杆与外放定位线靠紧,型钢定位横杆与拟插入的型钢靠紧,在型钢下放插入过程中,人工辅助调整型钢位置,使得型钢中心肋对准模具的中心杆,按照此方案,可保证型钢定位精度偏离设计中心位置不超过1cm。在本实施例中,模具各组件端头均采用焊接相连接;所述上加强杆为长条形棒状,且所述上加强杆与中心杆成45度角,通过焊接与型钢定位横杆和中心杆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加强杆为长条形棒状,且所述下加强杆与中心杆成45度角,通过焊接与外放桩定位横杆和中心杆连接在一起。另外,所述提手杆为Z字形棒状,所述提手杆垂直设置于中心杆和型钢定位横杆组成的平面,且所述提手杆通过焊接与中心杆连接在一起。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具体地,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搅拌墙直墙段可按照相邻点3m距离进行放样布点,曲线段按照1m距离进行放样布点。放样完毕后,在模具中心杆上标注搅拌墙边点,将搅拌墙边点连接,撒上石灰,水泥土搅拌墙施工机械沿石灰边线开始搅拌。搅拌完成一段后,将模具移动到拟插型钢位置,外放桩定位横杆与外放点线靠紧,型钢定位横杆靠紧正在下放的型钢,模具中心杆与型钢主肋对准,吊机控制型钢的大幅移动与下放,施工人员手扶型钢,进行微调,下放过程中,测量校核型钢顶标高,型钢下沉到位后,采用临时悬吊扁担对型钢进行临时悬吊,待水泥土搅拌墙终凝后,拆除临时悬吊扁担,型钢即安装到位。将模具向下一型钢位置移动,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实现型钢的连续安装。期间,型钢安装间距可根据该模具水平移动距离进行控制。本技术的创新点:本模具根据现场的施工特点,利用简单的金属棒材或杆材拼装焊接而成,利用外放定位点与围护结构型钢距离一定的原理,结合靠尺法,可精准的实现型钢下放过程中的定位。本模具的使用可摒弃导墙法与型钢平行测量法的缺点,实现水泥土搅拌墙直线段、曲线段、折线段的型钢测量定位,操作难度与实际操作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基于靠尺法设计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放桩定位横杆(6)和型钢定位横杆(1),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和型钢定位横杆之间轴向延伸有一竖直中心杆(3),以使外放桩定位横杆和型钢定位横杆均形成二叉管结构,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上加强杆(2),所述型钢定位横杆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下加强杆(5),所述下加强杆的长度长于上加强杆的长度;且中心杆上垂直安装有提手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水泥土搅拌墙型钢下放精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基于靠尺法设计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模具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放桩定位横杆(6)和型钢定位横杆(1),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和型钢定位横杆之间轴向延伸有一竖直中心杆(3),以使外放桩定位横杆和型钢定位横杆均形成二叉管结构,所述外放桩定位横杆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上加强杆(2),所述型钢定位横杆形成的二叉管与中心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下加强杆(5),所述下加强杆的长度长于上加强杆的长度;且中心杆上垂直安装有提手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干汪业青陈江陈智胡宇龙徐俊林统靳业坤李斌潘家富贾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