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23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涉及到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吊杆、吊环、第一释放环、第二释放环、至少两个抓取组件,吊环固定设置在吊杆的上端表面,第一释放环活动套设在吊杆的上端周面上,第二释放环转动套设在吊杆的下端周面上,每一抓取组件均是通过第一释放环和第二释放环设置在吊杆的周围。能够实现对电机定子的自动抓取,大大节省了抓取时间及固定困难问题。

An Automatic Grabbing Tool for Motor S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
本技术涉及到电机
,具体涉及到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的是通过旋转磁场进行工作的,所以电机定转子的旋转配合部分均是以圆形存在的,对于内转子电机来说,无论定子的外形如何变化,内部始终是圆形存在的,电机功率越大。一般情况下电机的定子越重,因为能耗与重量基本是有一定比例的常数的,所以对于大功率电机来说,其定子一般都很重,工人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尤其是各工位移动,如果没有合适的吊装抓取工具,很难在不破坏外表面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抓取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包括吊杆、吊环、第一释放环、第二释放环、至少两个抓取组件;所述吊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一释放环活动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上端周面上,所述第二释放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下端周面上;每一所述抓取组件均包括一释放杆、一抓取杆、一抓取片;所述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片的上侧转动链接,所述释放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所述抓取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片的中间位置转动链接,所述抓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其中,所述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抓取片的同一侧。作为优选,所述抓取片上远离所述吊杆的一侧为凸起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向远离所述吊杆的方向凸起。作为优选,所述释放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钉与所述抓取片的上侧转动链接。作为优选,所述释放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钉与所述第一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作为优选,所述抓取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销钉与所述抓取片的中间位置转动链接。作为优选,所述抓取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钉与所述第二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作为优选,两所述抓取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吊杆上相正对的侧面。作为优选,所述吊环通过螺纹与所述吊杆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抓取组件和吊杆的设置,有效的利用了杠杆、机械原理,并配合航吊等吊装设备,能够实现对电机定子的自动抓取,大大节省了抓取时间及固定困难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的立体图。图中:1、吊环;2、第一释放环;3、释放杆;4、抓取杆;5、抓取片;6、第四销钉;7、第二销钉;8、第三销钉;9、第一销钉;10、吊杆;11、第二释放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包括吊杆10、吊环1、第一释放环2、第二释放环11、至少两个抓取组件。这里的吊杆10呈圆柱体结构。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吊环1固定设置在吊杆10的上端表面。吊环1通过螺纹与吊杆10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吊环1用来与外界的吊装设备连接。吊环1包括一吊环圈、一吊环杆、一弹性垫片,吊环圈设置在吊环杆的上端表面,弹性垫片呈环形结构,弹性垫片套设在吊环圈与吊环杆的连接处的外缘,在吊环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吊杆10的上端表面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螺纹孔。弹性垫片的直径要大于吊杆10的直径,能够防止第一释放环2在吊杆10上滑动时脱离吊杆10。其中,弹性垫片采用钢材料制成。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释放环2活动套设在吊杆10的上端周面上,第二释放环11可转动地套设在吊杆10的下端周面上。第一释放环2能够相对吊杆10上下滑动,且第一释放环2能够相对吊杆10进行周向转动。而第二释放环11能够相对吊杆10进行周向转动,但第二释放环11不能相对吊杆10上下滑动。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抓取组件分别包括一释放杆3、一抓取杆4、一抓取片5,释放杆3的一端与抓取片5的上侧转动链接,释放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释放环2的外周面转动链接。释放杆3能够以释放杆3与第一释放环2的连接处作为支点进行上下方向的往复转动。而释放杆3能够以释放杆3与抓取片5的连接处作为支点作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其中,抓取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若设置两个抓取组件时,则两个抓取组件分别设置在吊杆10上的相正对的侧面,若设置的抓取组件的数量大于两个时,则每相邻的两个抓取组件之间的夹角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的抓取组件的数量共有三个。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抓取杆4的一端与抓取片5的中间位置转动链接,抓取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释放环11的外周面转动链接。抓取杆4能够以第二释放环11作为支点作上下方向的往复转动。抓取杆4的一端与抓取片5的转动链接的位置并不仅限于抓取片5的中间位置,只要抓取杆4与抓取片5的链接位置处于释放杆3与抓取片5的链接位置的下侧即可。例如:抓取杆4的一端可以与抓取片5的下侧转动链接。抓取杆4能够以抓取杆4与第二释放环11的连接处作为支点进行上下方向的往复转动,而抓取杆4能够以抓取杆4与抓取片5的连接处作为支点进行上下方向的往复转动。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释放杆3的一端与抓取杆4的一端均位于抓取片5的同一侧。如图1所示,抓取片5的同一侧也是指抓取片5上靠近吊杆10的一侧。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抓取片5上远离吊杆10的一侧为凸起的弧面结构,弧面结构向远离吊杆10的方向凸起。结合图1可知,抓取片5上最宽的两个侧面,为抓取片5上靠近吊杆10和远离吊杆10的两个侧面均为凸起的弧面结构,且两个凸起的弧面结构均是向远离吊杆10的方向凸起的。在抓取片5上远离吊杆10的一侧设置成弧面结构,使得抓取片5能够与电机定子的内弧面相贴合,能够增大抓取片5与电机定子的内弧面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抓取片5与电机定子的内弧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设置的弧面结构还能构对电机定子的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能够防止抓取片5划伤电机定子的内弧面的现象发生。其中,抓取片5的上端表面的拐角以及下端表面的拐角均可以设置成弧形倒角,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防止抓取片5的倒角对电机定子的内弧面造成刮伤,同时也能够防止抓取片5的倒角过于尖锐而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释放杆3的一端通过第一销钉9与抓取片5的上侧转动链接,释放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钉7与第一释放环2的外周面转动链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抓取杆4的一端通过第三销钉8与抓取片5的中间位置转动链接,抓取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钉6与第二释放环11的外周面转动链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抓取电机定子时,将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放在电机定子的内圈中,此时的抓取杆4与吊杆10之间的角度小于90°,而释放杆3与吊杆10之间的角度大于90°。当通过外界吊装设备向上拉动吊杆10时,由于抓取片5自身重力原因,抓取杆4会与吊杆10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抓取片5向远离吊杆10的方向运动(也就是抓取片5会向外移动)并与电机定子的内弧面相贴合。此时的抓取杆4会与吊杆10之间的角度还是小于90°,释放杆3与吊杆10之间的角度仍然大于90°,这样设置能够增加抓取片5抓取时的稳定性,防止抓取片5晃动而产生抓取电机定子不稳的现象发生,而同时电机定子的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向下的力,使得抓取片5与电机定子之间产生摩擦力,使得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能够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吊环、第一释放环、第二释放环、至少两个抓取组件;所述吊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一释放环活动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上端周面上,所述第二释放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下端周面上;每一所述抓取组件均包括一释放杆、一抓取杆、一抓取片,所述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片的上侧转动链接,所述释放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所述抓取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片的中间位置转动链接,所述抓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其中,所述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抓取片的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吊环、第一释放环、第二释放环、至少两个抓取组件;所述吊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一释放环活动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上端周面上,所述第二释放环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吊杆的下端周面上;每一所述抓取组件均包括一释放杆、一抓取杆、一抓取片,所述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片的上侧转动链接,所述释放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所述抓取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片的中间位置转动链接,所述抓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释放环的外周面转动链接,其中,所述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抓取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抓取片的同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自动抓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片上远离所述吊杆的一侧为凸起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向远离所述吊杆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君纬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