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12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包括制作完外层线路图形的印制电路板拼版,该印制电路板拼版包括位于中间的成型区和位于四周的非成型区,成型区内形成若干依次连接的小单元印制线路板,在非成型区对应成型区的四角外,以及对应成型区的每两个小单元印制线路板的连接处的外侧分别设有阻焊开窗,该阻焊开窗对应位置的铜外露。该阻焊开窗结构通过在印制电路板拼版的非成型区制作阻焊开窗,将阻焊开窗区域的铜外露,在后续电镀镍金时替代现有的板边,分解边缘效应,从而降低成型区板边与板内镀层厚度差异,提升镀层厚度均匀性,解决了板边有效图形厚度较大及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缩短电镀时间,提高产能。

Anti-Welding Window-Opening Structur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before Electroplating Nickel and G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PCB加工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
技术介绍
PCB板在制作时,当外层图形制作完成后,需要在印制电路板上不需焊接的线路和基材上涂覆阻焊剂,以保护所形成的线路图形。而阻焊工艺后,还需要在印制电路板上电镀镍金作为外层保护层。根据法拉第定律及相关物理定律:d=100K*Dk*t*ηk/60/ρ(公式中:d为镀层厚度,um;K为待镀金属的电化学当量,g/(A*h);Dk为阴极电流密度,A/dm2;t为电镀时间,min;ηk为阴极电流效率;ρ为待镀金属密度,g/cm3)可知,在电镀镍金过程中在电镀参数一致条件下,即K、t、ηk、ρ均为常数条件下,镀层厚度d与阴极电流密度Dk成正比,由于印制电路板的板边电力线分布较为密集,会形成边缘(尖端)效应,导致板边电流密度Dk较其他区域大,如附图1所示,即从而致使电镀过程中板边图形镀层厚度d超厚、镀层厚度均匀性较差。为改善电镀镀层厚度均匀性,需降低电流密度,而降低电路密度会导致电镀时间延长,致使周期时间延长,严重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CB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有效解决现有印制板板边有效图形镀层厚度异常超厚、均匀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包括制作完外层线路图形的印制电路板拼版,该印制电路板拼版包括位于中间的成型区和位于四周的非成型区,所述成型区内形成若干依次连接的小单元印制线路板,在所述非成型区对应所述成型区的四角外,以及对应成型区的每两个小单元印制线路板的连接处的外侧分别设有阻焊开窗,该阻焊开窗对应位置的铜外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成型区的四角外的阻焊开窗为L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型的阻焊开窗的相互垂直的两段的长度分别为20±3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成型区的每两个小单元印制线路板的连接处的外侧的阻焊开窗长度为30-4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通过在印制电路板拼版的非成型区制作阻焊开窗,将阻焊开窗区域的铜外露,在后续电镀镍金时替代现有的板边,分解边缘效应,从而降低成型区板边与板内镀层厚度差异,提升镀层厚度均匀性,不仅解决了现有板边有效图形厚度较大及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而且缩短电镀时间,提高产能。附图说明图1为印制电路板电力线分布示意图;图2为现有印制板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印制电路板拼版;2——非成型区;3——小单元印制线路板;4——阻焊开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其中,图2为现有的印制电路板),包括制作完外层线路图形的印制电路板拼版1,该印制电路板拼版1包括位于中间的成型区和位于四周的非成型区2,所述成型区内形成若干依次连接的小单元印制线路板3,在所述非成型区对应所述成型区的四角外,以及对应成型区的每两个小单元印制线路板的连接处的外侧分别设有阻焊开窗4,该阻焊开窗对应位置的铜外露。其中,位于所述成型区的四角外的阻焊开窗为L型;所述L型的阻焊开窗的相互垂直的两段的长度分别为20±3mm;位于成型区的每两个小单元印制线路板的连接处的外侧的阻焊开窗长度为30-40mm。该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在印制电路板拼版的非成型区制作阻焊开窗,使边缘效应转嫁于板边非成型区四周的阻焊开窗上,即等同于板边非成型区的阻焊开窗下的铜区域成为了整板的板边缘,等效于降低了成型区板边图形的电流密度,达到在相同电镀参数下使其镀层厚度降低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成型区板边与板内镀层厚度差异,提升镀层厚度均匀性。由此可见,该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通过在印制电路板拼版的非成型区制作阻焊开窗,将阻焊开窗区域的铜外露,在后续电镀镍金时替代现有的板边,分解边缘效应,从而降低成型区板边与板内镀层厚度差异,提升镀层厚度均匀性,不仅解决了现有板边有效图形厚度较大及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而且缩短电镀时间,提高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包括制作完外层线路图形的印制电路板拼版(1),该印制电路板拼版(1)包括位于中间的成型区和位于四周的非成型区(2),所述成型区内形成若干依次连接的小单元印制线路板(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成型区对应所述成型区的四角外,以及对应成型区的每两个小单元印制线路板的连接处的外侧分别设有阻焊开窗(4),该阻焊开窗对应位置的铜外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制电路板电镀镍金前的阻焊开窗结构,包括制作完外层线路图形的印制电路板拼版(1),该印制电路板拼版(1)包括位于中间的成型区和位于四周的非成型区(2),所述成型区内形成若干依次连接的小单元印制线路板(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成型区对应所述成型区的四角外,以及对应成型区的每两个小单元印制线路板的连接处的外侧分别设有阻焊开窗(4),该阻焊开窗对应位置的铜外露。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伟谭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诺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