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070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包括底盘、副车架、移动小车、回转机构、变幅油缸、伸缩臂、站台;底盘上安装有副车架,副车架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回转机构,伸缩臂通过变幅油缸与移动小车的回转机构相连,站台与伸缩臂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回转机构,用于沿其回转面进行回转,从而带动伸缩臂和站台转向,实现火车平台的侧面卸载。能够实现车辆从站台的正面装卸载,同时也可实现站台的侧面装卸载。

A Railway Loading and Unloading Platform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涉及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铁路运输中,特种设备的装卸站台主要有使用枕木和铁轨人工搭建装卸载站台、轻型拼装式铁路站台、重型机动铁路站台三种方式。使用枕木和铁轨人工搭建装卸载站台,人员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轻型拼装式铁路站台,依靠人工架设、人员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重型机动铁路站台,站台展开后尺寸较窄,轮式、履带式装备只能沿火车行驶方向装卸,不能垂直于火车行驶方向侧向卸载,功能单一。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基本上都是能够实现站台正面装卸载,无法实现侧面装卸载;(2)无法实现自装自卸,不能实现随火车机动;(3)站台的宽度有限,对上下火车的车辆驾驶能力要求较高,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可以同时满足正向和侧向卸载的多功能站台,不需要依靠场地,随时可保证重型装备从铁路平车上进行装卸载。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副车架、移动小车、回转机构、变幅油缸、伸缩臂、站台;所述底盘上安装有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伸缩臂通过变幅油缸与移动小车的回转机构相连,站台与伸缩臂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回转机构,用于沿其回转面进行回转,从而带动伸缩臂和站台转向,实现火车平台的侧面卸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移动小车底部安装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所述移动小车通过滚轮活动连接在副车架的导轨上,能够沿导轨方向来回移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轴承、回转马达和回转台,回转轴承、回转马达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所述回转台安装在回转轴承上,回转轴承由回转马达驱动,带动回转台进行回转动作;所述伸缩臂通过变幅油缸与移动小车上的回转台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副车架上安装有可收放的支腿,用于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在火车平台上通过伸放支腿,实现大跨距大位移的支撑。进一步的,所述支腿包括垂直支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油缸,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垂直支腿的上端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油缸的缸筒、缸杆两者之一铰接,第二连杆一端与油缸的缸筒、缸杆两者之另一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垂直支腿的中部铰接,油缸伸缩动作实现垂直支腿的收放。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小车与副车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油缸,通过伸缩油缸的伸缩运动带动移动小车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油缸的缸筒、缸杆两者之一与副车架相连,伸缩油缸的缸筒、缸杆两者之另一与通过传动组件与移动小车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支撑、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站台由多个板块依次铰接而成,板块之间能够沿铰接中心翻转折叠,工作状态时,多个板块展开实现站台需求的宽度;非工作状态时,多个板块之间相互折叠,缩小站台的整体宽度,便于运输。进一步的,所述站台包括一个主板、两个第二副板、两个第一副板和一个第三副板;主板长边两侧分别依次铰接第一副板和第二副板,在其中一侧的第二副板连接设置第三副板,其中主板、第二副板、第一副板的长度相同,第三副板的长度较小。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站台上设置有站台连接销座,所述站台连接销座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伸缩臂上对应位置也设置有铰接孔;通过销轴穿过站台连接销座的铰接孔和伸缩臂的铰接孔,将站台与伸缩臂进行铰接。本技术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工作过程如下:当火车正面卸载时,在伸缩油缸的作用下,移动小车沿着副车架的导轨后移至底盘的后部,然后在变幅油缸的作用下,伸缩臂下放站台,站台连接销座通过铰接孔与伸缩臂相连,解除销轴连接,站台下放到地面。当火车侧面卸载时,在伸缩油缸的作用下,移动小车沿着副车架的导轨后移至底盘的中部,然后在回转轴承、回转马达的作用下,带动伸缩臂和站台一起回转至站台位于火车侧面;最后在变幅油缸的作用下,伸缩臂下放站台,站台连接销座通过铰接孔与伸缩臂相连,解除销轴连接,站台下放到地面;实现了火车平台的侧面的卸载,方便卸载物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实现车辆从站台的正面装卸载,同时也可实现站台的侧面装卸载。(2)能够实现整车的自装卸,并且可以实现整车的正面和侧面自装卸;(3)站台的宽度非常大,保证了车辆安全可靠的装卸载;(4)采用油缸钢丝绳滑轮组传动方案,可以保证小车运行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垂直支腿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移动小车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站台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正面卸载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侧面卸载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侧面卸载的示意图。图中:底盘1、变幅油缸2、伸缩臂3、站台4、支腿5、副车架6、回转轴承7、回转马达8、移动小车9、垂直支腿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油缸13、第一滑轮14、伸缩油缸15、第二滑轮16、滑动支撑17、钢丝绳18、第三副板19、第二副板20、第一副板21、主板22、站台连接销座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包括底盘1、变幅油缸2、伸缩臂3、站台4、支腿5、副车架6、回转轴承7、回转马达8、移动小车9、垂直支腿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油缸13、第一滑轮14、伸缩油缸15、第二滑轮16、滑动支撑17、钢丝绳18、第三副板19、第二副板20、第一副板21、主板22、站台连接销座2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上安装有副车架6,所述副车架6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小车9,所述移动小车9上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伸缩臂3通过变幅油缸2与移动小车9的回转机构相连,站台4与伸缩臂3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回转机构,用于沿其回转面进行回转,从而带动伸缩臂3和站台4转向。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6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移动小车9底部安装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所述移动小车9通过滚轮活动连接在副车架6的导轨上,能够沿导轨方向来回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副车架、移动小车、回转机构、变幅油缸、伸缩臂、站台;所述底盘上安装有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伸缩臂通过变幅油缸与移动小车的回转机构相连,站台与伸缩臂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回转机构,用于沿其回转面进行回转,从而带动伸缩臂和站台转向,实现火车平台的侧面装卸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副车架、移动小车、回转机构、变幅油缸、伸缩臂、站台;所述底盘上安装有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活动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伸缩臂通过变幅油缸与移动小车的回转机构相连,站台与伸缩臂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回转机构,用于沿其回转面进行回转,从而带动伸缩臂和站台转向,实现火车平台的侧面装卸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移动小车底部安装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所述移动小车通过滚轮活动连接在副车架的导轨上,能够沿导轨方向来回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轴承、回转马达和回转台,回转轴承、回转马达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所述回转台安装在回转轴承上,回转轴承由回转马达驱动,带动回转台进行回转动作;所述伸缩臂通过变幅油缸与移动小车上的回转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安装有可收放的支腿,用于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在火车平台上通过伸放支腿,实现大跨距大位移的支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装卸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垂直支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油缸,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垂直支腿的上端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油缸的缸筒、缸杆两者之一铰接,第二连杆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峰鲁振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