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00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盘组件,包括缓冲盘,所述缓冲盘一侧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缓冲盘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滑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散热组件,通过内盘和散热通道的作用,便于在缓冲盘转动时将外界空气带动,从而对缓冲盘表面进行散热,避免其表面摩擦升温损坏缓冲盘,通过固定轴和散热旋转叶的作用,便于利用空气带动其发生转动,提高缓冲盘的散热效率,设置有防滑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环、联动齿轮、固定快门片和固定旋转环的作用,便于将固定快门片收缩,从而增加缓冲盘与连接处的挤压力,避免装置工作时与连接处发生滑动,通过防滑环的作用,提高缓冲盘与连接处的摩擦力,提高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A Buffer Disk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盘组件
本技术涉及缓冲盘
,具体为一种缓冲盘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进步,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的缓冲组件对车辆进行缓冲减震,从而调高车辆的舒适度,其中包括车轮上的缓冲盘,其主要降低车辆刹车时产生的震动,普通的缓冲盘结构简单,在工作时快速摩擦容易产生大量热量,由于不能及时处理,从而使得温度继续升高,对缓冲盘造成损坏,降低其使用年限,增加成本,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缓冲盘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缓冲盘组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普通的缓冲盘结构简单,在工作时快速摩擦容易产生大量热量,由于不能及时处理,从而使得温度继续升高,对缓冲盘造成损坏,降低其使用年限,增加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盘组件,包括缓冲盘,所述缓冲盘一侧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内盘、散热通道、气流引导块、固定轴、散热旋转叶和通孔,所述缓冲盘一侧连接有内盘,所述内盘与缓冲盘之间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部焊接有气流引导块,所述气流引导块一端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端与内盘相连,所述固定轴另一端与缓冲盘相连,所述固定轴外侧套接有散热旋转叶,所述内盘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盘一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缓冲盘另一侧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盘、固定安装孔、收纳内槽、凹槽和减震弹簧,所述缓冲盘另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减震盘,所述减震盘边部开设有固定安装孔,所述减震盘内部开设有收纳内槽,所述收纳内槽边部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缓冲盘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滑固定组件,所述防滑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联动齿轮、固定快门片、防滑环和固定旋转环,所述缓冲盘内部中心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嵌入安装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一侧连接有固定快门片,所述固定快门片内圈安装有防滑环,所述联动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固定旋转环。优选的,所述固定快门片内圈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气流引导块的形状为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散热组件,通过内盘和散热通道的作用,便于在缓冲盘转动时将外界空气带动,再与散热孔连通,从而对缓冲盘表面进行散热,避免其表面摩擦升温损坏缓冲盘,通过固定轴和散热旋转叶的作用,便于利用空气带动其发生转动,从而提高缓冲盘的散热效率,延长缓冲盘的使用寿命。2、设置有减震组件,通过减震盘、收纳内槽、凹槽和减震弹簧的作用,利用减震弹簧的弹性作用,便于对装置转动时对连接处的震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固定安装孔的作用,便于对减震盘进行安装和拆卸,使用更加便捷。3、设置有防滑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环、联动齿轮、固定快门片和固定旋转环的作用,便于将固定快门片收缩,从而增加缓冲盘与连接处的挤压力,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工作时与连接处发生滑动,通过防滑环的作用,便于提高缓冲盘与连接处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防滑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缓冲盘;2、散热孔;3、散热组件;301、内盘;302、散热通道;303、气流引导块;304、固定轴;305、散热旋转叶;306、通孔;4、减震组件;401、减震盘;402、固定安装孔;403、收纳内槽;404、凹槽;405、减震弹簧;5、防滑固定组件;501、固定环;502、联动齿轮;503、固定快门片;504、防滑环;505、固定旋转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缓冲盘组件,包括缓冲盘1,为了加快缓冲盘1散热,第一缓冲盘1一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2,缓冲盘1一侧安装有散热组件3,散热组件3包括内盘301、散热通道302、气流引导块303、固定轴304、散热旋转叶305和通孔306,缓冲盘1一侧连接有内盘301,内盘301与缓冲盘1之间开设有散热通道302,散热通道302内部焊接有气流引导块303,为了便于引导风进入散热通道302中,气流引导块303的形状为弧形,气流引导块303一端安装有固定轴304,固定轴304一端与内盘301相连,固定轴304另一端与缓冲盘1相连,固定轴304外侧套接有散热旋转叶305,内盘30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306,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缓冲盘1另一侧安装有减震组件4,减震组件4包括减震盘401、固定安装孔402、收纳内槽403、凹槽404和减震弹簧405,缓冲盘1另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减震盘401,减震盘401边部开设有固定安装孔402,减震盘401内部开设有收纳内槽403,收纳内槽403边部均匀开设有凹槽404,凹槽404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405。为了提高连接处的固定效果,避免缓冲盘1发生滑动,缓冲盘1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滑固定组件5,防滑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环501、联动齿轮502、固定快门片503、防滑环504和固定旋转环505,缓冲盘1内部中心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固定环501,固定环501内部嵌入安装有联动齿轮502,联动齿轮502一侧连接有固定快门片503,为了其提高固定效果,固定快门片503内圈直径小于通孔306的直径,固定快门片503内圈安装有防滑环504,联动齿轮502一侧啮合连接有固定旋转环5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装置进行工作时,首先通过通孔306将缓冲盘1套在连接转轴上,然后旋转固定旋转环505带动固定环501内部的联动齿轮502转动,然后联动齿轮502带动固定快门片503转动,并随着固定快门片503的转动,其内圈慢慢缩小,从而增大其与连接转轴之间的挤压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然后通过防滑环504的作用,提高其与连接转轴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当缓冲盘1转动时,通过减震盘401内部均匀分布的减震弹簧405的弹性作用,从而降低缓冲盘1工作时对连接处产生的震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当缓冲盘1转动时,带动缓冲盘1周围的空气进行流动,然后气体进入散热通道302,并通过气流引导块303的引导进入散热通道302内部,然后带动散热旋转叶305绕着固定轴304进行转动,从而加快气体流动,接着通过缓冲盘1表面的散热孔2与外界连通,从而对缓冲盘1进行散热,避免缓冲盘1工作时摩擦升温造成缓冲盘1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盘组件,包括缓冲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盘(1)一侧安装有散热组件(3),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内盘(301)、散热通道(302)、气流引导块(303)、固定轴(304)、散热旋转叶(305)和通孔(306),所述缓冲盘(1)一侧连接有内盘(301),所述内盘(301)与缓冲盘(1)之间开设有散热通道(302),所述散热通道(302)内部焊接有气流引导块(303),所述气流引导块(303)一端安装有固定轴(304),所述固定轴(304)一端与内盘(301)相连,所述固定轴(304)另一端与缓冲盘(1)相连,所述固定轴(304)外侧套接有散热旋转叶(305),所述内盘(30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3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盘组件,包括缓冲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盘(1)一侧安装有散热组件(3),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内盘(301)、散热通道(302)、气流引导块(303)、固定轴(304)、散热旋转叶(305)和通孔(306),所述缓冲盘(1)一侧连接有内盘(301),所述内盘(301)与缓冲盘(1)之间开设有散热通道(302),所述散热通道(302)内部焊接有气流引导块(303),所述气流引导块(303)一端安装有固定轴(304),所述固定轴(304)一端与内盘(301)相连,所述固定轴(304)另一端与缓冲盘(1)相连,所述固定轴(304)外侧套接有散热旋转叶(305),所述内盘(30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盘(1)一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盘(1)另一侧安装有减震组件(4),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减震盘(401)、固定安装孔(402)、收纳内槽(403)、凹槽(404)和减震弹簧(405),所述缓冲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攀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裕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