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95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端上侧安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端对接有第一活塞柱,所述第一活塞柱的顶端通过销轴与连接耳穿接固定,所述连接耳焊接固定在支撑板的底侧,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端等距离安设有凸块,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配合设计,在运行时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同时运行,由此使得支撑板沿导轨向上移动,压板沿导轨向下移动,对支撑板上的汽车进行压扁,大大提升了压扁效率,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压扁效果,防止出现压制不均等现象,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A Flatten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弃汽车外壳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今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小汽车报废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然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称为报废汽车。现有的报废汽车外壳体积较大,通常首先要对其进行压扁处理,这样能够节约运输空间和效率。现有的报废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存在压扁效果不好、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压扁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的报废汽车外壳高效压扁装置。同时,现有的压扁装置需要人工地对已经压扁作业完成的报废汽车外壳进行搬运卸料,而已经被压扁的报废汽车外壳往往会有许多尖锐的裂痕,人工进行搬运卸料时,容易出现划伤乃至更严重的安全隐患,有很高的人身风险系数,存在相应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端上侧安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端对接有第一活塞柱,所述第一活塞柱的顶端通过销轴与连接耳穿接固定,所述连接耳焊接固定在支撑板的底侧,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端等距离安设有凸块,所述压板的上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二活塞柱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塞柱穿过框体的上侧且与第二液压缸对接相连,所述支撑板与压板的左右边侧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边侧的导轨中的滑槽滑动相连。优选的,所述导轨设有两个且导轨对称设置,所述导轨焊接在框体的里侧边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压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凸块的总长度低于凹槽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均设有四个,所述第一活塞柱的长度低于第二活塞柱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导轨里的的滑槽与滑块的数目相同且均不少于四个,所述第一活塞柱与第二活塞柱的中心点不在同一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连接耳设有四个,所述连接耳的中侧开设有穿接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技术通过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配合设计,在运行时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同时运行,由此使得支撑板沿导轨向上移动,压板沿导轨向下移动,对支撑板上的汽车进行压扁,大大提升了压扁效率,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压扁效果,防止出现压制不均等现象,同时支撑板底侧的连接耳与销轴的配合设计,在压扁完毕后通过操作前后两侧的第一液压缸即可实现卸料,快捷方便,同时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2-第一液压缸、3-第一活塞柱、4-销轴、5-支撑板、6-凹槽、7-导轨、8-凸块、9-压板、10-连接座、11-第二活塞柱、12-第二液压缸、13-滑槽、14-滑块、15-连接耳、16-穿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底端上侧安设有第一液压缸2,所述第一液压缸2的上端对接有第一活塞柱3,所述第一活塞柱3的顶端通过销轴4与连接耳15穿接固定,所述连接耳15焊接固定在支撑板5的底侧,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开设有凹槽6,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底端等距离安设有凸块8,所述压板9的上端通过连接座10与第二活塞柱11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塞柱11穿过框体1的上侧且与第二液压缸12对接相连,所述支撑板5与压板9的左右边侧均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边侧的导轨7中的滑槽13滑动相连。具体的,所述导轨7设有两个且导轨7对称设置,所述导轨7焊接在框体1的里侧边端。具体的,所述支撑板5的长度与压板9的长度相同,所述凸块8的总长度低于凹槽6的长度,便于压板9与支撑板5更好的进行贴合增强压扁效果。具体的,所述第一液压缸2与第二液压缸12均设有四个,所述第一活塞柱3的长度低于第二活塞柱11的长度。具体的,所述导轨7里的的滑槽13与滑块14的数目相同且均不少于四个,所述第一活塞柱3与第二活塞柱11的中心点不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得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具体的,所述连接耳15设有四个,所述连接耳15的中侧开设有穿接孔16。该技术在使用时,相应报废的汽车被送至支撑板5中的凹槽6中,第一液压缸2与第二液压缸12同时运行,由此使得支撑板5沿导轨7向上移动,压板9沿导轨7向下移动,对支撑板5上的汽车进行压扁,大大提升了压扁效率,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压扁效果,防止出现压制不均等现象,同时支撑板5底侧的连接耳15与销轴的配合设计,在压扁完毕后通过操作前后两侧的第一液压缸2即可实现卸料,快捷方便,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压缸2、第二液压缸12的具体型号需要依据该设置的具体规格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方式属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第一液压缸2、第二液压缸12的供电方式、控制方式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端上侧安设有第一液压缸(2),所述第一液压缸(2)的上端对接有第一活塞柱(3),所述第一活塞柱(3)的顶端通过销轴(4)与连接耳(15)穿接固定,所述连接耳(15)焊接固定在支撑板(5)的底侧,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开设有凹槽(6),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底端等距离安设有凸块(8),所述压板(9)的上端通过连接座(10)与第二活塞柱(11)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塞柱(11)穿过框体(1)的上侧且与第二液压缸(12)对接相连,所述支撑板(5)与压板(9)的左右边侧均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边侧的导轨(7)中的滑槽(13)滑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端上侧安设有第一液压缸(2),所述第一液压缸(2)的上端对接有第一活塞柱(3),所述第一活塞柱(3)的顶端通过销轴(4)与连接耳(15)穿接固定,所述连接耳(15)焊接固定在支撑板(5)的底侧,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开设有凹槽(6),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底端等距离安设有凸块(8),所述压板(9)的上端通过连接座(10)与第二活塞柱(11)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塞柱(11)穿过框体(1)的上侧且与第二液压缸(12)对接相连,所述支撑板(5)与压板(9)的左右边侧均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边侧的导轨(7)中的滑槽(13)滑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壳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业人快速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