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针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89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定子筒体,定子筒体内设有线圈绕组,动子滑动安装在定子筒体内,动子与针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线圈绕组沿圆周卷绕;所述的动子上设有永磁铁,永磁铁充磁方向为沿着轴向充磁。通过采用直线式电磁驱动结构,能够以较高的速度驱动针杆往复运动,且结构紧凑,自重较轻,便于手工或与其他设备联合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在手工操作时,因为无需手腕和手臂的快速动作,且自重较轻,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强度。

Electric Acupunc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针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英复合陶瓷材料加工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针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军工武器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军工武器的成本越来越高,过高的成本限制了大量生产、应用。因此有必要降低军工武器成本。在航空航天用壳体领域需要采用石英纤维编织体作为石英复合陶瓷结构的骨架,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手工针刺的方式进行制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731130A记载的一种低成本针刺织物增强石英复合陶瓷天线罩的制备方法,即需要大量的针刺操作来成形石英纤维编织体的形状,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加工。该方法的劳动强度较高,导致产能低下,人工成本高昂。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电动式针刺工具的方案,但是该工具的重量较重,使用不够灵活,长期使用劳动强度高,且容易造成手腕劳损,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的石英纤维编织体需要将成型后的密度维持在0.15~0.7g/cm3。而在该状态下的石英毡纤维较为松散,容易跟着针杆窜动,影响针刺操作,也影响石英纤维编织体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针刺装置,能够大幅减轻装置的自重,提高针刺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方案中,能够提高针刺的运动速度,还能够根据工况需要进一步提高单次针刺加工密度,减少纤维跟随针杆窜动的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定子筒体,定子筒体内设有线圈绕组,动子滑动安装在定子筒体内,动子与针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线圈绕组沿圆周卷绕;所述的动子上设有永磁铁,永磁铁充磁方向为沿着轴向充磁。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永磁铁成环状,多个环状的永磁铁套接在针杆上,永磁铁之间设有磁屏蔽环。优选的方案中,在筒体和定子筒体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排气口距离最近端头的一段定子筒体构成动子缓冲结构;第二排气口距离最近端头的一段定子筒体构成动子缓冲结构。优选的方案中,在靠近针尖的一端还固设有导向套筒,针杆沿导向套筒内孔滑动;在动子外壁设有导向滑环。优选的方案中,导向套筒和导向滑环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优选的方案中,在针杆靠近针尖位置的侧壁设有多个压丝槽,压丝槽的开口方向朝向针尖的方向。优选的方案中,在筒体或定子筒体靠近两端的位置还设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通过信号处理模块与主芯片电连接,主芯片与开关组电连接,电源通过开关组与线圈绕组电连接,以根据感应开关切换线圈绕组的电流方向。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辅助针架,辅助针架与针杆固定连接,在辅助针架上设有多个阵列针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针刺装置,通过采用直线式电磁驱动结构,能够以较高的速度驱动针杆往复运动,且结构紧凑,自重较轻,便于手工或与其他设备联合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在手工操作时,因为无需手腕和手臂的快速动作,且自重较轻,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强度。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导向结构,能够提高针杆的运动速度,减少纤维跟随针杆窜动的现象。设置的朝向针尖方向的压丝槽结构,能够提高针刺操作的效率,使限位向厚度方向运行,又能够在收回过程中减少纤维跟随。设置的感应开关,能够实现针杆的自动往复运动。设置的排气口和缓冲结构,能够以较高的速度进针和退针,并在行程结束前实现空气缓冲,减少动子的冲击。设置的辅助针架和阵列针头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刺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动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另一优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针杆上压丝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电路结构框图。图中:筒体1,定子筒体2,动子3,线圈绕组4,第一排气口5,针杆6,导向套筒7,第二排气口8,端盖9,端帽10,导向滑环11,第一感应开关12,第二感应开关13,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4,磁屏蔽环15,辅助针架16,阵列针头17,电源18,主芯片19,开关组20,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1,永磁铁22,压丝槽2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内设有定子筒体2,定子筒体2内设有线圈绕组4,动子3滑动安装在定子筒体2内,动子3与针杆6固定连接。由此结构,通过在线圈绕组4通入不同方向的电流,实现动子3和针杆6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针刺作业。在筒体1的下端还设有端盖9,顶端设有端帽10。针杆6从端盖9穿出。优选的方案中,针杆6采用非磁性材料,例如铜质或铝制材料,以减少磁场对针杆6的影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端帽10内设有磁性材质的垫片,能够临时的将动子3吸附固定,直至线圈绕组4产生的驱动力大于动子3对垫片的吸附力。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所述的线圈绕组4沿圆周卷绕;以根据电磁力原理产生轴向推力。所述的动子3上设有永磁铁22,永磁铁22充磁方向为沿着轴向充磁。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所述的永磁铁22成环状,多个环状的永磁铁22套接在针杆6上,永磁铁22之间设有磁屏蔽环15。由此结构,实现多个磁力环线,以在较小的区域内增大磁通量密度,提高轴向推力。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在筒体1和定子筒体2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排气口5和第二排气口8。由此结构,减少空气阻力对针杆6运行速度的影响。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第一排气口5距离最近端头的一段定子筒体2构成动子3缓冲结构;第二排气口8距离最近端头的一段定子筒体2构成动子3缓冲结构。在越过排气口之后,动子3与缓冲结构内壁的间隙较小,通常小于0.1mm,缓冲结构中的空气排出较慢,并被不断压缩,从而实现缓冲,由此结构,减少高速运动的动子3对整个装置的冲击。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在靠近针尖的一端还固设有导向套筒7,针杆6沿导向套筒7内孔滑动;在动子3外壁设有导向滑环11。由此结构,提高针杆6的运动精度。优选的方案中,导向套筒7和导向滑环11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由此结构,减少针杆6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进一步优选的,也可以不设置导向滑环11,采用磁悬浮的支承结构。优选的方案如图3、4中,在针杆6靠近针尖位置的侧壁设有多个压丝槽23,压丝槽23的开口方向朝向针尖的方向。由此结构,当针杆6下行时,容易带动纤维跨层运行,实现错层固定的效果,而在针杆6回收时,配合较快的缩回速度,纤维不易随着针杆6窜动。优选的方案如图1、3、5中,在筒体1或定子筒体2靠近两端的位置还设有感应开关,优选采用磁感应开关,例如图1、3中的第一感应开关12和第二感应开关13。感应开关通过信号处理模块与主芯片19电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放大、整流、滤波和数模转换模块,由于动子3的磁力较强,因此感应开关获取的信号较为清晰,可以考虑直接进入数模转换模块转换成脉冲信号。本例中的主芯片19采用常用的AT系列单片机,例如AT89S51。主芯片19与开关组20电连接,开关组20采用晶闸管作为开关组,电源18通过开关组20与线圈绕组4电连接,电源可采用外接电源或蓄电池。电压优选12-24V。根据感应开关切换线圈绕组4的电流方向。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辅助针架16,辅助针架16通过螺钉与针杆6固定连接,在辅助针架16上设有多个阵列针头17。通过设置更多的针头,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刺作业的效率,例如在某些部位,需要达到10~45针/cm2的针刺密度,采用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是:筒体(1)内设有定子筒体(2),定子筒体(2)内设有线圈绕组(4),动子(3)滑动安装在定子筒体(2)内,动子(3)与针杆(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是:筒体(1)内设有定子筒体(2),定子筒体(2)内设有线圈绕组(4),动子(3)滑动安装在定子筒体(2)内,动子(3)与针杆(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线圈绕组(4)沿圆周卷绕;所述的动子(3)上设有永磁铁(22),永磁铁(22)充磁方向为沿着轴向充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永磁铁(22)成环状,多个环状的永磁铁(22)套接在针杆(6)上,永磁铁(22)之间设有磁屏蔽环(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其特征是:在筒体(1)和定子筒体(2)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第一排气口(5)和第二排气口(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针刺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排气口(5)距离最近端头的一段定子筒体(2)构成动子(3)缓冲结构;第二排气口(8)距离最近端头的一段定子筒体(2)构成动子(3)缓冲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环宇飞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