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78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轴拆卸工具领域,尤其涉及离心泵轴拆卸工具,所述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包括相连的内套筒和外套筒A,所述泵轴插入到所述内套筒的内部,所述内套筒通过泵轴头螺纹及与所述泵轴头螺纹配合安装的螺母与泵轴压紧且无相对转动,所述内套筒通过梯形螺纹与外套筒A联接,所述外套筒A相对于离心泵无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量轻、无冲击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

Centrifugal Pump Shaft Disassembly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泵轴拆卸工具
本技术属于离心泵轴拆卸工具领域,尤其涉及离心泵轴拆卸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和缺陷:夹套式泵轴与电机轴刚性连接,夹套与泵轴为一体式,具有刚性高,对中心好的特点。目前,在现有设备结构中,为保证对中性及连接强度,夹套式泵轴的夹套与电机轴配合较为紧密,因此泵轴在拆卸过程中,受限于泵轴结构的问题,拉马并不适用于泵轴的拆卸。采用撞锤拆卸时,对于电机轴承有一定损伤,不利于电机轴承正常运转。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轻、无冲击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重量轻、无冲击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离心泵轴拆卸工具,所述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包括相连的内套筒和外套筒A,所述泵轴插入到所述内套筒的内部,所述内套筒通过泵轴头螺纹及与所述泵轴头螺纹配合安装的螺母与泵轴压紧且无相对转动,所述内套筒通过梯形螺纹与外套筒A联接,所述外套筒A相对于离心泵无相对转动。所述泵轴拆卸工具主要用于与电机轴采用夹套式刚性联接的离心泵泵轴,用扳手旋转内套筒,即可将泵轴从电机轴拔出。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中,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泵轴拆卸工具还包括外套筒B,所述外套筒B与外套筒A通过定位止口连接,所述外套筒B抵住电机前盖。根据泵轴长度可选择单独使用外套筒A或外套筒A和外套筒B连接为一体使用,外套筒B与外套筒A无相对转动,依泵轴长度可增加或去掉外套筒B。在上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中,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B与外套筒A之间配有防转销,所述防转销穿过外套筒B与外套筒A的边缘,所述外套筒B与外套筒A之间无相对转动。通过防转销使外套筒B与外套筒A连接后形成一个整体,在拆卸过程中相对于电机前盖无转动。在上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中,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A外周设有防脱落吊环和手柄A,所述手柄A与外套筒A外周的固定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底部焊接在所述外套筒A外周。在上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中,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B侧壁开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为长圆形。在上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中,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的内壁与泵轴外圆配合。在上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中,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末端设有手柄B,所述手柄B中央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六边形,所述内套筒上边缘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内套筒上边缘可插入所述通孔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适用于较长的夹套式泵轴的拆卸,且泵轴拆卸过程中可随内套筒一起转动,外套筒A和外套筒B抵紧电机前盖无相对转动,通过旋转内套筒产生轴向拉力拉出泵轴。相比拉马更适用于细长轴拆卸,并具有重量轻的特点,且拆卸过程中无冲击,可防止拆卸过程中损坏电机轴承。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套筒,2、外套筒A,3、外套筒B,4、泵轴,5、螺母,6、梯形螺纹,7、定位止口,8、电机前盖,9、防转销,10、防脱落吊环,11、手柄A,12、固定柱,13、观察窗口,14、手柄B。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图1给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就图1具体说明本技术。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离心泵轴拆卸工具,所述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包括相连的内套筒1和外套筒A2,所述泵轴4插入到所述内套筒1的内部,所述内套筒1通过泵轴头螺纹及与所述泵轴头螺纹配合安装的螺母5与泵轴4压紧且无相对转动,所述内套筒1通过梯形螺纹6与外套筒A2联接,所述外套筒A2相对于离心泵无相对转动。所述泵轴4拆卸工具主要用于与电机轴采用夹套式刚性联接的离心泵泵轴4,用手柄B14旋转内套筒1,即可将泵轴4从电机轴拔出。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离心泵轴4拆卸工具还包括外套筒B3,所述外套筒B3与外套筒A2通过定位止口7连接,所述外套筒B3抵住电机前盖8。根据泵轴4长度可选择单独使用外套筒A2或外套筒A2和外套筒B3连接为一体使用,外套筒B3与外套筒A2无相对转动,依泵轴4长度可增加或去掉外套筒B3。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外套筒B3与外套筒A2之间配有防转销9,所述防转销9穿过外套筒B3与外套筒A2的边缘,所述外套筒B3与外套筒A2之间无相对转动。通过防转销9使外套筒B3与外套筒A2连接后形成一个整体,在拆卸过程中相对于电机前盖8无转动。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外套筒A2外周设有防脱落吊环10和手柄A11,所述手柄A11与外套筒A2外周的固定柱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12底部焊接在所述外套筒A2外周。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外套筒B3侧壁开有观察窗口13,所述观察窗口13为长圆形。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内套筒1的内壁与泵轴4外圆配合。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内套筒1末端设有手柄B14,所述手柄B14中央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六边形,所述内套筒1上边缘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内套筒1上边缘可插入所述通孔内。作为举例,在本技术中,所述内套筒1与泵轴4外圆配合,内套筒1通过泵轴4头螺纹及螺母5与泵轴4压紧且无相对转动,内套筒1通过梯形螺纹6与外套筒A2联接;所述外套筒B3与外套筒A2通过止口连接后抵紧电机前盖8且无相对转动;通过手柄B14旋转内套筒1实现泵轴4的拆卸。将外套筒A2与内套筒1连接,将内套筒1与泵轴4连接后,将外套筒A2与外套筒B3联接,外套筒B3抵住电机前盖8,用手柄B14旋转内套筒1,即可将泵轴4从电机轴拔出。所述外套筒A2可根据泵轴4长度可选择单独使用外套筒A2或外套筒A2和外套筒B3连接为一体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提供一种重量轻、无冲击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包括相连的内套筒和外套筒A,泵轴插入到所述内套筒的内部,所述内套筒通过泵轴头螺纹及与所述泵轴头螺纹配合安装的螺母与泵轴压紧且无相对转动,所述内套筒通过梯形螺纹与外套筒A联接,所述外套筒A相对于离心泵无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包括相连的内套筒和外套筒A,泵轴插入到所述内套筒的内部,所述内套筒通过泵轴头螺纹及与所述泵轴头螺纹配合安装的螺母与泵轴压紧且无相对转动,所述内套筒通过梯形螺纹与外套筒A联接,所述外套筒A相对于离心泵无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轴拆卸工具还包括外套筒B,所述外套筒B与外套筒A通过定位止口连接,所述外套筒B抵住电机前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轴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B与外套筒A之间配有防转销,所述防转销穿过外套筒B与外套筒A的边缘,所述外套筒B与外套筒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泵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