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48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使得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能够成像,其中,在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处具有第一结构间隙和第二结构间隙;通过主动校准调整已预定位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布设第一粘合剂并在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布设第二粘合剂;以及依次先后固化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本申请通过先固化第一粘合剂来预固定可成像光学器件以降低后期制造工艺对可成像光学器件的影响,并且通过后固化第二粘合剂来增加连接强度和可成像光学器件的可靠性。

Imaging Optical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例如视频或者图像)的可成像光学器件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近年来,可成像光学器件在诸如医疗、安防、工业生产等诸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高像素,小尺寸,大光圈是现有可成像光学器件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市场对可成像光学器件的成像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影响既定光学设计的可成像光学器件解像力的因素包括光学成像镜头的品质和模组封装过程中的制造误差。具体来说,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制造过程中,影响镜头解像力因素来自于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以及镜片材料折射率的变化等。其中,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包含各镜片单体的光学面厚度、镜片光学面矢高、光学面面型、曲率半径、镜片单面及面间偏心,镜片光学面倾斜等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模具精度与成型精度控制能力。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取决于元件的加工精度。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取决于被装配元件的尺寸公差以及镜头的装配精度。镜片材料折射率的变化所引入的误差则取决于材料的稳定性以及批次一致性。上述各个元件影响解像力的误差存在累积恶化的现象,这个累计误差会随着透镜数量的增多而不断增大。现有解像力解决方案为对于对各相对敏感度高的元件的尺寸进行公差控制、镜片回转进行补偿提高解像力,但是由于高像素大光圈的镜头较敏感,要求公差严苛,如:部分敏感镜头1μm镜片偏心会带来9′像面倾斜,导致镜片加工及组装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在组装过程中反馈周期长,造成镜头组装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低、波动大,导致不良率高。且如上所述,因为影响镜头解像力的因素非常多,存在于多个元件中,每个因素的控制都存在制造精度的极限,如果只是单纯提升各个元件的精度,提升能力有限,提升成本高昂,而且不能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成像品质需求。另一方面,在可成像光学器件的加工过程中,各个结构件的组装过程(例如感光芯片贴装、马达镜头锁附过程等)都可能导致感光芯片倾斜,多项倾斜叠加,可能导致成像模组的解析力不能达到既定规格,进而造成模组厂良品率低下。近些年来,模组厂通过在将成像镜头和感光模组组装时,通过主动校准(ActiveAlignment)工艺对感光芯片的倾斜进行补偿。然而这种工艺补偿能力有限。由于多种影响解像力的像差来源于光学系统本身的能力,当光学成像镜头本身的解像力不足时,现有的感光模组主动校准工艺是难以补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使得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能够成像,其中,在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处具有第一结构间隙和第二结构间隙;通过主动校准调整已预定位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布设第一粘合剂(例如布设第一粘合剂可以是用第一粘合剂进行点胶)并在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布设第二粘合剂(例如布设第二粘合剂可以是用第二粘合剂进行点胶);以及依次先后固化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为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镜头部件配备镜筒。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将所述镜筒塑形为包裹所述镜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背离所述光轴方向延伸并朝向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的外部开口。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彼此契合;以及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彼此契合。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均垂直于所述光轴。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中任一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垂直于所述光轴;以及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倾斜的倾斜段。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包括:在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中的一个镜头部件上形成连接突起部;以及在所述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中的另一个镜头部件上形成大致契合且接纳所述连接突起部的连接凹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连接突起部可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部形成为在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具有梯形、三角形、矩形、半圆形和双三角形等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连接突起部可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部形成为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具有连续的形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连接突起部可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部形成为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具有分立的形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连接突起部可包括:围绕所述光轴等间距地形成所述连接突起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可包括: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彼此靠近,使得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的宽度大致相同。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可包括: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彼此靠近,使得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的宽度的范围是30-300微米,优选地为30-100微米。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粘合剂可以是光固化粘合剂或光热固化粘合剂。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可具有能够接收光的开口。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粘合剂是热固化粘合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粘合剂是光热固化粘合剂。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可具有设置成具有一倾斜角度的开口。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固化所述第一粘合剂可包括:利用所述光固化粘合剂或所述光热固化粘合剂所敏感的光照射所述第一粘合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固化所述第二粘合剂可包括:加热所述第二粘合剂。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成像光学器件,其中,所述可成像光学器件包括: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方向依次定位,并且在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处具有第一结构间隙和第二结构间隙;第一粘合剂,所述第一粘合剂布置在所述第一结构间隙中;以及第二粘合剂,所述第二粘合剂布置在所述第二结构间隙中,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的布置位置和材料适于使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在不同的时间被先后固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使得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成像,其中,在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处具有第一结构间隙和第二结构间隙;通过主动校准调整已预定位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布设第一粘合剂并在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布设第二粘合剂;以及依次先后固化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使得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可成像,其中,在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之间的不同位置处具有第一结构间隙和第二结构间隙;通过主动校准调整已预定位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布设第一粘合剂并在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布设第二粘合剂;以及依次先后固化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成像光学器件是:光学镜头或者摄像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包括:为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镜头部件配备镜筒,并且将所述镜筒塑形为包裹所述镜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背离所述光轴方向延伸并朝向所述至少两个镜头部件的外部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彼此契合;以及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彼此契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均垂直于所述光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中任一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在同一水平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包括: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垂直于所述光轴;以及将相邻两个镜头部件的、与所述第二结构间隙对应的表面塑形为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倾斜的倾斜段。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彼此分离且均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包括:在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中的一个镜头部件上形成连接突起部;以及在所述相邻两个镜头部件中的另一个镜头部件上形成契合且接纳所述连接突起部的连接凹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连接突起部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部形成为在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具有梯形、三角形、矩形、半圆形和双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连接突起部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部形成为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具有连续的形状。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连接突起部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部形成为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具有分立的形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连接突起部包括:围绕所述光轴等间距地形成所述连接突起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包括: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彼此靠近,使得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的宽度相同。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预定位包括:将所准备的至少两个镜头部件沿光轴彼此靠近,使得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和所述第二结构间隙的宽度的范围是30至100微米。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是光固化粘合剂或光热固化粘合剂;以及所述第一结构间隙具有能够接收光的开口。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成像光学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恒褚水佳刘林郑程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