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48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以及胶材,其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其中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摄像模组及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组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镜筒形变造成的镜片位置偏移;可以提高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例如视频或者图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近年来,摄像模组在诸如医疗、安防、工业生产等诸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高像素,小尺寸,大光圈是现有摄像模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当前,市场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影响既定光学设计的摄像模组解像力的因素包括光学成像镜头的品质和模组封装过程中的制造误差。具体来说,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制造过程中,影响镜头解像力因素来自于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以及镜片材料折射率的变化等。其中,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包含各镜片单体的光学面厚度、镜片光学面矢高、光学面面型、曲率半径、镜片单面及面间偏心,镜片光学面倾斜等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模具精度与成型精度控制能力。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取决于元件的加工精度。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取决于被装配元件的尺寸公差以及镜头的装配精度。镜片材料折射率的变化所引入的误差则取决于材料的稳定性以及批次一致性。上述各个元件影响解像力的误差存在累积恶化的现象,这个累计误差会随着透镜数量的增多而不断增大。现有解像力解决方案为对于对各相对敏感度高的元件的尺寸进行公差控制、镜片回转进行补偿提高解像力,但是由于高像素大光圈的镜头较敏感,要求公差严苛,如:部分敏感镜头1um镜片偏心会带来9′像面倾斜,导致镜片加工及组装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在组装过程中反馈周期长,造成镜头组装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低、波动大,导致不良率高。且如上所述,因为影响镜头解像力的因素非常多,存在于多个元件中,每个因素的控制都存在制造精度的极限,如果只是单纯提升各个元件的精度,提升能力有限,提升成本高昂,而且不能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成像品质需求。另一方面,在摄像模组的加工过程中,各个结构件的组装过程(例如感光芯片贴装、马达镜头锁附过程等)都可能导致感光芯片倾斜,多项倾斜叠加,可能导致成像模组的解析力不能达到既定规格,进而造成模组厂良品率低下。近些年来,模组厂通过在将成像镜头和感光模组组装时,通过主动校准(ActiveAlignment)工艺对感光芯片的倾斜进行补偿。然而这种工艺补偿能力有限。由于多种影响解像力的像差来源于光学系统(特别是光学成像镜头)本身的能力,当光学成像镜头本身的解像力不足时,现有的感光模组主动校准工艺是难以补偿的。为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校准工艺调整和确定上、下子镜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上、下子镜头按照所确定的相对位置粘结在一起,进而制造出完整的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大批量生产的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过程能力指数(CPK);能够使得对物料(例如用于组装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子镜头或感光组件)的各个元件的精度及其装配精度的要求变宽松,进而降低光学成像镜头以及摄像模组的整体成本;能够在组装过程中对摄像模组的各种像差进行实时调整,降低不良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成像品质。然而,基于上、下子镜头的主动校准和粘结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要基于这种生产工艺实现稳定可靠的大批量生产,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利用胶材将上子镜头的镜筒和下子镜头进行粘结,胶材固化形变过程中,胶材会对镜筒形成作用力,该作用力将导致镜筒发生不期望的形变,进而导致安装在该镜筒内的镜片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这种情形下,胶材完全固化后实际的光学系统的镜片位置与主动校准所确定的光学系统的镜片位置存在偏差,这可能导致成像质量达不到预期。再例如,胶材的膨胀系数是固定的,但布置在上、下子镜头之间的胶材往往是不均匀的(例如上、下镜筒产生溢胶会导致胶材厚度不均),这容易导致镜筒受力不均造成形变,进而造成镜片变异,降低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以及胶材,其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其中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比所述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所述胶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胶材和位于所述第二间隙的第二胶材;并且所述第二胶材介于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的布置位置和材料适于使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不同的时间被先后固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具有不同材质,并且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为通过光固化的胶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材为通过热固化、湿气固化、厌氧固化或氧化固化的胶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为UV胶或UV热固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材为热固胶或UV热固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液态时为相同材质,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固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不同材质,以使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均为UV热固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彼此不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小于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或者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材用于在固化后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包括一段平整面,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粘结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镜筒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一镜筒通过填充在所述第三间隙的第三胶材彼此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以及胶材,其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其中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以及胶材,其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其中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比所述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所述胶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胶材和位于所述第二间隙的第二胶材;并且所述第二胶材介于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的布置位置和材料适于使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不同的时间被先后固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具有不同材质,并且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为通过光固化的胶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材为通过热固化、湿气固化、厌氧固化或氧化固化的胶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为UV胶或UV热固胶。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材为热固胶或UV热固胶。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液态时为相同材质,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固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不同材质,以使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均为UV热固胶。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彼此不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小于阈值。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或者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材用于在固化后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包括一段平整面,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粘结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镜筒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一镜筒通过填充在所述第三间隙的第三胶材彼此固定。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第二开口,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平均尺寸。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的第一开口,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水佳蒋恒刘林向恩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