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义协专利>正文

长度可调式气弹簧及注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46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度可调式气弹簧及注气方法,其结构为如下:气缸30上下运动于设在外壳120的滑行材料140的内部通孔,起到密封气体及开关气流管作用的推杆40及轴架50设在气缸内上方;气流管70插入并固定于推杆40的下方,为X、Y腔室的气体相互流动提供场所,并决定气缸30上升最高高度;活塞部分81及活塞杆部分91通过喷射造型法组成的为一体的活塞一体90;通过塑料制成的夹子160固定活塞杆部分9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韩国申请的技术20-0308585的阀门系统中,在外周面上设置O环,并在其上侧具备气流室;在气缸材料的上侧的开放面,以垫圈板结合,来防止气体的泄露;同时,通过气缸上端的曲折部位,压入所固定;当气缸材料的下端向下移动时,为轴承旋转方法以一定幅度的隔离状态缠绕,并可向下移动再加延长,在延长部分的内周面的上方的周边设置环槽,在环槽,为保证气体密封状太的气流室,抑制其支撑材料向下移动的“C”形态的连接环,具备弹性及进行可拆卸;外壳体的内部,为加强其强度,金属管形成于一体。综上所述,常规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的结构,大体上是由内气缸44a及外气缸10a构成的复式气缸结构。并在外气缸10a内部设有很多配件,对此,参照附图再详细说明为如下常规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的结构,如图1所示,棒状的外气缸10a及设在外气缸10a内侧的内气缸44a;外气缸10a插入于外壳20a;滑行材料52a插入于外壳的内部,活塞杆30a被固定于设在外壳下方的轴支架50a,在活塞杆30a上侧的槽上,是分别依次设置环88a、双层垫圈85a,活塞80a的活塞部分;活塞杆30a的下方设有减震橡胶62a、推力轴承60a,垫圈63a;活塞杆下方的末端部,首先与外壳的轴支架50a组合连接,再由弹簧钢形成的夹子70a所固定。在于由以上结构形成的常规可调式气弹簧,如图1所示,当推动设在外气缸10a最上端的推杆14a,该推杆14a就会连带推动气体开关针100a。推动气体开关针100a,位于气体开关针中间部位的小直径部102a就会向下移动,开启空间部46a和腔室A。因空间部45a与气流室46a相通,故腔室C内的气体将同时向腔室A移动。由于活塞杆30a的下方被固定在壳体20a的轴支架50a上,故借助反作用,致使外气缸10a上升。当解除推动杆14a的外部力量,由于气体开关针100a的小直径部102a上升,则空间部45a与腔室A将关闭,致使外气缸停止上升。常规阀门组合体40a的结构,如图2所示,整体上呈圆柱结构,其中央设有插入气体开关针(100a)的阀门内周孔(43a),为维持气体密封状态,在外侧O环槽(41a)里插入了O环。阀门组合体(40a)内部中央设有能通过气体的空间部(45a)。该空间部内,为保持气体密封状态,至少设有两个O环(51a)。为了保持O环(51a)之间的间隔和确保气体开关针(100a)的滑行运动,在空间部(45a)还设有内侧固定器(55a)。内侧固定器(55a)的一侧钻有小孔,以便其与气流室(46a)相通;塞部分80a及活塞杆部分30a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即,活塞部分80a及活塞杆部分30a为分体结构,活塞部杆部分的金属棒首先以一定形状经过加工及研磨2~3次不均匀的金属棒表面,再为了不被氧化,表面呈镀铬状态。另外,活塞部分是由环88a、双层垫圈85a、活塞80a、活塞外侧O环82a、活塞内侧O环81a组成,在活塞30a上侧一定位置,形成的槽上设置O环82a,为了防止向活塞下方脱落,用双层垫圈所固定,再通过在内外侧插入O环,防止气体流动于腔室X及腔室Y之间。为防止活塞脱落于活塞杆,通过反挂再把活塞固定于活塞杆上。常规的高压气体注入方法是通过活塞杆30a的外径面与导杆83a的内径之间的空间,采用从外气缸强制加入高压气体的方法,由于气缸外部的高压与气缸内部的低压产生的压力差,为活弹性体的油封组(84a)的内径被抻开,由此,活塞杆部分30a的外径面和油封组84a的内径唇口片之间产生空间,则气缸内部与外部相互贯通,气缸外部的高压气体,通过由此产生的空间,把气体注入于气缸内部。但由此方法注入气缸内部的气体,由于油封组的硬度等,存在着注气不规则的缺点。由此,常规技术上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由于其结构复杂,并由诸多配件来组成,致使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制造费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本专利技术人先行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第10-2002-0054651、第10-2003-0013162与技术第314279上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的名称与结构进行改进,实现的目的在于气缸30上下滑行于外壳120的滑行材料的内部通过上;起到密封气体与开关气流管作用的推杆40及轴架50设在气缸内上方;插入并固定于推杆40的下方,由气流孔73形成的气流管70,为气体相互流动提供场所,并决定气缸30上升最高高度;活塞部分81及活塞杆部分91通过喷射造型法组成的为一体的活塞一体90;通过塑料制成的夹子160固定活塞杆部分91。通过以上结构及注气方法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生产率,减少制作成本。本专利技术其结构即,部分突出于气缸外侧上方的是推杆;推杆插入于推杆支架的中间,并为了保证密封状态,在外侧及内侧插入O环;气流管插入于推杆中央凸出杆下方;并为了防止推杆及气流管的脱落,压入垫圈压入组成于气流管;为气流管的插入,在活塞部分的内部中央及活塞杆部位的内部中央设有通孔的活塞一体;活塞杆部分中央的通孔的下方,防止气体泄露的弹性体的气体密封口及固定活塞杆部分下方的以塑料形成的夹子。长度可调式气弹簧在于调整椅子高度中起到核心作用。力的气体。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常规技术制成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纵断面图。图2是根据常规技术制成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的阀门组合体断面图。图3是根据常规技术制成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的活塞组合体断面图。图4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纵断面图。图5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长度可调式气弹簧处于上升位置的纵断面图。图6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推杆支架与推杆的组合示意图。图7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推杆支架的断面图。图8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推杆的断面图。图9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压入套管的断面图。图10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气流管的断面图。图11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活塞部位示意图。图12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活塞杆部位示意图。图13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活塞一体的组合示意图。图14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导杆的断面图。图15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导杆支撑材料的断面图。图16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研制的夹子的断面图。图纸符号说明气缸30,推杆40,头部41,圆棒部42,气流管槽43,凸出部44,凹进部46,界面47,连接凸出部48,轴支架50,中央通孔51、61、71、96、113、118,凸出部插入槽52,受体53,内侧O环插入槽54,倾斜面55,内侧O环56,外侧槽57,外侧O环58,压入套管60,气流管70,上侧末端面72,气流孔73,下侧末端面74,金属棒75,活塞部81,外侧槽83,内部O环84,活塞盖85,内侧槽86,外部O环87,凸出部88,活塞一体90,活塞杆部91,直角层次面92,倾斜面94,气体密封口95,夹子插入槽97,气流孔98,注气孔99,活塞杆油封组100,导杆110,内侧槽112,内侧槽112,导杆支撑材料115,外侧凸出部116,外壳120,轴支架130,滑行材料140,减震橡胶150,夹子160,凸口161,内部通孔162,外周面边163,上垫圈170,塑料支撑垫圈180,X腔室X,Y腔室Y。具体实施例方式欲求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其特点即,在外壳120的滑行材料的内部通过上做上下滑行的气缸30;起到密封气体与开关气流管作用的推杆40及轴架50设在气缸内上方;插入并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长度可调式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底部与顶部是开放的圆筒状外壳(120);固定在上述外壳(120)开放的底部末端,中央设有通孔的轴支架(130);固定在上述外壳(120)的开放的顶端,支撑气缸(30)可以上下移动 的的滑行材料(140);设在滑行材料(140)内部中央,可以上下移动的底部与顶部开放的圆筒结构的气缸(30);设置在上述气缸(30)内部顶端,外侧及内下方设有防止气体泄露的环体,中央是构成插入推杆(40)的通孔(51)的推杆 支架(50);插入上述推杆支架(50)中央通孔(51),进行上下反复运动,底部末断具有不止1个的气体可以移动的气体移动通孔(43)的推杆(40);插入上述推杆(40)的底部固定,与述推杆(40)一起上下移动,在底部一端具有气 体通孔(73),与内置有金属棒(75)中央内部通孔(71)贯通,下侧底部端面关闭的气体移动通路管(70);压入上述气体移动通路管(70)的顶端外径部分,使气体移动通路管(70)与上述推杆(40)不会分离的压入套管(60);上 述气缸(30)的底部,底侧末端插入上述轴支架(130)的中央通孔的上垫圈(170);依靠塑料支撑垫圈(180)及夹子(160)固定,将气缸(30)隔离成X腔室(X)与Y腔室(Y)的活塞部(81);确保气缸(30)可以上下移动 的活塞杆部(91)。上述气体移动通路管(70)插入内部中央,形成可以反复运动的中央通孔(96)。中央通孔(96)的底部内径较小,被用做气体注入通孔。活塞杆部(91)的顶部一侧具有气体移动的气流孔(98)的整体活塞(90)。插入上述整体活塞(90)的内部的中央通孔(96),堵住内径较小的注气孔(99),防止气缸(30)内的高压气体向外部泄露,球型,直径比注气孔(99)内径要大,比中央通孔(96)的内径小的气体密封球(95);结合在上述活塞部(81)的顶部,防止整体活塞(90)的活塞部(81)中的内部环体(84)脱落的活塞盖(85);内置于气缸(30)内部底侧,确保气缸(30)与活塞杆部(91)气体密闭的橡胶及弹性材质的活塞杆油封组(100);在活塞杆油封组(100)的底部通过导杆(110)与导杆支撑材料(115)结合形成的油封引导组装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义协
申请(专利权)人:郑义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