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794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氟的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方法,以2‑苯基吲哚作为底物,三氟乙酰肼作为氟烷基源,在Cu类催化剂作用下,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氧化剂,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或甲醇钾作为碱,三氟甲烷磺酸镁或三氟甲烷磺酸银作为路易斯酸,1,2‑二氯乙烷DCE作为溶剂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多样化等优点。

A synthesis method of trifluoromethyl substituted 3,3'-bis (2-phenylindole) methane compou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氟的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吲哚是一类重要的苯并五元杂环化合物,其中双吲哚甲烷类衍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具有抗细菌和真菌、抗纤维肌痛、治疗急性肠炎、促进人体内的雌性激素的代谢、抗癌等活性。将三氟甲基基团引入到双(吲哚基)甲烷分子中,能极大地改变其分子的理化、以及生物性质,增强脂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有可能表现出与非氟分子不同的生物活性。目前文献报道合成双吲哚甲烷类衍生物的方法主要通过路易斯或布朗斯台德酸催化的缩合反应或从吲哚和羰基化合物合成,但都存在使用昂贵的、不易制备的试剂、反应条件极端、步骤繁琐、适用范围窄、区域选择性低等缺点。本专利技术利用易得的三氟乙酰肼与2-苯基吲哚反应,一步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方法,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多样化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2-苯基吲哚作为底物,三氟乙酰肼作为氟烷基源,在Cu类催化剂作用下,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氧化剂,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或甲醇钾作为碱,三氟甲烷磺酸镁或三氟甲烷磺酸银作为路易斯酸,1,2-二氯乙烷DCE作为溶剂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进一步地,所述Cu类催化剂为Cu2S、CuCN、Cu2I中的一种。进一步地,两种路易斯酸中,采用三氟甲烷磺酸镁来制备的分离产率更高。进一步地,其是以2-苯基吲哚作为底物,三氟乙酰肼作为氟烷基源,在Cu2S作为催化剂,叔丁醇钾作为碱,三氟甲烷磺酸镁作为路易斯酸,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作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得到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其反应式为:进一步地,所述2-苯基吲哚底物为下述式1-式20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为下述式1-式2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在氮气气氛中,2-苯基吲哚,三氟乙酰肼,叔丁醇钾,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三氟甲烷磺酸镁,硫化亚铜混合物置于装有磁力搅拌子的反应器中,加入溶剂,在120℃下反应12h,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NaHCO3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所述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进一步地,所用2-苯基吲哚、三氟乙酰肼、叔丁醇钾、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三氟甲烷磺酸镁、硫化亚铜、溶剂的摩尔比为(0.2-0.5):(0.24-0.27):(0.8-1.0):(0.3-0.5):(0.24-0.27):(0.05-0.1):(300-9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以简单易得的2-苯基吲哚,三氟乙酰肼为氟烷基源,在Cu2S作为催化剂,叔丁醇钾作为碱,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作为氧化剂,三氟甲烷磺酸镁作为路易斯酸的条件下,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官能团的适应性较好,且其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多样化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的单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氮气保护气氛下,在一个置有聚四氟乙烯磁力搅拌子的25mL反应管中,加入0.2mmol的2-苯基吲哚,0.24mmol的三氟乙酰肼,0.7mmol叔丁醇钾,0.3mmol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0.05mmolCu2S,0.2mmol三氟甲烷磺酸镁最后加入1-2mL的溶剂1,2-二氯乙烷,于120℃油浴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搅拌反应12h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NaHCO3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以正戊烷和乙酸乙酯为洗脱剂,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3,3′-(2,2,2-三氟乙基)双(2-苯基-1H-吲哚)(分离产率95%)。1HNMR(400MHz,DMSO)δ11.44(s,2H),7.78(d,J=8.1Hz,2H),7.43–7.24(m,8H),7.14(dd,J=19.5,7.5Hz,6H),7.00(t,J=7.5Hz,2H),5.57(q,J=11.5Hz,1H).19FNMR(376MHz,DMSO)δ-61.9(d,J=11.7Hz,3F).13CNMR(101MHz,DMSO)δ138.2(s),136.34(s),132.7(s),132.74(s),129.34(s),128.8(s),128.6(q,J=280.7Hz),128.5(s),126.9(s),121.6(s),120.7(s),119.7(s),111.9(s),106.5(s),δ39.59(q,J=29.2Hz).实施例2氮气保护气氛下,在一个置有聚四氟乙烯磁力搅拌子的25mL反应管中,加入0.2mmol的2-(4-溴苯基)吲哚,0.24mmol的三氟乙酰肼,0.7mmol叔丁醇钾,0.3mmol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0.05mmolCu2S,0.2mmol三氟甲烷磺酸镁最后加入1-2mL的溶剂1,2-二氯乙烷,于120℃油浴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搅拌反应12h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NaHCO3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过滤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以正戊烷和乙酸乙酯为洗脱剂,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3,3′-(2,2,2-三氟乙基)双(2-(4-溴苯基)-1H-吲哚)(分离产率71%)。1HNMR(400MHz,DMSO)δ11.71(s,2H),7.76(s,2H),7.35(d,J=8.0Hz,3H),7.33–7.27(m,4H),7.25(d,J=8.4Hz,3H),7.15(d,J=7.0Hz,4H),5.50(dd,J=22.7,11.4Hz,1H).19FNMR(376MHz,DMSO)δ-62.1(d,J=11.5Hz,3F).13CNMR(101MHz,DMSO)δ139.9(s),134.8(s),131.9(s),129.3(s),128.9(s),128.4(s),128.2(q,J=280.6Hz),124.3(s),122.5(s),113.9(s),112.5(s),105.7(s),δ39.43(q,J=29.3Hz).实施例3氮气保护气氛下,在一个置有聚四氟乙烯磁力搅拌子的25mL反应管中,加入0.2mmol的2-(4-甲基苯基)吲哚,0.24mmol的三氟乙酰肼,0.7mmol叔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苯基吲哚作为底物,三氟乙酰肼作为氟烷基源,在Cu类催化剂作用下,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氧化剂,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或甲醇钾作为碱,三氟甲烷磺酸镁或三氟甲烷磺酸银作为路易斯酸,1,2‑二氯乙烷DCE作为溶剂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苯基吲哚作为底物,三氟乙酰肼作为氟烷基源,在Cu类催化剂作用下,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氧化剂,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或甲醇钾作为碱,三氟甲烷磺酸镁或三氟甲烷磺酸银作为路易斯酸,1,2-二氯乙烷DCE作为溶剂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类催化剂为Cu2S、CuCN、Cu2I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苯基吲哚为下述式1-式20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甲基取代的3,3'-双(2-苯基吲哚基)甲烷化合物为下述式1-式20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志强袁梓航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