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志勇专利>正文

一种带阻尼器的抽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8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阻尼器的抽屉,包括阻尼器和滑轨组件,滑轨组件包括定滑轨和动滑轨,阻尼器设置在定滑轨内侧。阻尼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一端设置有封头,另一端设置有端盖,缸体内设置有依次相接的弹簧、弹簧座、阀片、活塞、海绵定位套、海绵体和定位圈,穿套在缸体内的活塞杆一端与活塞相接,另一端与缓冲头相接,缸体通过呈L字形或一字形的插脚与定滑轨相接。缸体下设置有第一插脚,固定座与封头卡接,固定座下设置有第二插脚,固定座后部设置有楔形的压接面。封头上设置有一字形插头,固定座上设置有一字形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阻尼器设置在定滑轨内侧,减小了体积、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也为其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阻尼器的抽屉
技术介绍
本人于中国专利文献CN2872971中公开了 一种带阻尼器的抽屉,包括 阻尼器和与抽屉本体相接的滑轨组件,滑轨组件包括与置放抽屉的内壁板相 接的定滑轨,与抽屉本体相接的动滑轨,动滑轨设置在定滑轨上,动滑轨和 定滑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阻尼器包括套设在缸体内的活塞杆,其特征是阻 尼器设置在定滑轨上,动滑轨上设置有与阻尼器相配合的限位挡板,定滑轨 侧面设置有支承板,阻尼器通过安装支座设置在支承板上,活塞杆与安装支 座相接,搭耳状的限位挡板设置在动滑轨侧面,与阻尼器的缸体尾端相对应。 这种带阻尼器的抽屉由于将阻尼器设置在定滑轨侧面,故其体积比较大,制 作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 制作成本低、操作灵活的带阻尼器的抽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阻尼器的抽 屉,包括阻尼器和滑轨组件,滑轨组件包括定滑轨和动滑轨,其结构特征是 阻尼器设置在定滑轨内侧。上述的阻尼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一端设置有封头,另一端设置有 端盖,缸体内设置有依次相接的弹簧、弹簧座、阀片、活塞、海绵定位套、 海绵体和定位圈,穿套在缸体内的活塞杆一端与活塞相接,另一端与缓冲头 相接,缸体通过呈L字形或一字形的插脚与定滑轨相接。上述的缸体下设置有第一插脚,固定座与封头卡接,固定座下设置有第 二插脚,固定座后部设置有楔形的压接面,和/或第一插脚呈阶梯形。上述的封头上设置有一字形或Y字形或十字形的插头,固定座上设置 有一字形或Y字形或十字形的插孔。上述的固定座的第二插脚旁边设置有突出的止退定位块。上述的定滑轨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和定位钩,第一装配孔 呈阶梯形,定位钩设置在定位孔上方,其一端悬空,另一端与定位孔边缘相 接。上述的弹簧座和阔片之间设置有阻尼片,活塞外侧设置有轴向沟槽或缺口,活塞上设置有定位柱,阻尼片穿套在定位柱上;Y形密封圈设置在端盖 内,套接在活塞杆上。上述的海绵定位套包括设置在定位基环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杆, 海绵体外侧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杆穿套在定位槽上,其端部与定位圈相接, 定位圏上设置有一个及以上的弧形条孔,其外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开口槽,活 塞杆依次穿过定位基环、海绵体和定位圈。上述的阻尼器旁边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一端与拉伸弹 簧一端相接,拉伸弹簧另一端钩挂在滑槽上,缓冲头与滑块被拉伸的一端相 接,滑块上设置有斜向开口,动滑轨上对应设置有碰针,滑槽背面设置有隔 栅状或网格状的加强筋。本技术在装配缸体和固定座时,只要将封头上的插头对准固定座上 的插孔插入,并转动固定即可;装配整个阻尼器时,先将第一插脚插入第一 装配孔中,由于第一装配孔呈阶梯形,故可斜着将第二插脚插入第二装配孔 中,接着推动阻尼器,直至定滑轨上的定位钩压接在固定座后部楔形的压接 面上,此时,第二插脚旁边的止退定位块卡入定位孔,安装完毕。本技术将阻尼器设置在定滑轨内侧,减小了体积、降低了制作成本, 同时也为其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阻尼器的分解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阻尼器组装后的轴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阀片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定位圈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海绵定位套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海绵定位套、海绵体和定位圏的放大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图9为海绵定位套、海绵体和定位圏组合后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封头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为固定座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定滑轨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图17为缸体和固定座的装配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18-图21为阻尼器和定滑轨的装配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22装配过程中的封头、固定座和定滑轨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l为动滑轨,2为阻尼器,3为滑槽,3.1为加强筋,4为滑块,5 为定滑轨,5.1为第一装配孔,5.2为第二装配孔,5.3为定位孔,5.4为定位 钩,6为碰针,7为固定座,7.1为止退定位块,7.2为第二插脚,7.3为插孔, 7.4为楔形的压接面,8为封头,8.1为插头,9为密封围,IO为缸体,10.1 为第一插脚,ll为弹簧,12为弹簧座,13为阻尼片,14为阀片,14.1为开 口槽,15为活塞,15.1为定位柱,16为海绵定位套,16.1为定位基环,16.2 为定位杆,17为海绵,17.1为定位槽,18为定位圈,18.1为弧形条孔,18.2 为限位开口槽,19为Y型密封圈,20为端盖,21为活塞杆,22为缓冲头, 23为消音头。参见图1-图3和图23,本带阻尼器的抽屉,包括阻尼器2和滑轨组件, 滑轨组件包括定滑轨5和动滑轨1,阻尼器设置在定滑轨内侧。阻尼器旁边 设置有滑槽3,滑槽内设置有滑块4,滑块一端与拉伸弹簧一端相接,拉伸 弹簧另一端钩挂在滑槽上,缓冲头22与滑块被拉伸的一端相接,滑块上设 置有斜向开口,动滑轨上对应设置有碰针6,滑槽背面设置有隔栅状或网格 状的加强筋3.1。阻尼器2包括缸体10和活塞杆21,缸体10左端设置有封头8,右端设 置有端盖20,缸体10内设置有依次相接的弹簧11、弹簧座12、阻尼片13, 阀片14、活塞15、海绵定位套16、两个海绵体17和定位圈18,活塞15外 侧设置有轴向沟槽或缺口,活塞上设置有定位柱15.1,阻尼片13穿套在定 位柱上,Y形密封圈19设置在端盖20内,套接在活塞杆21上。海绵定位 套16包括设置在定位基环16.1上的两个定位杆16.2,见图6,海绵体17外 侧设置有轴向定位槽17.1,定位杆穿套在定位槽上,其端部与定位圈18相 接,定位圈上设置有两个弧形条孔18.1,见图4-图5和图7-图9,其外边缘 处设置有限位开口槽18.2,活塞杆21依次穿过定位基环、海绵体和定位圈。 穿套在缸体10内的活塞杆21 —端与活塞15相接,另一端与缓冲头22相接, 缓冲头22上嵌设有消音头23。缸体10下设置有呈L字形或一字形的第一 插脚IO.I,图中给出了L字形的结构。固定座7下设置有第二插脚7.2,第 二插脚旁边设置有突出的止退定位块7.1,固定座后部设置有楔形的压接面7.4,见图11-图12。固定座7与封头8卡接,封头上设置有一字形或Y字形或+字形的插头8.1,图中给出了一字形的结构。固定座7上设置有一字形 或Y字形或十字形的插孔7.3,见图IO和图15-图17,安装时,将插头对准插孔插入后,转动固定即可。定滑轨5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5.1、第二装配孔5.2和定位钩5.4,第一 装配孔呈阶梯形,定位钩设置在定位孔53上方,其一端悬空,另一端与定 位孔边缘相接,见图13-图14。安装阻尼器时,将阻尼器上的插脚沿图18 中箭头所示方向插入定滑轨上的插孔,然后沿图19-图20中箭头所示方向推 动阻尼器,最后阻尼器定位在图21中所示位置,安装完成。止退定位块7.1 的具体位置可通过图20-图22得知。权利要求1.一种带阻尼器的抽屉,包括阻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阻尼器的抽屉,包括阻尼器(2)和滑轨组件,滑轨组件包括定滑轨(5)和动滑轨(1),其特征是所述的阻尼器设置在定滑轨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伍志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