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785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具体涉及博物馆馆展览展示领域,包括吊装架、焊制滑轮结构和龙骨结构,所述焊制滑轮结构固定设置于吊装架顶部,所述龙骨结构设置于吊装架底部;吊装架包括两个梯形架和两组顶架体,两组所述顶架体并排设置于两个梯形架顶端之间,且两组所述顶架体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梯形架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龙骨结构支撑并辅助吊装立方岩体,在立方岩体两侧均设置两个与钢架相配合的滑槽,一方面便于立方岩体的吊装,另一方面能够使钢架更好的支撑限位立方岩体,使立方岩体安装顺畅,支撑稳定,通过在立方岩体上铺垫铁网并浇筑石膏,石膏能够隔绝下方的水分,避免立方岩体坍塌、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博物馆馆展览展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地层剖面是指野外观察到的岩层系列变化特征地质剖面。内容包括岩层分布产状、组成、构造、类型以及叠置特征、序列等,是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主要依据,同时地层中产出的各类古生物化石遗体或遗迹,也被用于分析地质年代与古地理环境等方面信息。辽西白垩纪地层(距今1亿2千万年)富含大量珍贵的古鸟类与恐龙类化石,属于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层位清晰,序列完整。在地质科学中,为了更好的了解地层结构、产状等,往往会要求学生进行野外实习,而在进行地学科普时,也大多采用到野外进行现场讲述的方法,让受众人群直观了解地层的特殊意义。但这无疑是一种费时、费力的办法,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和普通群众,限于时间与地点的原因,无法参加此类科普活动。因此,博物馆在传播地质科学,特别是讲述地层及相关知识的时候,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大多博物馆均采用模型、多媒体等来解读地层的科学意义,并不能真正的让人们直观的认识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层形成的具体情况和特殊的地质背景。但要将完整的地质剖面迁移至室内,难度就显得十分困难。尤其是需要结构完整、产状清晰的剖面,更是需要一系列繁杂的、特殊的工艺手段,因为要想真实的了解地层剖面,解读地质背景,剖面尺寸要尽可能的大,高度至少需要3米以上,长度也至少达到2米(高度越大越能表现不同的层位特征,宽度越大越能体现地层连续性特征),而对于不同岩性的剖面来讲,要进行室内安装必须有相应的解决办法,防止碎裂、坍塌。困难的地方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地层内部封存有大量水分,注胶无用,安装后很容易出现下沉、变形;第二,待剖面完全干燥,再进行安装,又会出现大面积开裂、垮塌、离析,甚至无法还原,功亏一篑;第三,剖面安装完毕,逐渐失水后,可能会产生基部不稳,发生倾斜、倒塌危险。所有这些对于室内展示来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及方法,通过龙骨结构支撑并辅助吊装立方岩体,在立方岩体两侧均设置两个与钢架相配合的滑槽,一方面便于立方岩体的吊装,另一方面能够使钢架更好的支撑限位立方岩体,使立方岩体安装顺畅,支撑稳定,避免由于剖面未完全干燥引起大面积开裂、垮塌、离析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避免剖面安装完毕,逐渐失水后,产生基部不稳、发生倾斜、倒塌危险,通过在立方岩体上铺垫铁网并浇筑石膏,石膏能够隔绝下方的水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层内部封存有大量水分,注胶无用,导致立方岩体安装后很容易出现下沉、变形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包括吊装架、焊制滑轮结构和龙骨结构,所述焊制滑轮结构固定设置于吊装架顶部,所述龙骨结构设置于吊装架底部;吊装架包括两个梯形架和两组顶架体,两组所述顶架体并排设置于两个梯形架顶端之间,且两组所述顶架体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梯形架焊接连接;焊制滑轮结构包括两个定滑轮和一个挂钩,所述定滑轮上缠绕设有吊链,所述吊链一端与挂钩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与顶架体滑动连接;龙骨结构包括底板、钢架和横梁,所述钢架设置为两排且固定设置于底板顶部,每排所述钢架均匀设置为多个,且相邻两个钢架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横梁,所述横梁与钢架焊接连接,所述横梁顶部还设有支撑钢管和固定支撑结构;龙骨结构内部吊装有立方岩体,所述立方岩体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立方岩体通过滑槽与钢架活动卡接,所述立方岩体外部缠绕设有吊装带,所述吊装带贯穿支撑钢管与挂钩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架体由角钢材料制成,每组所述顶架体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顶架体相对设置,形成U形限位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滑轮包括螺纹钢和两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焊接于螺纹钢两端,两个所述滑轮分别焊接于两组顶架体上的U形限位槽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钢架、横梁和支撑钢管均由方钢制成,且每个所述钢架均由多个方钢焊接而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方岩体上的四个滑槽分别与两排钢架中相邻的四个钢架相对应,且钢架与滑槽滑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包括铺垫铁网和石膏,所述石膏浇筑于铺垫铁网内,所述固定支撑结构设置于两排钢架的横梁之间,且底部通过石膏与立方岩体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撑结构高度与横梁高度相同,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和横梁拼合后的长度和宽度与立方岩体长度和宽度相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上下两个相邻所述横梁之间的高度与立方岩体高度和支撑钢管的高度之和相等。一种地层剖面安装方法,具体安装步骤如下:S1、首先从底部第一块岩体开始安装,将底板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先焊接竖直的钢架,并且使用的钢架高度仅超出第一块岩体高度即可;S2、吊装岩体之前,要进行抠槽处理,首先在岩体距离左、右两侧位置扣槽,以嵌入底座的左、右两侧方钢为准,得到两侧分别带有两个滑槽的立方岩体;S3、抠槽后的围岩尽可能保证完整,并且编号;S4、吊装时,在立方岩体底部垫置两块方钢,然后将吊装带贯穿方钢在立方岩体上打结后挂在挂钩上,吊装时,使滑槽与钢架对准,然后将立方岩体缓慢吊装在底板上,完成第一块立方岩体的吊装;S5、当安装完一层立方岩体后,将钢架继续焊接增高,并且使用的钢架高度仅超出第二块岩体高度即可,然后焊接横梁,最后立方岩体上铺垫铁网,并浇筑石膏,将立方岩体与龙骨结构固定;S6、继续叠加吊装时,再继续将岩体底部垫置的方钢垂直吊装在横梁上;S7、不断重复S5和S6动作,龙骨焊接与立方岩体安装同步,安装一块,焊接一层,完成地质剖面多块立方岩体的吊装;S8:将步骤S3中取下且编号的围岩填补至立方岩体上与钢架配合的各个滑槽内,并进行整体修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龙骨结构支撑并辅助吊装立方岩体,在立方岩体两侧均设置两个与钢架相配合的滑槽,一方面便于立方岩体的吊装,另一方面能够使钢架更好的支撑限位立方岩体,使立方岩体安装顺畅,支撑稳定,与现有技术中的安装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由于剖面未完全干燥引起大面积开裂、垮塌、离析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避免剖面安装完毕,逐渐失水后,产生基部不稳、发生倾斜、倒塌危险;2、通过在立方岩体上铺垫铁网并浇筑石膏,得到的固定支撑结构与横梁高度相同并与立方岩体顶部面积相匹配,从而起到很好的固定立方岩体与龙骨结构的作用,对于辽西地层封存水分较大,质地松软,裂隙多导致的立方岩体容易碎裂、坍塌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使立方岩体与龙骨结构固定为一体,支撑强度更高,得到的地层剖面不易碎裂,坍塌,并且最重要的是石膏能够隔绝下方的水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层内部封存有大量水分,注胶无用,导致立方岩体安装后很容易出现下沉、变形的情况;3、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地层剖面室内安装的结构和技术,将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从野外采集至室内,供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参观、学习,也可供高校专业学生和爱好者进行研究、对比;本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取代室内剖面模型的制作,另外相比真实剖面的展示,相比模型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美观度、科学性和观赏性,在博物馆、学校等能起到很好的展览展示和直观的地质科普教育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架(1)、焊制滑轮结构(2)和龙骨结构(3),所述焊制滑轮结构(2)固定设置于吊装架(1)顶部,所述龙骨结构(3)设置于吊装架(1)底部;吊装架(1)包括两个梯形架(11)和两组顶架体(12),两组所述顶架体(12)并排设置于两个梯形架(11)顶端之间,且两组所述顶架体(12)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梯形架(11)焊接连接;焊制滑轮结构(2)包括两个定滑轮(21)和一个挂钩(22),所述定滑轮(21)上缠绕设有吊链(23),所述吊链(23)一端与挂钩(22)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21)与顶架体(12)滑动连接;龙骨结构(3)包括底板(31)、钢架(32)和横梁(33),所述钢架(32)设置为两排且固定设置于底板(31)顶部,每排所述钢架(32)均匀设置为多个,且相邻两个钢架(32)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横梁(33),所述横梁(33)与钢架(32)焊接连接,所述横梁(33)顶部还设有支撑钢管(6)和固定支撑结构(7);龙骨结构(3)内部吊装有立方岩体(4),所述立方岩体(4)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41),所述立方岩体(4)通过滑槽(41)与钢架(32)活动卡接,所述立方岩体(4)外部缠绕设有吊装带(5),所述吊装带(5)贯穿支撑钢管(6)与挂钩(2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架(1)、焊制滑轮结构(2)和龙骨结构(3),所述焊制滑轮结构(2)固定设置于吊装架(1)顶部,所述龙骨结构(3)设置于吊装架(1)底部;吊装架(1)包括两个梯形架(11)和两组顶架体(12),两组所述顶架体(12)并排设置于两个梯形架(11)顶端之间,且两组所述顶架体(12)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梯形架(11)焊接连接;焊制滑轮结构(2)包括两个定滑轮(21)和一个挂钩(22),所述定滑轮(21)上缠绕设有吊链(23),所述吊链(23)一端与挂钩(22)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21)与顶架体(12)滑动连接;龙骨结构(3)包括底板(31)、钢架(32)和横梁(33),所述钢架(32)设置为两排且固定设置于底板(31)顶部,每排所述钢架(32)均匀设置为多个,且相邻两个钢架(32)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横梁(33),所述横梁(33)与钢架(32)焊接连接,所述横梁(33)顶部还设有支撑钢管(6)和固定支撑结构(7);龙骨结构(3)内部吊装有立方岩体(4),所述立方岩体(4)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41),所述立方岩体(4)通过滑槽(41)与钢架(32)活动卡接,所述立方岩体(4)外部缠绕设有吊装带(5),所述吊装带(5)贯穿支撑钢管(6)与挂钩(2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体(12)由角钢材料制成,每组所述顶架体(12)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顶架体(12)相对设置,形成U形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21)包括螺纹钢和两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焊接于螺纹钢两端,两个所述滑轮分别焊接于两组顶架体(12)上的U形限位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底部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钢架(32)、横梁(33)和支撑钢管(6)均由方钢制成,且每个所述钢架(32)均由多个方钢焊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剖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方岩体(4)上的四个滑槽(41)分别与两排钢架(32)中相邻的四个钢架(32)相对应,且钢架(32)与滑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鹏沈才智高春玲刘勤学韦子明刘爱平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朝阳金鹏文化艺术品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