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9541 阅读:5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当旋挖钻机到达硬质岩层时停止钻孔施工;采用水磨钻机继续钻孔至设计标高;以及将孔底清理干净,向钻孔内下放钢筋笼,随后灌注桩体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硬岩冲击、爆破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污染,也省去了终孔之后的二次清孔环节,解决了孔底淤泥和松土不易清理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旋挖钻机和人工挖孔桩的各自优势,能够有效节约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费用,保证施工质量,且不受周围环境限制,满足安全文明及绿色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旋挖钻机成孔原理是借助于钻具自重和钻机加压力切入土层,斜向斗齿在钻斗回转时切下土块向斗内推进而完成取土,适用于干式和湿式成孔作业,常规湿式旋挖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斗取土工艺。因其成孔速度快、移动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环保和适用地层较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铁路、市政和水利等桩基工程之中。旋挖钻机一般适用于粘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人工回填土以及含有部分卵石、碎石地区。人工挖孔桩的原理是采用人力配合小型电动机具开挖桩基土石方,该施工工艺造价成本便宜、不需要大型设备、施工操作简单,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对于下部存在硬质岩层的地层(“上软下硬”地层),采用常规旋挖成桩工艺进行成桩施工,进入硬岩地层以后钻进速度较慢影响施工进度;通常的应对措施是采用冲击钻和旋挖钻配合进行成桩施工,但岩层硬度较高地层,例如微风化的岩石地层,冲击钻钻进效率同样缓慢,而且容易对孔底造成破坏,不但成桩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还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采用爆破法进行硬岩地层成桩施工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当旋挖钻机到达硬质岩层时停止钻孔施工;S2、采用水磨钻机继续钻孔至设计标高;以及S3、将孔底清理干净,向钻孔内下放钢筋笼,随后灌注桩体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当旋挖钻机到达硬质岩层时停止钻孔施工;S2、采用水磨钻机继续钻孔至设计标高;以及S3、将孔底清理干净,向钻孔内下放钢筋笼,随后灌注桩体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整平场地并测定桩位,在所述桩位埋设第一钢护筒,在旋挖钻机钻孔的同时向孔内注入泥浆进行护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护筒的内径比桩径大200mm,所述第一钢护筒的长度为2m,壁厚为0.8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S21、检查钻孔的孔深、孔径、孔型以及倾斜度;S22、钻孔合格后吊入第二钢护筒至孔底,随后拔除第一钢护筒,再将钻孔内泥浆抽排干净;S23、架设定型井架以及卷扬机作为人工挖孔的配套设备;以及S24、钻孔工人下至孔底,采用水磨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下部为硬质岩层的地层中成桩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钊熊栋栋刘毅杨擎陈培帅余村冯德定许超孔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