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85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电梯领域的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其结构包括电梯外门、电梯内门、底板和自动挡板装置,自动挡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缝隙挡板和缝隙挡板收纳位,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缝隙挡板位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和底板上,当电梯内门和\或电梯外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缝隙挡板位于缝隙挡板收纳位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电梯结构实现了对电梯缝隙的阻挡操作,有效避免了物品从电梯缝隙处的掉落,维护了乘客财产,同时避免了电梯缝隙对滚轮结构运行方向的阻挡,提高了上下电梯效率。电梯内门和\或电梯外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自动挡板装置的存在状态,避免了缝隙挡板对电梯轿厢运行的影响,为电梯的实用性提供了保障。

An elevator with automatic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领域应用的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运输设备。在进行使用时,乘客或\和货物进入轿厢内,然后电梯门进行关闭,并通过电梯驱动装置将电梯轿厢传送至对应的楼层。当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设置于电梯轿厢上的电梯内门以及对应设置于对应楼层的电梯外门打开。此时电梯轿厢的底板和对应楼层的上表面相齐平,从而保证上下楼梯路径平整性,方便上下楼梯,保证了乘客安全。电梯外门与电梯内门之间会设置一定的缝隙,从而保证电梯轿厢在电梯井内的移动效果,避免了与电梯井的内壁接触和碰撞,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但是该缝隙较大,容易导致乘客物品的掉入,如钥匙、戒指、钱包、手机等,威胁了乘客个人财产。此时乘客需要求助专业人员进入电梯井内部进行物品的捡拾。为保证该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操作人员需要首先将电梯运行至远离电梯井底部位置,并将其运行状态关闭,然后才进入电梯井内部进行捡拾操作。上述操作过程安全性较差,不利于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此外该操作的进行影响了电梯的正常使用,不利于电梯实用性的实现,且当坠落高度较高时,容易造成物品的损坏或永久不可修复,降低了乘客个人财产的维护效果。当正常乘客乘坐时,会特意调整步幅,以保证对缝隙的跨越,避免缝隙对行进操作的阻挡或卡绊。但是,当轮椅、婴儿车、货架等带有滚轮的装置通过时,滚轮装置无法避免与缝隙的接触。当滚轮移动至缝隙处时会进行一部分滚轮结构的掉落,对应的端面对其产生阻挡操作,提高了滚轮装置的运行难度,增大了阻力,需要增大操作力的施加才可顺利通过,降低了电梯乘坐效率以及电梯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电梯实用性的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包括电梯外箱和电梯轿厢,电梯外箱包括安装于对应楼层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的电梯外门,所述电梯轿厢包括电梯内门和底板,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打开时,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电梯外门安装位和底板分别设置有电梯外门滑动轨道和电梯内门滑动轨道,所述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与底板上表面之间设置有自动挡板装置,所述自动挡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缝隙挡板和缝隙挡板收纳位,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实现缝隙挡板在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与底板之间的往复运动,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缝隙挡板位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和底板上,当电梯内门和\或电梯外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缝隙挡板位于缝隙挡板收纳位内,所述缝隙挡板收纳位设置于电梯外门所述安装位或底板处。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梯设置有自动挡板装置,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缝隙挡板位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和底板上,从而实现了对电梯缝隙的阻挡操作,有效避免了物品从电梯缝隙处的掉落,维护了乘客财产,保证了乘坐安全性。同时避免了电梯缝隙对滚轮结构运行方向的阻挡操作,提高了上下电梯效率。当电梯内门和\或电梯外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缝隙挡板位于缝隙挡板收纳位内,避免了缝隙挡板对电梯轿厢运行的影响,为电梯的实用性提供了保障。进一步的是,所述缝隙挡板收纳位设置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上,缝隙挡板收纳位包括由收纳底面和收纳侧面包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缝隙挡板收纳槽,所述缝隙挡板收纳槽的开口朝向电梯外门,所述电梯外门滑动轨道的上表面齐平或低于收纳底面,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朝向开口并沿缝隙挡板收纳槽的轴线进行设置,所述驱动气缸包括固定安装于缝隙挡板收纳槽的缸筒和朝向开口的活塞,所述缝隙挡板为与缝隙挡板收纳槽结构相适配的金属板,所述缝隙挡板的一端与活塞的朝外端部连接,所述缝隙挡板的另一端朝向开口,所述底板设置有缝隙挡板移动槽,所述缝隙挡板移动槽的开口朝向电梯内门,所述缝隙挡板移动槽由一个移动底面和三个移动侧面包围形成,所述电梯内门滑动轨道的上表面齐平或低于移动底面,当电梯内门与对应的电梯外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移动底面与收纳底面相持平,缝隙挡板的朝外端部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移动至缝隙挡板收纳槽内并实现端面与相对移动侧面相接触,所述缝隙挡板的另一端部位于缝隙挡板收纳槽内。进一步的是,所述缝隙挡板朝向开口的下表面端部为朝向并与上表面端面相连的弧形面。进一步的是,所述缝隙挡板收纳槽沿其轴线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收纳侧面上设置有挡板移动引导槽,所述缝隙挡板的两个端部分别插接于挡板移动引导槽内。进一步的是,所述缝隙挡板移动槽垂直于电梯内门的两个移动侧面的端部设置有滚轮安装槽,所述滚轮安装槽内沿电梯轴线方向设置有滚轮安装轴和套设于滚轮安装轴上的引导滚轮,所述引导滚轮可以滚轮安装轴为轴进行转动,所述缝隙挡板的对应两个端面设置有与引导滚轮宽度相适配的引导槽,当缝隙挡板移动至缝隙挡板移动槽时,引导滚轮进入引导槽内。进一步的是,所述引导槽的朝外端口设置有朝外倾斜的引导端面。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平滑引导板,所述平滑引导板包括引导板上表面和引导板下表面,所述引导板上表面为弧形结构用于实现底板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的平滑连接,所述缝隙挡板收纳槽包括位于平滑引导板和缝隙挡板之间的收纳上板,所述平滑引导板朝向电梯外门的端部与缝隙挡板朝向电梯外门的端部相连并包围形成收纳上板放置槽,所述引导板下表面靠近收纳上板。进一步的是,所述平滑引导板朝向电梯外门的端部设置有引导端板,当平滑引导板随缝隙挡板移动至与移动侧面相接触时,引导端面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平滑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引导板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可收纳支撑脚和对应的支撑脚收纳槽,所述支撑脚收纳槽安装有用于套设连接可收纳支撑脚的支撑转轴,所述可收纳支撑脚的支撑高度与引导板下表面和缝隙挡板的上表面的距离相一致。进一步的是,所述可收纳支撑脚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撑脚收纳槽为与可收纳支撑脚相匹配的矩形槽,所述支撑转轴设置于支撑脚收纳槽的远离电梯外门一端,所述可收纳支撑脚的对应端部穿设于支撑转轴内并可实现朝向和远离支撑脚收纳槽设置方向的转动,所述可收纳支撑脚靠近缝隙挡板的端部设置为朝向收纳上板的弧形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自动挡板装置的设置,实现了上下电梯过程中对电梯缝隙的阻挡,避免了物品从电梯缝隙的掉落,同时维护了电梯井的内部环境,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避免了电梯缝隙对滚轮结构的阻挡操作,提高了电梯上下效率,扩展了电梯实用性;2、缝隙挡板收纳位设置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动挡板装置的可操作性性,保证了安装以及后续维护操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对电梯轿厢的内部结构改造,保证了电梯轿厢运行稳定性,在保证实用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对电梯运行效果的影响,保证了结构稳定性;3、缝隙挡板的弧形面设置,提高了缝隙挡板运行稳定性,保证了该端部顺利进入缝隙挡板移动槽内,保证了装置操作效果,提升了操作实用性;4、挡板移动引导槽的设置,稳定了缝隙挡板移动稳定性,规范了缝隙挡板的移动方向,保证了缝隙挡板顺利进入缝隙挡板移动槽;5、引导滚轮与引导端面的设置,保证了缝隙挡板顺利进入缝隙挡板移动槽内,保证了引导滚轮与引导槽的顺利匹配卡接效果;6、平滑引导板的设置,提高了电梯外门放置位与底板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包括电梯外箱和电梯轿厢,电梯外箱包括安装于对应楼层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的电梯外门,所述电梯轿厢包括电梯内门和底板(21),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打开时,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的上表面与底板(21)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电梯外门安装位(11)和底板(2)分别设置有电梯外门滑动轨道(1)和电梯内门滑动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与底板(2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自动挡板装置,所述自动挡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缝隙挡板(5)和缝隙挡板收纳位,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实现缝隙挡板(5)在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与底板(21)之间的往复运动,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缝隙挡板(5)位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和底板(21)上,当电梯内门和\或电梯外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缝隙挡板(5)位于缝隙挡板收纳位内,所述缝隙挡板收纳位设置于电梯外门所述安装位(11)或底板(2)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包括电梯外箱和电梯轿厢,电梯外箱包括安装于对应楼层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的电梯外门,所述电梯轿厢包括电梯内门和底板(21),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打开时,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的上表面与底板(21)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电梯外门安装位(11)和底板(2)分别设置有电梯外门滑动轨道(1)和电梯内门滑动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与底板(21)上表面之间设置有自动挡板装置,所述自动挡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缝隙挡板(5)和缝隙挡板收纳位,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实现缝隙挡板(5)在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与底板(21)之间的往复运动,当电梯内门和对应的电梯外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缝隙挡板(5)位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和底板(21)上,当电梯内门和\或电梯外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缝隙挡板(5)位于缝隙挡板收纳位内,所述缝隙挡板收纳位设置于电梯外门所述安装位(11)或底板(2)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挡板收纳位设置于电梯外门所处安装位(11)上,缝隙挡板收纳位包括由收纳底面(31)和收纳侧面(32)包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缝隙挡板收纳槽(3),所述缝隙挡板收纳槽(3)的开口朝向电梯外门,所述电梯外门滑动轨道(1)的上表面齐平或低于收纳底面(31),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4),所述驱动气缸(4)朝向开口并沿缝隙挡板收纳槽(3)的轴线进行设置,所述驱动气缸(4)包括固定安装于缝隙挡板收纳槽(3)的缸筒(41)和朝向开口的活塞(42),所述缝隙挡板(5)为与缝隙挡板收纳槽(3)结构相适配的金属板,所述缝隙挡板(5)的一端与活塞(42)的朝外端部连接,所述缝隙挡板(5)的另一端朝向开口,所述底板(21)设置有缝隙挡板移动槽(6),所述缝隙挡板移动槽(6)的开口朝向电梯内门,所述缝隙挡板移动槽(6)由一个移动底面(61)和三个移动侧面(62)包围形成,所述电梯内门滑动轨道(2)的上表面齐平或低于移动底面(61),当电梯内门与对应的电梯外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移动底面(61)与收纳底面(31)相持平,缝隙挡板(5)的朝外端部在驱动气缸(4)的作用下移动至缝隙挡板收纳槽(3)内并实现端面与相对移动侧面(62)相接触,所述缝隙挡板(5)的另一端部位于缝隙挡板收纳槽(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挡板(5)朝向开口的下表面端部为朝向并与上表面端面相连的弧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挡板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挡板收纳槽(3)沿其轴线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收纳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刚沈洪贾慧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戴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