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风灭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84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风灭蚊器,其包括顶盖、底座,以及连接在顶盖和底座之间的壳体,壳体内部包括储蚊部以及位于顶盖与储蚊部之间的吸风部,顶盖包括灯座与安装在灯座四周的诱蚊灯,顶盖上设有用于包围灯座的环状围板,环状围板上径向嵌设有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带环状围板的吸风灭蚊器,能够有效阻挡一部分直射的光线,使光线变得更柔和,减少夜间使用时对使用者眼睛的刺激作用。

A suction mosquito ki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风灭蚊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吸风灭蚊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灭蚊器工作原理是通过模拟人体向外散发二氧化碳以及热量,引诱蚊虫靠近,然后通过灯光附近的吸风装置将靠近的蚊虫吸入储蚊装置,再使其脱水风干致死。现有公开号为CN206641261U的一种多功能灭蚊器,包括格栅,格栅设置在灭蚊器的顶端,格栅的下方设置有诱蚊灯和吸风部,吸风部的下方设置有防逃逸装置,诱蚊灯、吸风部和防逃逸装置的内部均中空,且格栅为方向垂直向下的进风口,防逃逸装置的上端口设置有若干个卡扣,防逃逸装置扣合在格栅的下方,防逃逸装置的下方固定有储蚊室。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多功能灭蚊器的诱蚊灯光源是朝外界直接照射的,在夜晚使用时容易对人的眼睛造成刺激,使人眼感觉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环状围板的吸风灭蚊器,能够有效阻挡一部分直射的光线,使光线变得更柔和,减少夜间使用时对使用者眼睛的刺激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吸风灭蚊器,包括顶盖、底座,以及连接在顶盖和底座之间的壳体,壳体内部包括储蚊部以及位于顶盖与储蚊部之间的吸风部,顶盖包括灯座与安装在灯座四周的诱蚊灯,顶盖上设有用于包围灯座的环状围板,环状围板上径向嵌设有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隔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夜晚使用吸风灭蚊器时,环状围板可以将灯座四周的诱蚊灯所发射出来的直射光线遮挡住一部分,使得人眼在黑暗环境中直视吸风灭蚊器时,不会感到刺眼。通过在环状围板上径向嵌设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呈放射状的隔板,进一步阻挡与分散光线,使人眼可以更加舒适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吸风灭蚊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状围板的高度等于环状围板与灯座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环状围板的挡光作用,使得诱蚊灯所发射出来的光线可以以45度角散射到外界,45度角的光波更容易吸引蚊子,从而提高了吸风灭蚊器的捕蚊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隔板靠近灯座的一侧设有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弧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隔板对风力的阻挡作用,使气流可以顺畅地沿弧面往壳体的内部流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灯座与吸风部之间设有进气格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进气格栅,使得被吸风部吸入的风可以垂直地进入壳体内,提高了风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捕杀蚊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吸风部包括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位于安装架与进气格栅之间的风扇组件,安装架为镂空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架设为镂空结构,既能使蚊子顺利被风扇组件吸进储蚊部中,又能使得用户在清理壳体时,不会接触到风扇组件里的风扇,有利于保护手指,提高了吸风灭蚊器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风扇组件的扇叶上开设有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大大减轻扇叶对风流的阻力,从而使得进风量增加,提高捕杀蚊子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噪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上嵌设有相对于底座翻转的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理蚊子尸体时,可以通过翻转底板,来扩大取出蚊子的出口,从而有利于将蚊子尸体倒掉,操作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底座四周嵌设有橡胶脚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弱吸风灭蚊器传至支撑台上的震动,有利于降低噪音,提高吸风灭蚊器的使用舒适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环状围板可以将灯座四周的诱蚊灯所发射出来的直射光线遮挡住一部分,使得人眼在黑暗环境中直视吸风灭蚊器时,不会感到刺眼。2.设置隔板可以进一步阻挡与分散光线,使人眼可以更加舒适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吸风灭蚊器。3.在扇叶开设导流槽,可以大大减轻扇叶对风流的阻力,从而使得进风量增加,提高捕杀蚊子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吸风灭蚊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一种吸风灭蚊器的内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底板;111、第一透气通孔;12、橡胶脚垫;13、安装柱;14、安装槽;141、电源插座;2、壳体;21、储蚊部;211、电源插孔;212、第二透气通孔;22、吸风部;221、安装架;222、风扇组件;223、扇叶;224、导流槽;23、进气格栅;3、顶盖;31、灯座;32、环状围板;33、隔板;331、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吸风灭蚊器,包括顶盖3、底座1以及连接在顶盖3和底座1之间的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的中部嵌设有底板11,底板11可相对于底座1实现180度翻转,底板11的翻转轴平行于底座1设置。在底板11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透气通孔111。参照图1与图2,在底座1上均匀嵌设有橡胶脚垫1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呈矩形板状,四个橡胶脚垫12分别安装于底座1的四个角上。橡胶脚垫12与壳体2位置相对设置。参照图1与图2,在底座1的四个角分别固定有用于固定螺丝的安装柱1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柱13呈空心圆柱状,四个安装柱13均位于壳体2内且朝顶盖3方向垂直延伸。参照图1与图2,在壳体2内还设有固定在底座1上的安装槽14,安装槽14的槽口朝向平行于底座1,且槽口两侧均抵接于相邻的壳体2内侧壁上。安装槽14长度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柱13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4中嵌设有电源插座141。参照图1与图2,壳体2呈空心长方体状,壳体2由靠近底座1的储蚊部21以及远离底座1的吸风部22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在储蚊部21的壳体2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透气通孔212,在储蚊部21靠近电源插座141的壳体2内侧壁上还开设有便于电源插座141与外界连通的电源插孔211。参照图1与图2,吸风部22包括固定在壳体2内部的安装架221,安装架221在相对于储蚊部21的一侧安装有风扇组件22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221为镂空结构。风扇组件222的主体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其定子固定安装在安装架221上,转子四周均匀装设有扇叶223,在扇叶223朝向底座1的表面上开设有导流槽224。风扇组件222的电源控制线通入安装槽14中并连接于电源插座141上。参照图1与图2,吸风部22还包括安装在壳体2上的进气格栅23。在本实施例中,进气格栅23的整体呈漏斗状,且进气格栅23设置为蛛网状的镂空结构。进气格栅23位于风扇组件222相对于底座1的一侧。参照图1与图2,顶盖3包括安装于顶盖3中心的灯座31以及安装在灯座31四周的诱蚊灯。在本实施例中,灯座31呈圆柱状,诱蚊灯均匀布置在灯座31的外周面上。在顶盖3上还安装有用于包围灯座31的环状围板32,环状围板32上径向嵌设有多个隔板33,隔板33呈以灯座31为中心的放射状且均匀圆周分布在环状围板32上。环状围板32的高度等于环状围板32与灯座31之间的径向距离。参照图1与图2,隔板33靠近灯座31的一侧设有弧面331。在本实施例中,位于隔板33与灯座31之间的顶盖3设为镂空结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风扇组件222开始旋转工作,不断地将外界气流从顶盖3的镂空处垂直吸进壳体2内。气流依次经过进气格栅23与吸风部22后,从储蚊部21以及底座1上的第一透气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风灭蚊器,包括顶盖(3)、底座(1),以及连接在顶盖(3)和底座(1)之间的壳体(2),壳体(2)内部包括储蚊部(21)以及位于顶盖(3)与储蚊部(21)之间的吸风部(22),其特征在于:顶盖(3)包括灯座(31)与安装在灯座(31)四周的诱蚊灯,顶盖(3)上设有用于包围灯座(31)的环状围板(32),环状围板(32)上径向嵌设有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隔板(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风灭蚊器,包括顶盖(3)、底座(1),以及连接在顶盖(3)和底座(1)之间的壳体(2),壳体(2)内部包括储蚊部(21)以及位于顶盖(3)与储蚊部(21)之间的吸风部(22),其特征在于:顶盖(3)包括灯座(31)与安装在灯座(31)四周的诱蚊灯,顶盖(3)上设有用于包围灯座(31)的环状围板(32),环状围板(32)上径向嵌设有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隔板(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风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围板(32)的高度等于环状围板(32)与灯座(31)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风灭蚊器,其特征在于:隔板(33)靠近灯座(31)的一侧设有弧面(3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众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