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41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包括顶盖,诱虫箱,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诱虫灯,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设有起脊状纵向导流片;底面上设有坡面;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的防逃逸装置可以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漏斗式防逃逸装置的任一种,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和密闭罩;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和密闭罩内侧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诱虫箱中风扇送风方式科学合理,风筒内的导流片和底面上的坡面使气流集中向下,提高诱虫效率;诱虫灯中气流为内循环式,保证气流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昆虫诱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
技术介绍
诱虫灯是一种利用虫子的趋光性来引诱和捕杀昆虫的灯,随着我国植保科技的大力发展,绿色植保是发展的趋势,采用风扇和诱虫灯结合吸取诱虫的方式比较普遍,目前采用的诱虫灯的收集器中具有粘粘、药剂熏蒸、电网,杀死等方式,诱虫灯多数为一体式,内部不易清理,减少使用寿命。目前采用风扇吸取的方式时,诱虫箱内空间构造无导流装置,导致风扇产生的气流无法集中向下流动而造成进入诱虫箱的昆虫在诱虫箱内乱飞,降低了诱虫的效率,其次由于目前风扇主要依靠吸取外界的气流,进而收到外界风向和风力等影响,对诱捕昆虫造成不稳定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诱虫灯内部气流循环应用,诱虫箱内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调整风扇送风方式,同时具有防逃逸装置,提高了诱虫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包括顶盖,诱虫箱,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基座,诱虫灯基座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中部均为中空,顶面的中空位置Ⅰ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正对风筒下方的底面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底面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中空位置Ⅱ的边缘处于坡面最低处,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35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诱虫窗;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的防逃逸装置可以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漏斗式防逃逸装置的任一种;所述吹片式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顶圈包括内层顶圈和外层顶圈,所述外层顶圈固定连接中空位置Ⅱ内侧,外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内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所述软质吹片Ⅱ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当风扇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的多条伞状分枝将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封闭;当风扇运转时,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为分散状并具有空隙,可使昆虫通过;所述漏斗式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所述顶圈固定连接中空位置Ⅱ内侧,顶圈下方设有倒锥形收集漏斗,收集漏斗底部中空,所述收集漏斗底部直径为2-4cm;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和密闭罩,所述集虫网连接诱虫箱底面下端的凸台,所述密闭罩连接诱虫箱下端;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和密闭罩内侧贯通。进一步的,所述底面下方凸台外周设有磁铁圈,集虫网上端设有磁铁圈、并与诱虫箱底面下方凸台磁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诱虫箱底端外侧周向设有磁铁条,密闭罩上端设有磁铁条、并与诱虫箱底端磁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密闭罩底部设有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诱虫箱中风扇送风方式更加科学合理,风筒内的导流片和底面上的坡面使气流集中向下,提高诱虫效率;(2)诱虫灯中气流为内循环式,保证气流均匀,同时使进入诱虫灯的昆虫随气流走向进入集虫网;(3)本装置设有防逃逸装置和封闭罩收集虫体,易于清理,延长了诱虫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吹片式防逃逸装置);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漏斗式防逃逸装置);图3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诱虫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的外层顶圈和软质吹片Ⅰ结构示意图;图6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的内层顶圈和软质吹片Ⅱ结构示意图;图7为漏斗式防逃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密闭罩可开合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磁吸连接结果示意图。图1-图9中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为:顶盖1,诱虫箱2,集虫网3,密闭罩4,风扇支架5,风扇6,诱虫灯基座7,诱虫灯8,接线孔9,通风通道10,顶面11,底面12,中空位置Ⅰ13,风筒14,纵向导流片15,中空位置Ⅱ16,坡面17,凸台18,诱虫窗19,顶圈20,吹片式防逃逸装置21,外层顶圈21-1,内层顶圈21-2,软质吹片Ⅰ21-3,软质吹片Ⅱ21-4,伞状分枝21-5,漏斗式防逃逸装置22,收集漏斗22-1,收集漏斗底部22-2,密闭罩底面23,合页24,磁铁条25,把手2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具弧面吹片式防逃逸装置的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诱虫灯见图1,3,4,5,6,8,9所述诱虫灯的具体结构为:包括顶盖1,诱虫箱2,集虫网3,密闭罩4;所述顶盖1内设有风扇支架5,风扇支架5中心设有风扇6,风扇6下方设有诱虫灯基座7,诱虫灯基座7下方设有诱虫灯8,所述顶盖1上设有接线孔9;所述顶盖1下方固定连接诱虫箱2,所述诱虫箱2设有顶面11和底面12,顶面11和底面12中部均为中空,顶面11的中空位置Ⅰ13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14,所述风筒14内周的设有三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15;正对风筒13下方的底面12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16,底面12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17,中空位置Ⅱ16的边缘处于坡面17最低处,坡面17与水平面的倾角为30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18,诱虫箱2侧面设有诱虫窗19;诱虫箱2底面中空位置Ⅱ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逃逸装置21,所述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20,顶圈包括外层顶圈21-1和内层顶圈21-2,所述外层顶圈21-1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21-3,内层顶圈21-2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21-4,所述软质吹片Ⅱ21-4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21-5,当风扇6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21-3和软质吹片Ⅱ21-4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21-3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21-4的多条伞状分枝21-5将诱虫箱2底面中空位置Ⅱ16封闭,当风扇6运转时,多条软质吹片Ⅰ21-3和软质吹片Ⅱ21-4为分散状并具有空隙,可使昆虫通过,所述软质吹片Ⅰ21-3和软质吹片Ⅱ21-4材质为布条,所述伞状分枝21-5为软质皮革,其一端固定连接软质吹片Ⅱ21-4底部、并成伞状排列。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3和密闭罩4,所述集虫网3网孔大小为3-4目,所述底面下方凸台18外周设有磁铁条25,集虫网3上端设有磁铁条、并与诱虫箱底面下方凸台18磁吸连接;所述诱虫箱2底端固定连接密闭罩,所述密闭罩4底端一侧通过合页24铰接密闭罩底面23,密闭罩底面23的另一侧设有把手26,密闭罩底端除具合页24的侧边、其余三个底边均设有磁铁条25;密闭罩底面23除具合页24的侧边、其余三个侧边均设有磁铁条25,在使用时可密闭罩底面23和密闭罩4主体磁吸连接,需要清理时,拉开把手26,伸入密闭罩4拽下集虫网3,清理集虫网3和密闭罩4内昆虫。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通风通道10,通风通道10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1和密闭罩4内侧贯通;风扇6启动,气流通过圆柱形风筒14,圆柱形风筒14中的纵向导流片15调整气流向下,底面12的坡面17利于飞入诱虫箱2内的昆虫向下随风滑落进中空位置Ⅱ16,气流通过中空位置Ⅱ16将防逃逸装置21的多条软质吹片Ⅰ21-3和软质吹片Ⅱ21-4吹开,昆虫随气流进入集虫网3,气流通过集虫网3后进入密闭罩4,气流不能通过密闭罩,再进入诱虫箱2的通风通道10底部,从通风通道10底部向上回流到顶盖1,为风扇6提供空气。实施例2一种具漏斗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包括顶盖,诱虫箱,其特征是: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基座,诱虫灯基座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中部均为中空,顶面的中空位置Ⅰ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正对风筒下方的底面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底面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中空位置Ⅱ的边缘处于坡面最低处,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35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诱虫窗;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的防逃逸装置可以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漏斗式防逃逸装置的任一种;所述吹片式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顶圈包括内层顶圈和外层顶圈,所述外层顶圈固定连接中空位置Ⅱ内侧,外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内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所述软质吹片Ⅱ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当风扇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的多条伞状分枝将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封闭;当风扇运转时,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为分散状并具有空隙,可使昆虫通过;所述漏斗式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所述顶圈固定连接中空位置Ⅱ内侧,顶圈下方设有倒锥形收集漏斗,收集漏斗底部中空,所述收集漏斗底部直径为2‑4cm;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和密闭罩,所述集虫网连接诱虫箱底面下端的凸台,所述密闭罩连接诱虫箱下端;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和密闭罩内侧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包括顶盖,诱虫箱,其特征是: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基座,诱虫灯基座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中部均为中空,顶面的中空位置Ⅰ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正对风筒下方的底面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底面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中空位置Ⅱ的边缘处于坡面最低处,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35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诱虫窗;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的防逃逸装置可以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漏斗式防逃逸装置的任一种;所述吹片式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顶圈包括内层顶圈和外层顶圈,所述外层顶圈固定连接中空位置Ⅱ内侧,外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内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所述软质吹片Ⅱ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当风扇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伟王小奇李晨王兴亚杨雪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嘉禾新能源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