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41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所述具防逃逸装置的诱虫灯包括一种诱虫灯包括顶盖,诱虫箱,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底面上设有坡面,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窗口大小可调节的诱虫窗;诱虫箱四个角有与风扇和目标昆虫收集箱相连接的通气道;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磁吸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利用吹、吸两种方式收集目标昆虫,提高了诱虫效率,同时具有防逃逸装置,得到完整的活虫虫体。

A trap lamp with circulating air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昆虫诱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
技术介绍
诱虫灯是监测昆虫迁飞、扩散和发生期的重要研究工具,是害虫治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随着植保应用的广泛性不断扩大,诱虫灯的种类和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采用的风扇收集方式的诱虫装置,多数采用负压吸收方式收集诱到的昆虫。风吹方式诱虫箱内空间构造导致风扇产生的气流无法集中向下流动,而造成进入诱虫箱的昆虫在诱虫箱内乱飞,降低了诱虫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综合利用吹、吸两种方式收集目标昆虫,提高了诱虫效率,同时具有防逃逸装置,得到完整的活虫虫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顶盖,诱虫箱,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中部均为中空,顶面的中空位置Ⅰ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的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正对风筒下方的底面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底面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中空位置Ⅱ的边缘处于坡面最低处,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35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诱虫窗;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磁吸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防逃逸装置包括双层顶圈;外层顶圈上部连接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处,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内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所述软质吹片Ⅱ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当风扇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的多条伞状分枝将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封闭,当风扇运转时,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为分散状并具有空隙,可使昆虫通过,所述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材质为布条;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和密闭罩,所述集虫网网孔大小为4-8目,所述集虫网连接诱虫箱底面下端的凸台,所述密闭罩连接诱虫箱下端。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和密闭罩内侧贯通。进一步的,所述底面下方凸台外周设有磁铁圈,集虫网上端设有磁铁圈、并与诱虫箱底面下方凸台磁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诱虫箱底端外侧周向设有磁铁圈,密闭罩上端设有磁铁圈、并与诱虫箱底端外侧磁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材质为布条,所述伞状分枝材质为软质皮革,其上端固定连接软质吹片Ⅱ并成伞状排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优化了诱虫箱中风扇送风方式,风筒内的导流片和底面上的坡面使气流集中向下,提高诱虫效率;(2)可对靶标生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诱捕,不杀伤天敌;(3)可逃逸装置可以保证既得到诱导的靶标,又保证虫体完整和存活;(4)收集网可以选择性的收集靶标,其他非目标昆虫可逃脱;(5)本装置的主要部件可采用磁吸连接,易于拆卸和清理,延长了诱虫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诱虫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逃逸装置的外层顶圈和软质吹片Ⅰ结构示意图;图5为防逃逸装置的内层顶圈和软质吹片Ⅱ结构示意图;图6为磁吸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图6中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为:顶盖1,诱虫箱2,集虫网3-1,密闭罩3-2,风扇支架4,风扇5,诱虫灯基座6,磁铁圈7,诱虫灯8,接线孔11,通风通道12,顶面13,底面14,中空位置Ⅰ15,风筒16,纵向导流片17,中空位置Ⅱ18,坡面19,凸台20,诱虫窗21,防逃逸装置28,双层顶圈29,外层顶圈29-1,内层顶圈29-2,软质吹片Ⅰ30,软质吹片Ⅱ31,伞状分枝32。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6,本实施例中具防逃逸装置的诱虫灯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具防逃逸装置的诱虫灯包括一种诱虫灯包括顶盖1,诱虫箱2,集虫网3-1,密闭罩;所述顶盖1内设有风扇支架4,风扇支架4中心设有风扇5,风扇5下方设有诱虫灯基座6,诱虫灯基座6下方设有诱虫灯8,所述顶盖1上设有接线孔11;所述顶盖1下方固定连接诱虫箱2;所述诱虫箱2设有顶面13和底面14,顶面13和底面14中部均为中空,顶面13的中空位置Ⅰ15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16,所述风筒16内周的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17;正对风筒16下方的底面14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18,底面14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19,中空位置Ⅱ18的边缘处于坡面19最低处,所述坡面19与水平面的倾角为30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20,凸台20外周设有磁铁圈7,诱虫箱2底端外侧周向设有磁铁圈7;诱虫箱2侧面设有诱虫窗21。诱虫箱2底面中空位置Ⅱ18固定连接有防逃逸装置28,所述防逃逸装置包括双层顶圈29,外层顶圈29-1上部固定连接底面中空位置Ⅱ18处,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30,内层顶圈29-2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31,所述软质吹片Ⅱ31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32,当风扇5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30和软质吹片Ⅱ31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30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31的多条伞状分枝32将诱虫箱2底面中空位置Ⅱ18封闭,当风扇5运转时,多条软质吹片Ⅰ30和软质吹片Ⅱ31为分散状并具有空隙,可使昆虫通过,所述软质吹片Ⅰ30和软质吹片Ⅱ31材质为布条,伞状分枝32为软质皮革,伞状分枝32上端固定连接软质吹片Ⅱ下端并成伞状排列。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3-1和密闭罩3-2,集虫网3-1上端设有磁铁圈7、并与诱虫箱底面14下方凸台20磁吸连接;密闭罩3-2上端设有磁铁圈7、并与诱虫箱2底端外侧磁吸连接;所述集虫网3-1网孔大小为4目。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通风通道12,通风通道12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1和密闭罩3-2内侧贯通;风扇5启动,气流通过圆柱形风筒16,圆柱形风筒16中的纵向导流片17调整气流向下,底面14的坡面19利于飞入诱虫箱2内的昆虫向下随风滑落进中空位置Ⅱ18,气流通过中空位置Ⅱ18将防逃逸装置28的多条软质吹片Ⅰ30和软质吹片Ⅱ31吹开,昆虫随气流进入集虫网3-1,气流通过集虫网3-1后进入密闭罩3-2,再进入诱虫箱2的通风通道12底部,从通风通道12底部向上回流到顶盖1,为风扇5提供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其特征是,包括顶盖,诱虫箱,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中部均为中空,顶面的中空位置Ⅰ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的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正对风筒下方的底面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底面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中空位置Ⅱ的边缘处于坡面最低处,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35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诱虫窗;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磁吸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防逃逸装置包括双层顶圈;外层顶圈上部连接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处,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内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所述软质吹片Ⅱ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当风扇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的多条伞状分枝将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封闭,当风扇运转时,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为分散状并具有空隙,可使昆虫通过,所述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材质为布条;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和密闭罩,所述集虫网网孔大小为4‑8目,所述集虫网连接诱虫箱底面下端的凸台,所述密闭罩连接诱虫箱下端;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和密闭罩内侧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循环气流的诱虫灯,其特征是,包括顶盖,诱虫箱,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中部均为中空,顶面的中空位置Ⅰ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的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正对风筒下方的底面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底面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中空位置Ⅱ的边缘处于坡面最低处,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35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诱虫窗;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磁吸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防逃逸装置包括双层顶圈;外层顶圈上部连接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处,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内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所述软质吹片Ⅱ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当风扇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的多条伞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伟王小奇李晨杨雪清王兴亚梁舒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嘉禾新能源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