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919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通过插接部连接,所述上夹板内安装有防爆开关和控制电路板,下夹板上设置有插板,插板穿过上夹板的底面与防爆开关抵接在一起,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相对的表面上安装有充电插头,所述防爆开关包括壳体、上盖、按键和导电组件,按键穿过壳体压在位于壳体内的导电组件上,上盖插接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电热水袋因为加热水温过高而引起破裂的情况发生,且解决了因误触导致的停止加热的问题,提高了加热效率。

An Electric Hot Water Bag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热水袋加热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热水袋是人们在秋冬季节暖手、暖足用的电器用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热水袋加热方式是直接通过电线插头连接电热水袋进行充电加热,但是电热水袋在充电过程中水温升高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导致电热水袋内胆破裂而引发安全事故。电热水袋加热装置一般只是一种加热导线,直接给电热水袋进行充电加热,容易导致电热水袋在充电过程中水温升高膨胀,安全隐患较大,现在市面上有一种采用微动开关进行机械式断电的方法来控制电热水袋加热,但是微动开关较为灵敏,容易导致误触断点,从而使得电热水袋的加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具有能够防止电热水袋因为加热水温过高而引起破裂的情况发生,且解决了因误触导致的停止加热的问题,提高了加热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通过插接部连接,所述上夹板内安装有防爆开关和控制电路板,下夹板上设置有插板,插板穿过上夹板的底面与防爆开关抵接在一起,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相对的表面上安装有充电插头,所述防爆开关包括壳体、上盖、按键和导电组件,按键穿过壳体压在位于壳体内的导电组件上,上盖插接在壳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热水袋进行充电加热时,将热水袋放置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上夹板上的充电插头插入到热水袋的充电口中进行充电,此时当热水袋因加热膨胀后,会将上夹板与下夹板撑开,导致下夹板上的插板不再抵接在防爆开关上,防爆开关的按键弹出,使得导电组件断电,从而停止充电加热,防止热水袋加热过度,通过防爆开关与插板之间抵接的关系来控制充电插头的通电情况,防止因误触导致电热水袋停止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板包括盖板和底座,盖板上表面设置有显示面板,防爆开关固定在底座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面板可以显示热水袋加热的具体温度,且可以通过显示面板进行加热温度的设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压板、弹性件和限位件,压板上设置有通孔,第一导体穿过通孔固定在壳体上,该通孔处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卡接在压板上,另一端抵接接第一导体上,限位件的一端穿过通孔固定在压板上,另一端与第一导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导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夹板与上夹板之间没有放置电热水袋时,插板压在防爆开关的按键上,按键下压在压板上,使得压板与第二导体接触在一起,压板又与第一导体连接,此时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的电线路处于接通状态,当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放置电热水袋且开始充电加热后,随着电热水袋的膨胀,将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撑开,当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城开到一定的距离时,插板不再压在按键上,随后按键下方的压板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远离第二导体,从而使得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的电线路处于断开状态,则使得充电插头断电,不再继续为电热水袋加热,避免电热水袋加热过度,且在导电组件内的弹性件的作用是,使得防爆开关断开以及接通电路十分直接有效,避免因误触导致电热水袋停止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体,第二导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接触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接触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设置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接触或者断开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板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插板设置在上壳体上,上壳体表面安装有导温件,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感温装置,导温件与感温装置相连接,该感温装置通过电线路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温件将电热水袋的实时温度传递到感温装置上,感温装置能够实时感应电热水袋的具体温度,并且将这些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电路板中,控制电路板内设置有断电保护模块,起到断点控制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包括限位插头、连接轴、限位插孔和轴孔,底座底面上设置有限位插头和连接轴,上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插孔和轴孔,限位插头插入限位插孔中,连接轴插入到轴孔内,且连接轴与轴孔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在轴孔内旋转,从而控制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撑开的距离,限位插头插入限位插孔中,连接轴在轴孔内进行旋转时,限位插头在限位孔中上下移动,且限位插头不能移出限位插孔,从而限制了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撑开距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插头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路板可以控制充电插头的通电以及断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体位于壳体外的部分与电源线连接在一起,第二导体位于壳体外的部分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爆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电路开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防爆开关对电热水袋膨胀到一定程度进行断电保护的设置,能够防止电热水袋因为加热水温过高而引起破裂的情况发生;2.通过防爆开关与插板之间抵接的关系来控制充电插头的通电情况,防止因误触导致电热水袋停止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3.通过感温装置将感应到的电热水袋的温度传递给控制电路板,随后在显示面板上进行显示,能够实时的得知电热水袋的加热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防爆开关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防爆开关剖面示意图。图中:1、上夹板;2、下夹板;3、插接部;31、限位插头;32、连接轴;33、限位插孔;34、轴孔;4、防爆开关;41、壳体;42、上盖;43、按键;44、导电组件;441、第一导体;442、第二导体;443、压板;444、弹性件;445、限位件;5、控制电路板;6、插板;7、充电插头;8、盖板;9、底座;10、显示面板;11、第一接触面;12、第二接触面;13、上壳体;14、下壳体;15、导温件;16、感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包括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上夹板1与下夹板2转动连接,有充电插头7,下夹板2与上夹板1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导温件15,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头7与电热水袋上设置的充电插孔相适配,导温件15具体为一种导热性能良好的材质制成。参照图1,上夹板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显示面板10,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为触摸面板。参照图2,上夹板1由盖板8和底座9组成,盖板8与底座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底座9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5和防爆开关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5通过电线路分别与防爆开关4和充电插头7连接。参照图2,下夹板2由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组成,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卡接在一起,所述下壳体14内设置有感温装置16,上壳体13上固定有导温件15,该导温件15穿过上壳体13与感温装置16接触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感温装置16通过电线路连接控制电路板5。参照图2,上夹板1与下夹板2之间通过插接部3转动连接,该插接部3包括设置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包括上夹板(1)和下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与下夹板(2)之间通过插接部(3)连接,所述上夹板(1)内安装有防爆开关(4)和控制电路板(5),下夹板(2)上设置有插板(6),插板(6)穿过上夹板(1)的底面与防爆开关(4)抵接在一起,所述上夹板(1)与下夹板(2)相对的表面上安装有充电插头(7),所述防爆开关(4)包括壳体(41)、上盖(42)、按键(43)和导电组件(44),按键(43)穿过壳体(41)压在位于壳体(41)内的导电组件(44)上,上盖(42)插接在壳体(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包括上夹板(1)和下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与下夹板(2)之间通过插接部(3)连接,所述上夹板(1)内安装有防爆开关(4)和控制电路板(5),下夹板(2)上设置有插板(6),插板(6)穿过上夹板(1)的底面与防爆开关(4)抵接在一起,所述上夹板(1)与下夹板(2)相对的表面上安装有充电插头(7),所述防爆开关(4)包括壳体(41)、上盖(42)、按键(43)和导电组件(44),按键(43)穿过壳体(41)压在位于壳体(41)内的导电组件(44)上,上盖(42)插接在壳体(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包括盖板(8)和底座(9),盖板(8)上表面设置有显示面板(10),防爆开关(4)固定在底座(9)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44)包括第一导体(441)、第二导体(442)、压板(443)、弹性件(444)和限位件(445),压板(443)上设置有通孔,第一导体(441)穿过通孔固定在壳体(41)上,该通孔处设置有弹性件(444),弹性件(444)的一端卡接在压板(443)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导体(441)上,限位件(445)的一端穿过通孔固定在压板(443)上,另一端与第一导体(441)连接在一起,所述压板(443)下方设置有第二导体(442)。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众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