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剂涂敷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65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在多个部位弯曲的板状部件的局部涂敷粘接剂等涂敷剂的作业的效率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将涂敷剂涂敷在板材(20)的中间部分(115)的表面和背面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10),在长方体形的夹具主体(20)的上部设置在多个部位对板材的中间部分的前后部分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部(21、23)。悬臂突出部(22)以向前方突出的状态被夹具主体悬臂支撑。板材的中间部分从前方插入支撑部之间的部分与悬臂突出部之间并从表背两侧夹持板材的中间部分。在支撑部之间的部分和悬臂突出部分别形成填充涂敷剂的槽部(24a、24b)。在支撑部之间的部分和悬臂突出部中的至少一方开设供给涂敷剂的通孔(22a、22b)。

Fixture for Adhesive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接剂涂敷用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涂敷效率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多个部位弯曲的板状部件的局部涂敷粘接剂等涂敷剂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
技术介绍
例如与摩托车用电池的端子连接的电极零件是对金属板在多个部位进行折弯加工而构成的板状部件。在电极零件的电极主体与端子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与电池容器的树脂制的盖部一体成型。由于在电池容器中容纳有液体,所以为了提高成型部分的密合度而在电极零件的局部涂敷粘接剂。电极零件是板材在多个部位弯曲而形成的复杂形状,而且还存在不需要涂敷的部位,因此涂敷粘接剂是由作业人员通过手动作业(用刷子涂)来进行的。该作业的作业效率低,而且需要一定技能才能涂敷均匀。不只是对于电极零件,仅在涂敷对象物的局部涂敷粘接剂的作业均比较困难,因此有时候使用夹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09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电池的小型化以及电极零件的形状复杂化等,涂敷剂的涂敷作业不仅变得困难,而且要求提高作业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敷剂涂敷用夹具,该涂敷剂涂敷用夹具能够提高在多个部位弯曲而形成的板状部件的局部涂敷粘接剂等涂敷剂的作业的效率。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用于将涂敷剂涂敷在板材的弯曲成“コ”字形的中间部分的底部表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在长方体形的夹具主体的上部,从前表面朝向里侧延伸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比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宽度长,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平行的下侧槽部,长条形的罩部被以从所述凹陷部隔开间隙的方式悬臂支撑在所述夹具主体上,所述罩部与所述下侧槽部相对并比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窄,所述间隙与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在所述罩部的与所述下侧槽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上侧槽部,在所述夹具主体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下侧槽部连通的所述涂敷剂的下侧供给孔,在所述罩部开设有与所述上侧槽部连通的所述涂敷剂的上侧供给孔,在所述夹具主体的表面且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设置有在多个部位对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前后部分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部,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的两侧以及所述罩部的两侧这4个部位,从前表面朝向里侧延伸设置有与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表面和背面紧密接触的线条突起。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在多个部位弯曲的板状部件的局部涂敷粘接剂等涂敷剂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以及作为涂敷对象的电极零件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以及电极零件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向图1中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中插入电极零件的工序的立体图。图4A和图4B是装配有图1中的电极零件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使用图1中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将涂敷有粘接剂的电极零件装配至电池容器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粘接剂涂敷用夹具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粘接剂涂敷用夹具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粘接剂涂敷用夹具的第三变形例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以及作为涂敷对象的电极零件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图9中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以及电极零件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以及作为涂敷对象的板材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向图9中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中装配板材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在图9中的同一粘接剂涂敷用夹具中装配上板材后的状态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粘接剂涂敷用夹具、20夹具主体、21第一支撑部、22罩部、22a供给孔、22b供给孔、23第二支撑部、24凹陷部、24a槽部、24b槽部、30粘接剂供给装置、31粘接剂供给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对将粘接剂、涂料等涂敷剂涂敷在涂敷对象(被涂敷物体)上的作业进行辅助的涂敷剂涂敷夹具进行说明。此外,在此以粘接剂作为涂敷剂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10以及作为涂敷对象的电极零件(板材)100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粘接剂涂敷用夹具10以及电极零件100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向粘接剂涂敷用夹具10中插入电极零件100的工序的立体图。图4A是粘接剂涂敷用夹具的剖视图,图4B是装配有电极零件的粘接剂涂敷用夹具的剖视图。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将图2的纸面下侧作为粘接剂涂敷用夹具10的前表面侧,将纸面上侧作为粘接剂涂敷用夹具10的里侧。作为典型的电极零件100,具有摩托车等用的电池的电极端子。电极零件100是在多个部位弯曲为直角的导电金属制的板材110。在板材110上,从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在多个位置被典型地弯曲成直角。将根据弯曲部位来划分的多个部分分别称为折回部111、侧壁部112、水平顶部113、相对侧壁部114、水平基底部115、连结壁部116以及水平端部117。此外,折回部111、侧壁部112、水平顶部113以及相对侧壁部114构成电池的电极主体部,连结壁部116以及水平端部117构成电池端子连接部。另外,水平基底部115成为电极主体部与电池端子连接部之间的弯曲成“コ”字形的中间部分,且在水平基底部115通过嵌件成型法与电池盖部一体成形。沿上下方向的侧壁部112的一端侧向内侧折回,从而形成折回部111。侧壁部112的另一端侧垂直弯曲,从而构成水平顶部113。在水平顶部113形成有螺栓轴承受孔113a。水平顶部113的另一端侧向下方弯曲,从而构成与侧壁部112相向的相对侧壁部114。相对侧壁部114与侧壁部112高度相同。相对侧壁部114的另一端侧水平弯曲,从而构成水平基底部115。该水平基底部115与电池主体的框体上部连接。框体上部由树脂制成,通过嵌件成型与电极零件100形成为一体。电极零件100在水平基底部115与框体上部结合。为了防止电池液泄漏,在嵌件成型之前,在该水平基底部115的表面和背面(涂敷面)P涂敷粘接剂。水平基底部115的另一端侧弯曲以形成连结壁部116、水平端部117。在水平端部117也形成有螺栓轴承受孔117a。粘接剂涂敷用夹具10具有长方体形的夹具主体20。夹具主体20的上表面配合电极零件100的弯曲形状而构成为凹凸形状。配合电极零件100的折回部111与水平端部117之间的间隔,在夹具主体20的两侧,间隔规定距离地设置有第一支撑部21和第二支撑部23。第一支撑部21平坦地设置在夹具主体20的表面,第二支撑部23被设置成从夹具主体20的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凸条。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3的表面平坦且水平,其进深方向上的长度比电极零件100的宽度略长。第二支撑部23比第一支撑部21高,其高出部分的高度与电极零件100的折回部111和水平端部117的高低差相等。第一支撑部21和第二支撑部23分别支撑电极零件100的折回部111和水平端部117。设置有与第一支撑部21相邻并向上方突出的线条凸部26。线条凸部26从夹具主体20的前表面朝向进深方向延伸设置,其长度与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3同样地,比电极零件100的宽度略长。线条凸部26远离第二支撑部23,其间隔比从相对侧壁部114到连结壁部116的外尺寸略大。在夹具主体20的线条凸部26与第二支撑部23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敷剂涂敷用夹具,用于将涂敷剂涂敷在板材的弯曲成“コ”字形的中间部分的底部的表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在长方体形的夹具主体的上部,从前表面朝向里侧延伸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比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宽度长,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平行的下侧槽部,长条形的罩部被以从所述凹陷部隔开间隙的方式悬臂支撑在所述夹具主体上,所述罩部与所述下侧槽部相对并比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窄,所述间隙与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在所述罩部的与所述下侧槽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上侧槽部,在所述夹具主体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下侧槽部连通的所述涂敷剂的下侧供给孔,在所述罩部开设有与所述上侧槽部连通的所述涂敷剂的上侧供给孔,在所述夹具主体的表面且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设置有在多个部位对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前后部分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部,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的两侧以及所述罩部的两侧这4个部位,从前表面朝向里侧延伸设置有与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表面和背面紧密接触的线条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6 JP 2018-0489311.一种涂敷剂涂敷用夹具,用于将涂敷剂涂敷在板材的弯曲成“コ”字形的中间部分的底部的表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在长方体形的夹具主体的上部,从前表面朝向里侧延伸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比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宽度长,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平行的下侧槽部,长条形的罩部被以从所述凹陷部隔开间隙的方式悬臂支撑在所述夹具主体上,所述罩部与所述下侧槽部相对并比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窄,所述间隙与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厚度大致相同,在所述罩部的与所述下侧槽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上侧槽部,在所述夹具主体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下侧槽部连通的所述涂敷剂的下侧供给孔,在所述罩部开设有与所述上侧槽部连通的所述涂敷剂的上侧供给孔,在所述夹具主体的表面且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设置有在多个部位对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前后部分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部,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的两侧以及所述罩部的两侧这4个部位,从前表面朝向里侧延伸设置有与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表面和背面紧密接触的线条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能够在所述夹具主体上自由拆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基座,所述基座以使所述上侧槽部以及所述下侧槽部从前侧朝向里侧相对于水平方向略微向下倾斜的方式支撑所述夹具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槽部和所述下侧槽部以从前侧朝向里侧相对于水平方向略微向下倾斜的方式分别形成在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罩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剂涂敷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所述下侧槽部、所述罩部以及所述上侧槽部比所述板材的所述中间部分的宽度的数倍的长度略长,使得能够装配多块所述板材。6.一种涂敷剂涂敷用夹具,用于将涂敷剂涂敷在板材的弯曲成“コ”字形的中间部分的底部的表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在长方体形的夹具主体的上部,从前表面侧朝向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崇裕岩田英敬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岩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