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62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用于连通外界管道并过滤水中的杂质,包括阀体壳体,所述阀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孔、出水孔和过滤组件,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固设于所述进水孔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沿水流方向反向凸起。上述进水阀体中的过滤网过滤效果好,过滤产生的杂质通过水流的作用下沿过滤网两端流动,并收集至挡圈上,保证了水流量的正常输入,使进水阀体的堵塞风险更低。

A New Type of Intake Valve Body with a New Filtr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制造
,尤其是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
技术介绍
进水阀是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及燃气采暖炉中连接外界水路的重要部件,其作用在于直接与外界水路相连,而外界水路中水质各不相同,导致其使用寿命经常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水质较差的地区,外界水路中含有的污渍和细砾等杂质较多,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被杂质堵住进水孔,造成进水阀的进水流量减小,严重时的进水流量低于热水器的启动水流量导致热水器无法进行点火启动,影响机器正常使用。同时被杂质堵住的进水孔容易在外界水流作用下形成激流,使水在流动中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水流传感器的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目前进水阀体进水端口会增加一个滤网起到过滤及阻隔水中杂质的作用,但滤网的结构一般为兜状,其过滤效果较差,而且其过滤的杂质容易在滤网底部结垢影响进水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以解决上述问题,可提供过滤效果,防止进水阀体堵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用于连通外界管道并过滤水中的杂质,包括阀体壳体,所述阀体壳体上设有进水孔、出水孔和过滤组件,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固设于所述进水孔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沿水流方向反向凸起。优选地,所述过滤网设有第一层滤网、第二层滤网和第三层滤网,所述第一层滤网、所述第二层滤网和所述第三层滤网通过弧状结构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层滤网、所述第二层滤网和所述第三层滤网上的目数依次递增。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的横截面呈倒三角形,所述第一层滤网呈圆顶状。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进一步包括有卡座,所述过滤网上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嵌入至所述卡座上。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所述卡座的下端,所述挡圈卡设于所述进水孔处。优选地,所述阀体壳体还设有泄压阀口,所述泄压阀口与所述出水孔连通。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口与所述泄压阀连通。优选地,所述泄压阀口与所述泄压阀之间设有泄压密封圈。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有外置密封圈,所述外置密封圈位于所述阀体壳体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进水阀体中的过滤网过滤效果好,过滤产生的杂质通过水流的作用下沿过滤网两端流动,并收集至挡圈上,保证了水流量的正常输入,使进水阀体的堵塞风险更低;过滤网固定在卡座上,挡圈卡设于进水孔处,方便过滤组件的拆装;过滤网具有三层结构,且第一层滤网层圆顶状,具有缓冲作用,能够减少激流产生的气泡,提高水流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进水阀体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包括阀体壳体1,阀体壳体1上设有进水孔11、出水孔12和过滤组件13,进水孔11与出水孔12连通,进水孔11的直径略大于出水孔12,过滤组件13固设于进水孔11处,其中: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过滤组件13包括有过滤网131、卡座132和挡圈133,过滤网131设有固定环131d,固定环131d卡设于卡座132上,使过滤网131固定在卡座132上,卡座132的外表面与进水孔11匹配,卡座132可移动至进水孔11与出水孔12连接处,挡圈133位于卡座132的下端,挡圈133卡设于进水孔11的内壁上,将卡座132固定在进水孔11上,过滤网131的横截面呈倒三角形并沿水流方向反向凸起,外界的水流入本进水阀体时,水流与过滤网131凸起的底部接触进入出水孔12,过滤网131将水流中的杂质隔绝,附着在过滤网131的杂质通过水流的带动下沿过滤网131的外表面流动并储存至挡圈133上,使杂质不会堵住过滤网131。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过滤网131设有第一层滤网131a、第二层滤网131b和第三层滤网131c,第一层滤网131a、第二层滤网131b和第三层滤网131c通过弧状结构依次连接,使过滤网131层级结构明显,方便加工,第一层滤网131a呈圆顶状,可对水流进行缓冲,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一层滤网、第二层滤网和第三层滤网上的目数依次递增,第一层滤网131a的目数为60目,颗粒通过直径允许值为2800μm,同时第一层滤网131a设置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大颗粒物的进入水阀通道内;第二层滤网131b的目数设置为65-70目,可通颗粒直径为1700-2360μm,经第一层滤网131a沿过滤网131侧段弧面冲刷而来的水流可沿该壁第二层滤网131b往两侧流动,可对水流进行缓冲,减小因水流快速流动产生的水泡,避免水量低时使水流传感器容易识别错误;第三层滤网131c的目数设置为80目,可同颗粒直径为1400μm,第三层滤网131c能保证沿第一层滤网131a、第二层滤网131b的壁面顺流而下的杂质最终汇集到第三层滤网131c处,同时亦不能通过第三层滤网131c过滤,隔绝的杂质在水流作用下将集中在第三层滤网131c底部与挡圈133的端面处,而不会影响正常水流量。具体地,进水阀体进一步包括有泄压阀2,阀体壳体1还设有泄压阀口14,泄压阀口14与出水孔12连通,泄压阀口14的轴向角度与进水孔11的轴向角度为45-60°,避免影响水流的正常流动,泄压阀口14与泄压阀2连通,用于防止水阀内部压力过大,超过阀体承载极限使阀体破损,泄压阀口14与泄压阀2之间设有泄压密封圈141,保证水阀内部的密封性。具体地,进水阀体进一步包括有外置密封圈3,外置密封圈3位于阀体壳体1外侧,保证进水阀体与其他管道连通时的气密性。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用于连通外界管道并过滤水中的杂质,包括阀体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壳体(1)上设有进水孔(11)、出水孔(12)和过滤组件(13),所述进水孔(11)与所述出水孔(12)连通,所述过滤组件(13)固设于所述进水孔(11)处,所述过滤组件(13)包括有过滤网(131),所述过滤网(131)沿水流方向反向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用于连通外界管道并过滤水中的杂质,包括阀体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壳体(1)上设有进水孔(11)、出水孔(12)和过滤组件(13),所述进水孔(11)与所述出水孔(12)连通,所述过滤组件(13)固设于所述进水孔(11)处,所述过滤组件(13)包括有过滤网(131),所述过滤网(131)沿水流方向反向凸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31)设有第一层滤网(131a)、第二层滤网(131b)和第三层滤网(131c),所述第一层滤网(131a)、所述第二层滤网(131b)和所述第三层滤网(131c)通过弧状结构依次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滤网(131a)、所述第二层滤网(131b)和所述第三层滤网(131c)上的目数依次递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新型过滤结构的进水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31)的横截面呈倒三角形,所述第一层滤网(131a)呈圆顶状。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敏吴桂安朱莲宗邓飞忠仇明贵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