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装置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25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及燃气热水器。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主体结构,包括翅片换热管组件以及用于安装换热管组件的支撑结构;第一散热结构和/或第二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结构设置在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一侧并与支撑结构连接,第二散热结构设置在所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二侧并与支撑结构连接,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一侧与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二侧相对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热交换装置,能够实现对换热主体结构表面的散热,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电,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1、受铜材价格的影响,近年来各大燃热厂家均在研究去除传统水冷盘管降温结构的热交换器,以有效控制热交换器的成本,但随着水冷降温结构的去除,热交换器表面温升的控制成为了热交换装置开发的难点。

2、因此,亟需一种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热交换装置,能够实现对换热主体结构表面的散热,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利于控制热交换装置的体积,避免热交换装置体积过大。

2、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

4、换热主体结构,包括翅片换热管组件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支撑结构;

5、第一散热结构和/或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结构设置在所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6、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均包括:

7、底板结构,包括底板本体以及开设在底板本体上的出风孔,所述底板本体设置在靠近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一侧;

8、盖板结构,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结构的背对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一侧,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底板结构之间围合形成气腔,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气腔的第一侧,所述气腔的第二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出风孔相对设置。

9、可选地,所述底板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位于所述进风孔一端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朝燃气热水器的进风口延伸设置。

10、可选地,所述底板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底板本体上的多个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盖板本体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盖板本体抵接。

11、可选地,所述盖板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上的连接部。

12、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或第二散热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

13、可选地,所述换热主体结构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通水管,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包括换热管道组和套设在所述换热管道组上的多片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管道组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换热管道组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换热管道组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换热管道组包括多根水管,多根所述水管之间通过所述通水管连通。

14、可选地,所述换热主体结构还包括出水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支管上的阀门,所述出水支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一根通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当所述燃气热水器停止运行时,所述阀门打开,当燃气热水器运行时,所述阀门关闭。

15、可选地,所述换热管道组包括通过所述通水管依次连接的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以及第五水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之间的所述通水管与所述出水支管的第一端连接。

16、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的热交换装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主体结构、第一散热结构和/或第二散热结构。换热主体结构包括翅片换热管组件以及用于安装换热管组件的支撑结构。第一散热结构设置在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一侧并与支撑结构连接,第二散热结构设置在所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二侧并与支撑结构连接,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一侧与翅片换热管组件的第二侧相对设置,燃气热水器的进风口的空气流经第一散热结构和/或第二散热结构后,将第一散热结构和/或第二散热结构中的热气带走,以实现对换热主体结构表面的散热,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利于控制热交换装置的体积,避免热交换装置体积过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1)和所述第二散热结构(2)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结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51)的位于所述进风孔(100)一端的导风板(511),所述导风板(511)朝燃气热水器的进风口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结构(5)还包括设置在底板本体(51)上的多个凸台(53),所述凸台(53)朝向所述盖板本体(41)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盖板本体(41)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结构(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41)上的连接部(4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311)和第二支撑件(312),所述第一支撑件(311)设置在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30)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件(312)设置在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3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3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结构(1)和/或第二散热结构(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结构(3)还包括进水管(34)、出水管(35)和通水管(37),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30)包括换热管道组(33)和套设在所述换热管道组(33)上的多片换热翅片(32),所述换热管道组(33)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进水管(34)与所述换热管道组(3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35)与所述换热管道组(33)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换热管道组(33)包括多根水管,多根所述水管之间通过所述通水管(3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结构(3)还包括出水支管(36)以及设置在出水支管(36)上的阀门,所述出水支管(36)的第一端与至少一根通水管(37)连接,所述出水支管(36)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水管(35)连接,当燃气热水器停止运行时,所述阀门打开,当燃气热水器运行时,所述阀门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组(33)包括通过所述通水管(37)依次连接的第一水管(331)、第二水管(332)、第三水管(333)、第四水管(334)以及第五水管(335),连接在所述第一水管(331)和所述第二水管(332)之间的所述通水管(37)与所述出水支管(36)的第一端连接。

10.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1)和所述第二散热结构(2)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结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51)的位于所述进风孔(100)一端的导风板(511),所述导风板(511)朝燃气热水器的进风口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结构(5)还包括设置在底板本体(51)上的多个凸台(53),所述凸台(53)朝向所述盖板本体(41)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盖板本体(41)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结构(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41)上的连接部(4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311)和第二支撑件(312),所述第一支撑件(311)设置在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30)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件(312)设置在所述翅片换热管组件(3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3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结构(1)和/或第二散热结构(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桂安陈俊夏立珍邓飞忠仇明贵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