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纯培专利>正文

直线冲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58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冲击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冲击砧、冲击活塞和容置冲击活塞的直筒形状的气缸,还设置了与动力系统和冲击活塞相连接的提升脱离机构和通过压缩空气储存能量或者通过压缩弹性元件储存能量的储能器;储能器和冲击砧分别位于气缸的两端;在冲击回程中,动力系统向提升脱离机构提供动力带动冲击活塞向储能器方向运动并压缩储能器中气体或者弹性元件储存能量;在冲击行程开始时,提升脱离机构与冲击活塞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冲击活塞处于冲击回程时对冲击活塞做功,并将能量储存起来,然后在冲击活塞冲击行程时将所储存能量传给冲击活塞,使冲击活塞对冲击砧产生冲击,做功过程稳定安全,冲击力大,对动力系统和各种传动部件损伤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装置,可应用于风镐、电镐、风锤、电锤、风凿 岩机、电凿岩机、风扳手、电扳手及手动冲击增力扳等冲击工具。
技术介绍
两物体碰撞才能产生冲击。在冲击工具中,用于冲击的主动件一般称 作冲击活塞;而被冲击件在各种不同的冲击工具中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 称冲击衬头、钻头,凿子等,被冲击件可通称冲击砧。冲击活塞在冲击前 的运动称作冲击行程,冲击活塞在冲击后的运动称作冲击回程。冲击的主动件冲击活塞必需得到能量,产生速度才能冲击,它得到的 能量愈多,冲击前的瞬时速度愈大,则产生的冲击力愈大。对于一个确定 了尺寸大小和行程的冲击活塞,要使其得到尽可能大的冲击力,现有技术 采用的办法是使冲击活塞获得尽可能大的加速度而向前运动;为达此目 的,目前的冲击工具,不管其动力系统是电作动力的还是压縮空气作动力 的,都是在冲击行程中对冲击活塞做功,使其产生加速度以增加冲击前的 瞬时速度;同时,为了给冲击活塞冲击后反向,或为了不损坏冲击器动力 部分,还要在冲击活塞冲击前给一个反向力(或气垫),另外,冲击回程 也得消耗一些功。这样现有的各种冲击工具为得到较大的冲击力,就不得 不通过动力系统加大给冲击工具的动力。现有技术中冲击装置的典型结构是,在直筒形状的气缸中设置冲击活 塞,冲击活塞可在气缸中上下运动,气缸的一端设置冲击砧,另一端通过 动力系统向冲击活塞施加压力或者提供动力,在冲击行程中,冲击活塞在 动力系统推动下朝冲击砧方向运动并对冲击砧形成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线冲击装置,在冲击活塞处于 冲击回程时对冲击活塞做功,并将能量储存起来,然后在冲击活塞冲击行 程时将所储存能量传给冲击活塞,使冲击活塞对冲击砧产生冲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直线冲击装置,除包括动力系统、冲击 砧、冲击活塞和容置冲击活塞的直筒形状的气缸,还设置了与动力系统和 冲击活塞相连接的提升脱离机构和通过压縮空气储存能量或者通过压縮 弹性元件储存能量的储能器;储能器和冲击砧分别位于气缸的两端;在冲 击回程中,动力系统向提升脱离机构提供动力带动冲击活塞向储能器方向 运动并压縮储能器中气体或者弹性元件储存能量;在冲击行程开始时,提 升脱离机构与冲击活塞脱离。本专利技术在冲击回程中通过提升脱离机构借助动力系统的动力将冲击 活塞提升起来,使冲击活塞压縮储能器,进而使储能器储能,然后在放开 冲击活塞时,储能器瞬间将所储存能量传给冲击活塞,冲击活塞在储能器 所储能量的作用下运动并对冲击砧产生冲击。本专利技术主要特点是冲击活塞 在冲击行程所需能量全部由储能器快速供给,动力系统只是在冲击回程时 通过提升脱离机构用提起冲击活塞的方式向储能器提供能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储能器包括弹性元件和压盖,压盖和冲击活塞分别位于弹性元件两端,压盖与气缸连接。压盖和气缸通过可调节压盖和气缸之间距离的调节元件相连接。冲击活塞的轴向和周向上开有沟槽,该沟糟为L形;提升脱禽机构包括 曲轴和与曲轴固定的曲拐销,曲拐销端部嵌入沟槽中,提升脱离机构通过 曲轴与动力系统相连接,曲轴可在动力系统作用下转动。曲拐销嵌入沟槽的部分制作成棒状,其横切面为弓形或为将圆形切除 一弓形部分后的剩余部分的形状。采用上述曲拐提升冲击活塞压縮弹性元件储能的方案,提升脱离机构 中的曲拐随曲轴转动时,曲拐嵌入冲击活塞上沟槽的部分在沟槽中运动,带动冲击活塞提升,进而压縮储能器中的弹性元件储藏能量;当曲拐销嵌 入沟槽的部分转动至冲击活塞上L形沟槽的轴向部分时,冲击活塞进入冲击 行程,在储能器作用下获得冲击速度撞击冲击砧,同时因曲拐销嵌入沟槽 的部分的横切面为弓形或为将圆形切除一弓形部分后的剩余部分的形状, 可使得冲击行程顺畅,上述过程可随着曲拐销在L形槽内的运动而周期性地 进行。而压盖和气缸通过可调节压盖和气缸之间距离的调节元件相连接, 使得弹性元件受到的压力可以调整,从而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储能器储藏 的能量,最终调节冲击力的大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冲击活塞和气缸之间动配合,储能器包括储气缸,该储气缸和气缸及冲击活塞包围一个内充气体的密封空间;气缸 靠近冲击砧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大气的通孔。储能器还连通一个可向所述密封空间补充气体的补气系统和可将所述 密封空间内气体排出的排气系统。 提升脱离机构包括齿轮轴、套接在齿轮轴上的齿轮,齿轮上仅在一个 扇形区域设置有齿轮齿,提升脱离机构支承设置在储能器内,通过齿轮轴 与所述动力系统相连接,齿轮轴可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转动;冲击活塞靠 近所述储能器的一端为齿条,齿条与齿轮设置有齿轮齿的区域相啮合。采用上述齿轮提升冲击活塞压縮气体储能的方案,齿轮通过齿条将冲 击活塞提升而压縮储气缸中的气体储藏能量,当冲击活塞提升到一定高度 而齿轮转动到没有设置齿轮齿的位置后,冲击活塞进入冲击行程,在储气 缸中的压縮气体的作用下获得速度对冲击砧形成冲击;因齿轮上仅在扇形 区域内设置齿轮齿,随着齿轮转动,可使齿条和冲击活塞周期性地提升, 从而冲击活塞周期性地进行冲击回程和冲击行程。上述方案中,提升脱离机构可改变为,提升脱离机构支承设置在储能 器内,包括提升轴、与提升轴联动的软绳盘和软绳;软绳盘边缘有可供软 绳巻绕的凹槽,软绳一端固定在冲击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软绳盘的凹槽 内;提升脱离机构通过提升轴与动力系统相连接,提升轴可在动力系统作 用下转动。软绳盘套接在提升轴上,软绳盘内壁与提升轴之间有销子;销子一端 嵌入软绳盘内壁槽中,另一端嵌入提升轴内,其端头通过弹性件与提升轴 接触;在销子靠近软绳盘一端端头的回转路径上设置凸轮块,该凸轮块固 定在储气缸上,当凸轮块与销子接触时,销子与软绳盘内槽脱离接触。采用上述软绳提升冲击活塞压縮气体储能的方案,当冲击活塞提升到 一定高度时,销子使软绳盘与提升轴脱离,冲击活塞在储气缸中的被压縮 气体的作用下运动并对冲击砧形成冲击,销子和凸轮块的采用使得软绳盘内壁槽和提升轴周期性地脱离和接触,从而冲击活塞在软绳牵动下周期性 地进行冲击回程和冲击行程。上迷采用软绳提升冲击活塞压縮气体储能的方案也可以改变为,软绳盘套接在提升轴上,提升轴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设置在储气缸内;提升轴 通过提升轴齿轮与一扇形齿轮相啮合,该扇形齿轮可转动地套接在一个以 可转动的方式支承设置在储气缸内的手扳轴上;手扳轴内设置销子,该销 子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扇形齿轮接触,另一端的回转路径上设置凸轮块。销 子和凸轮块随着手扳轴的转动而周期性地接触和脱离,使扇形齿轮周期性 地接触和脱离手扳轴,从而冲击活塞在软绳牵动下周期性地进行冲击回程 和冲击行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应用于电(风)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采用 曲拐提升脱离机构提升冲击活塞压縮弹性元件储能的结构;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应用于电(风)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采 用齿轮提升脱离机构提升冲击活塞压縮气体储能的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应用于机械扳手的结构示意图,采用软绳 提升脱离机构提升冲击活塞压縮气体储能的结构,其中通过销子控制软 绳盘与提升轴的脱离和接触;图4是图l所示结构中曲拐销与冲击活塞的运动过程示意图5是图3所示结构中A方向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应用于机械扳手的结构示意图,采用软绳提升脱离机构提升冲击活塞压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冲击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冲击砧(1)、冲击活塞(4)和容置冲击活塞(4)的直筒形状的气缸(3),其特征是,包括提升脱离机构和储能器;提升脱离机构和动力系统及冲击活塞(4)相连接;储能器和冲击砧(1)分别位于气缸(3)的两端,储能器可通过压缩气体储存能量或者通过压缩弹性元件储存能量;在冲击回程中,动力系统向提升脱离机构提供动力带动冲击活塞(4)向储能器方向运动并压缩储能器中气体或者弹性元件储存能量;在冲击行程开始时,提升脱离机构与冲击活塞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纯培
申请(专利权)人:吴纯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