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508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性减震装置,通过两个磁体间的相互吸引力产生减震作用,实现了减震力与位移成反比的磁性减震结构。该减震装置包括基座和活塞组件,两个磁体分别安装在活塞组件的两个磁体安装座内,通过基座套筒中部的限位台阶隔开,由活塞导杆导向、传动产生相对运动,磁体极性为SN-SN或者NS-NS的异极相对放置,轴线重合。该磁性减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维护、使用范围广、寿命长等优点,特别适合应用于车辆抗蛇行减震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性减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力与位移成反 比的磁性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减震器主要分为两类靠材料变形产生阻尼力,如弹簧和橡胶减震器;靠流体腔室压力差产生阻尼力,如液压和气压减震器。 前者用久后易变形老化,寿命有限;后者结构较复杂,需要定期维护(补 充油液或压縮空气等)。此外,中国专利公告第CN1415869号2003年也提 出了一种磁性减震器,利用同极性磁体间的排斥力产生减震作用,这种 减震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产生单向的减震力,即与排斥力相反的方 向,由于其减震力与位移成正比,不能适应减震力与位移成反比的应用 场合。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产生双向减震力,并且其减震力与位移 成反比的磁性减震装置,对于强调减震力与位移成反比的应用场合具有 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双向减震,并且减震力与位移成 反比的磁性减震装置,以解决目前磁性减震器只能产生单向减震力,不 能适应减震力与位移成反比的应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磁性减震装置,主体包括基座、活塞组件和磁体,其特征在于磁体极性相异放置,极性为SN-SN或NS-NS,利用磁体间的吸引 力产生减震作用,所述主体的基座包括套筒、套筒端盖、缓冲垫圈和连 接头,活塞组件包括导杆、磁体安装座、活塞圆盘、导向销和连接头; 活塞组件安装在基座套筒内,活塞组件能沿基座轴线方向运动;活塞组 件的导杆穿过基座套筒端盖的导向孔,组成基座和活塞组件沿轴线方向 的直线运动付;两个磁体分别固定在活塞组件的两个磁体安装座内;基 座套筒中部设计了限位台阶,将活塞组件的两套活塞圆盘和磁体安装座 限制在台阶的两侧,基座套筒中的限位台阶两侧安装有缓冲垫圈,缓冲 活塞组件与限位台阶间的碰撞力;活塞组件中的导杆具有凸台结构,凸 台部分安装在活塞组件的两个活塞圆盘之间,凸台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 活塞圆盘内侧面相接触。所述磁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侧的磁体可 以是永磁体也可以是电磁体,而且每侧磁体可以由一个、两个或者多个 磁体组合而成,此外,每侧组合磁体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所述磁 性减震装置其导杆组成数量可以为两根或多根。所述磁性减震器,由于 磁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初始状态为两个磁体安装座紧压缓冲垫圈,当活 塞组件的连接头受到震动冲击力作用时,通过导杆等组件将震动力传给 两个相互吸引的磁体,使磁体产生相对运动,磁体吸引力抵消掉冲击力, 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减震力在平衡位置附近最大,其与减震位移成反 比。本专利技术与在先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和优点(1)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一些恶劣环境中使用;(2) 易维护,无磨损,使用寿命长;(3) 双向减震,减震力与位移成反比,特别适合应用于车辆抗蛇行 减震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朋所述磁性减震装置的三维外观结构组成; 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磁性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每侧磁体由串联组成,磁极以SN-SN放置;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每侧磁体由串联组成,磁极以NS-NS放置;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每侧磁体由并联组成,磁极以NS-NS放置;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每侧磁体由并联组成,磁极以SN-SN放置; 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磁性减震装置减震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磁性减震装置主体包括基座和活塞组 件,其中基座包括套筒2、套筒端盖7、缓冲垫圈ll和连接头l;活塞组件 包括活塞圆盘3和9、导杆6、磁体安装座12和13、导向销5、连接头8;活 塞组件的导杆6穿过基座套筒端盖7的导向孔,与连接头8固定连接,从而 组成基座和活塞组件相对的运动付;磁体4和磁体10分别固定在两个磁体 安装座12和13内,极性相异为SN-SN或NS-NS放置。基座套筒2内设计有限 位台阶和导向槽,其与连接头1和端盖7通过螺纹连接,限位凸台将两个 磁体分开在套筒的两个腔室内;限位台阶两侧安装有缓冲垫圈ll,可以 起到缓冲作用;活塞圆盘3和9与磁体安装座13和1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 将磁体4和10固定在活塞组件上,导杆6与连接头8通过螺纹连接,导杆凸 台的两侧与两个活塞圆盘3和9内侧相关联,既可以将力传给活塞圆盘3, 也可以传给活塞圆盘9;导向销5与套筒2的导向槽相配合,有效防止了活 塞组件沿周向的旋转;活塞组件在导杆6和活塞圆盘3和9的导向作用下可 以沿这基座套筒轴线运动;连接头1和8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机械接口, 分别连接在震动系统的两个相对震动部件上,当连接头受到震动冲击力作用时,该力通过导杆传递到两个磁体上,使磁体沿套筒轴线产生一定 的位移,振动力被磁体间的吸引力抵消而起到减震的作用。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其他机械结构相同的条件下,每侧 磁体组成可采用的不同形式。图3所示为每侧磁体均由若干个异极相对的 磁体串联而成,磁极放置形式为SN-SN;图4所示为每侧磁体均由若干个 异极相对的磁体串联而成,磁极放置形式为NS-NS;图5所示为每侧磁体 均由若干个极性一致的磁体并联而成,磁极放置形式为NS-NS;图6所示 为每侧磁体均由若干个极性一致的磁体并联而成,磁极放置形式为 SN-SN。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磁性减震装置中磁体可以为不同类别两 侧磁体均为电磁体组成; 一侧电磁体、 一侧永磁体组成;两侧磁体均为 永磁体组成。根据实际应用条件对减震力大小的需求,调整每侧磁体的 组合数目,以达到满意的减震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磁性减震装置产生的减震力与磁体间相对位移的关系如 图7所示,减震力与位移成反比,即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减震力最大,远离 平衡位置的力最小,减震力随着磁体相对位移的增大而减小。以铁路车辆抗蛇行减震应用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连接 头l与车厢底架相连接,连接头6与转向架连接,减震装置水平安装。当 车辆直行时,磁性减震装置受到水平方向的冲击产生较小的位移,由于 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吸引力较大,可有效抵消冲击力,起到减震效果,保 持车厢与转向架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防止蛇行现象的发生;当车辆过弯时,转向架与车厢产生一定夹角,磁性减震装置内磁体间位移较大, 吸引力较小,对过弯的阻尼力也比较小,有利于铁路车辆的轻松过弯。当然,以上所举的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本发 明还可以应用到其它减震系统中。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所 作的针对本专利技术的等效变化,仍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主张的范围 中。权利要求1、一种磁性减震装置,主体包括基座、活塞组件和磁体,其特征在于磁体极性相异放置,极性为SN-SN或NS-NS,利用磁体的吸引力产生减震作用,所述主体的活塞组件安装在基座套筒内,活塞组件能沿基座轴线方向运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磁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套筒、 套筒端盖、缓冲垫圈和连接头;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圆盘、导杆、磁体安 装座、导向销和连接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组件的 导杆穿过基座套筒端盖的导向孔,组成基座和活塞组件沿轴线方向的直 线运动付;两个磁体分别固定在活塞组件的两个磁体安装座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磁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套 筒中部设计了限位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性减震装置,主体包括基座、活塞组件和磁体,其特征在于磁体极性相异放置,极性为SN-SN或NS-NS,利用磁体的吸引力产生减震作用,所述主体的活塞组件安装在基座套筒内,活塞组件能沿基座轴线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威廖文和刘长毅曹志礼唐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